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577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51263.9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本发明提供的硅基负极,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颗粒60~70份、SnS2颗粒10~15份、碳纳米管10~15份和Li4SnS4颗粒5~10份。本发明的硅基负极中,硅作为主要成分,可提供较高容量;SnS2的引入在提供容量的同时提升了硅基负极的导电性;碳纳米管作为骨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硅颗粒与SnS2颗粒间构筑良好的导电网络;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4SnS4的添加提升了硅基负极的离子导电性;解决了硅基负极的体积膨胀率高及导电性差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577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1263.9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本发明提供的硅基负极,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颗粒60~70份、SnS2颗粒10~15份、碳纳米管10~15份和Li4SnS4颗粒5~10份。本发明的硅基负极中,硅作为主要成分,可提供较高容量;SnS2的引入在提供容量的同时提升了硅基负极的导电性;碳纳米管作为骨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硅颗粒与SnS2颗粒间构筑良好的导电网络;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4SnS4的添加提升了硅基负极的离子导电性;解决了硅基负极的体积膨胀率高及导电性差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976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06678.1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本发明的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包括:铁电纳米纤维、快离子导体、聚合物和锂盐;铁电纳米纤维和快离子导体的质量比为1:(1~20);以聚合物的反应单体的摩尔数计,聚合物和锂盐中Li元素的摩尔比为(12~20):1;铁电纳米纤维和快离子导体的质量之和为固态电解质膜的质量的20%~40%;铁电纳米纤维中包括钛酸钡、锆钛酸铅、钛酸铋钠和钛酸铋钾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固态电解质膜可以有效降低锂沉积过电位,优化锂通量分布,促进锂有序沉积;减少锂在锂金属表面凸起或高曲率部位的沉积;从而有利于减少电池容量损失,提升电池安全性能。

    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291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0771.2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电池用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正极包括集流体层和复合正极层;其中,复合正极层包括正极材料、导电剂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包覆述正极活性材料表面的聚合物和锂盐;聚合物包括酯基、氰基或碳氟键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通过在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均匀设置具有耐高电压分解特性的导离子聚合物包覆层,能够减少正极活性物质与硫化物电解质之间的界面副反应及界面离子耗散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离子传输能力与体积变化适应性,进而获得具有高电化学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固态电池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