-
公开(公告)号:CN118306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5567.8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车辆,涉及充电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电池组中各个电池单元的电池状态信息;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包括电池电压、电池温度和荷电状态;基于所述电池状态信息实时调整对应于各个电池单元的充电控制参数,并基于所述充电控制参数分别对各个电池单元进行动态充电管理。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分别获取电池组中各个电池单元的状态信息,并根据各单元状态信息分别对相应的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动态管理,从而提高电池充电管理的精细度,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7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842284.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4/13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在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中均掺杂有氟元素,有助于改善活性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电荷分布,在氟元素周围形成较强的电负性,远离氟元素位置具有较强的电正性,从而在活性材料内部和表面形成电荷网络。低温时,该种电荷网络可以降低锂离子及其电子在活性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和固相扩散阻抗,从而提升低温放电容量和放电能量。同时氟元素与锂离子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有助于改善电解液对活性材料的浸润性,提升锂离子传输效果,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766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842284.2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IPC: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4/13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用电设备,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二次电池包括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在正极活性材料和负极活性材料中均掺杂有氟元素,有助于改善活性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电荷分布,在氟元素周围形成较强的电负性,远离氟元素位置具有较强的电正性,从而在活性材料内部和表面形成电荷网络。低温时,该种电荷网络可以降低锂离子及其电子在活性材料表面和内部的界面电荷转移阻抗和固相扩散阻抗,从而提升低温放电容量和放电能量。同时氟元素与锂离子具有较好的亲和性,有助于改善电解液对活性材料的浸润性,提升锂离子传输效果,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60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96614.1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8/10 , B60L58/27 , B60L53/00 , H01M10/61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参数控制的方法和车辆动力电池,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电池的工作状态和电池参数,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处于充电状态、处于行车运行状态或者处于准备运行状态,所述电池参数至少包括电池温度;计算所述当前电池的各工作状态下的充电策略,并且按照所述充电策略对所述电池参数进行调整,以使实现对电池参数的控制。通过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能够动态调节电池参数,平衡电池温度升高带来的性能收益,与电池加热过程的电量消耗,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691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72276.8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F18/241 , G06Q50/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实际成本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动力电池对应的物料清单;其中,所述物料清单中记录有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多个零部件;将所述物料清单输入到预先训练好的电池成本预测模型中,确定出所述动力电池对应的实际成本预测值;其中,所述电池成本预测模型是通过成本分析数据库训练得到的,所述成本分析数据库中存储有每个样本动力电池对应的样本物料清单以及每个样本动力电池对应的成本样本值。通过所述方法及装置,获取动力电池对应的物料清单,通过电池成本预测模型对电池实际成本进行预测,提高了电池实际成本预测的准确性,为后续计算整车制造成本提供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59293.8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3/084 , G01R31/385 , G01R31/392 , G01R31/36 , G01R31/37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设计的评估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针对待测动力电池的测试项目,并确定所述待测动力电池在该测试项目下的预设技术指标;对所述待测动力电池进行针对所述测试项目的测试,检测所述待测动力电池在所述测试项目下的预设技术指标的实际值;将每个预设技术指标的实际值输入至与所述测试项目对应的动力电池性能评估模型,得到用于表征所述待测动力电池在所述测试项目下的性能的评估指数;输出所述评估指数以及用于提升所述待测动力电池在所述测试项目下的性能的设计建议。通过本申请,针对动力电池在一测试项目下的性能进行评估,以对动力电池进行设计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472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18550.3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58 , H01M10/613 , H01M10/6567 , H01M10/654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电芯、电池总成、车辆及设计方法,集成式电芯包括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第一电芯在第一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卡接块,第二电芯在第一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块,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通过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卡接;第一卡接块的内部和第二卡接块的内部均设置有空腔,空腔在第二方向上贯通。该集成式电芯实现了直接成组的形式,减少了零部件的种类,提高了成组的效率,在有效的尺寸空间内能够容纳更多的电芯以提升整体电量,在第一电芯的侧面和第二电芯的侧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冷却液通过的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实现了电芯大面的冷却形式,提高了电池的集成度,增加了在有限空间内的电芯的数量,提升了整体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61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74398.5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64 ,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98 , H01M50/50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4 , H01M10/6567 , H01M50/2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用的电芯集成结构及电池包,电池包用的电芯集成结构包括箱体总成;液冷板,安装在所述箱体总成内,所述液冷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多个电芯,倒置安装在所述液冷板的上部,所述电芯的极柱能够插入所述通孔内;多个支撑部,设置在所述箱体总成的底护板与所述电芯之间,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电芯的极柱连接,多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导电连接;以及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箱体总成内,用于固定多个所述电芯。该电池包用的电芯集成结构及电池包能够解决现有的电池包结构的可拆卸性和可维修性较低,回收难度较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59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18560.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将羧基化碳纳米管与氨基化聚醚醚酮纤维进行共混接枝反应,而后经热压成型得到导热复合材料。本发明先将聚醚醚酮纤维和碳纳米管分别改性,在本征结构的基础上加入反应活性更高的基团并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得到具有明显取向结构和导热路径的高导热性能的聚醚醚酮基复合导热材料。本发明的导热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在电子器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散热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57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59287.2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备电池气密性检测功能的汽车及电池气密性检测方法,具备电池气密性检测功能的汽车包括电池包、充气部、保压部、检测部和控制部。上述电池包设置有防爆阀,保压部与防爆阀相对设置,充气部、保压部和检测部均与控制部通信连接,充气部与电池包连通。当控制部触发检测指令,保压部能够对防爆阀施加压入电池包的压力,且充气部能够向电池包内充气,检测部能够向控制部反馈电池包的实时压力。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具备电池气密性检测功能的汽车及电池气密性检测方法,使得汽车能够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避免了气密性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包进行拆装的工序,提高检测电池包的气密性便捷性和可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