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577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51263.9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本发明提供的硅基负极,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颗粒60~70份、SnS2颗粒10~15份、碳纳米管10~15份和Li4SnS4颗粒5~10份。本发明的硅基负极中,硅作为主要成分,可提供较高容量;SnS2的引入在提供容量的同时提升了硅基负极的导电性;碳纳米管作为骨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硅颗粒与SnS2颗粒间构筑良好的导电网络;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4SnS4的添加提升了硅基负极的离子导电性;解决了硅基负极的体积膨胀率高及导电性差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577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51263.9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固态电池。本发明提供的硅基负极,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硅颗粒60~70份、SnS2颗粒10~15份、碳纳米管10~15份和Li4SnS4颗粒5~10份。本发明的硅基负极中,硅作为主要成分,可提供较高容量;SnS2的引入在提供容量的同时提升了硅基负极的导电性;碳纳米管作为骨架起到支撑的作用,在硅颗粒与SnS2颗粒间构筑良好的导电网络;硫化物固态电解质Li4SnS4的添加提升了硅基负极的离子导电性;解决了硅基负极的体积膨胀率高及导电性差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复合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70601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78886.4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内核为单质硅和/或硅氧化物形成的二次颗粒;复合负极材料还包括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第一包覆层的材料选自二氧化锡,其至少部分包覆在内核的表面,可选的剩余部分位于二次颗粒之间;第二包覆层的材料为碳,其包覆在内核表面的第一包覆层之外,且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之间通过碳氧单键化学键合。该复合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能够提高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第一包覆层与第二包覆层间通过碳氧单键化学键合,有利于增强两层间的机械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复合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