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42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439410.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端快换电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端锁销和至少两个车端加解锁机构,每个车端加解锁机构可与对应的电池端锁销锁合,还包括拉线,每个车端加解锁机构分别固定连接于拉线上,拉线控制至少两个车端加解锁机构联动对电池端锁销进行加解锁;本发明能够不依托换电站专属换电设备,即在任何换电站、任何场合,只要有普通托盘即可完成快速换电或者电池拆卸;并且为卡接式快换机构,换电速度快,锁止可靠性较高,提升整包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4284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39410.7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端快换电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端锁销和至少两个车端加解锁机构,每个车端加解锁机构可与对应的电池端锁销锁合,还包括拉线,每个车端加解锁机构分别固定连接于拉线上,拉线控制至少两个车端加解锁机构联动对电池端锁销进行加解锁;本发明能够不依托换电站专属换电设备,即在任何换电站、任何场合,只要有普通托盘即可完成快速换电或者电池拆卸;并且为卡接式快换机构,换电速度快,锁止可靠性较高,提升整包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235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439404.1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端快换电系统及方法,包括电池、车身、电机及控制器以及对称设置于电池两侧的电池端锁销、车端加解锁机构、拉线和车端加解锁装置;本发明能够不依托换电站专属换电设备,即在任何换电站、任何场合,只要有普通托盘即可完成快速换电或者电池拆卸;并且为卡接式快换机构,换电速度快,锁止可靠性较高,提升整包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235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39404.1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端快换电系统及方法,包括电池、车身、电机及控制器以及对称设置于电池两侧的电池端锁销、车端加解锁机构、拉线和车端加解锁装置;本发明能够不依托换电站专属换电设备,即在任何换电站、任何场合,只要有普通托盘即可完成快速换电或者电池拆卸;并且为卡接式快换机构,换电速度快,锁止可靠性较高,提升整包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27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0657588.2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L53/80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车端控制的电池快换装置和方法,可车端控制的电池快换装置包括电池端组件和车端组件,还包括驱动件和控制器,控制器与驱动件通讯连接,驱动件与车端组件的连杆连接实现对车端组件的自动驱动解锁和锁止电池端组件;车端组件包括锁体、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驱动件驱动第二连杆移动并带动第一连杆以使得锁体内的转动部来加解锁电池端组件的锁舌。本发明实现了电池包解锁和锁止的自动化控制,提高快换效率;解锁联动性好,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53907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88102.0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国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89 , H01M50/29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及车辆,电池包箱体包括:边框主体,采用玻纤或碳纤复合材料,边框主体围设出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空间;支撑组件,与边框主体的内壁连接,采用玻纤或碳纤复合材料,支撑组件用于将边框主体内的空间分割成多个安装区。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电池包的重量,从而提高车辆的整车续航里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507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3219.6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10/613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电池包及车辆,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板,冷却板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支撑单元,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连接,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围设出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冷却液;支撑单元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支撑单元的一端与第一板件连接,支撑单元的另一端与第二板件连接,支撑单元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在本申请的冷却装置使用时,冷却装置与电芯贴合。在电芯发生膨胀时,支撑单元被压缩以吸收电芯的膨胀力,进而避免冷却装置挤压电芯,保证了电芯运行的安全性;在电芯膨胀之后进行收缩时,支撑单元伸长,以支撑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从而确保冷却装置能够与电芯接触,从而保证了电芯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9177.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42 , H01M50/249 , H01M10/48 , H01M50/291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包、数据生成方法及车辆,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电池包包括电池箱、防冲击装置、缓冲装置和电池组件:电池箱包括边框和底板,边框安装于底板;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元,多个电池单元安装于边框和底板围成的区域内;防冲击装置包括缓冲气囊、传感器和防冲击装置控制器,缓冲气囊安装于底板的外侧面、以及安装于边框的两侧和/或后侧,防冲击装置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缓冲气囊电连接,防冲击装置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缓冲气囊;缓冲装置包括防护梁、探测雷达和缓冲装置控制器,防护梁、探测雷达分别设置于边框的前侧,缓冲装置控制器分别与防护梁、探测雷达电连接,缓冲装置控制器根据探测雷达的信号驱动防护梁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84898.9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5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 H01M10/655 , H01M10/6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动力电池及车辆,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保温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围设出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池包;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保温组件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加热组件能够与所述电池包贴合,以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加热。本申请的加热装置位于电池包的外部,不会占用电池包的壳体的内部空间,提升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同时在加热装置损坏时,无需对电池包进行拆卸,提升了加热装置维修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779354.6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47 , H01M50/209 , H01M50/244 , H01M50/249 , B60L50/6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电池箱体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冷却液流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配合,以形成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腔,第二壳体设置有冷却腔,冷却腔与冷却液流道连通,且冷却腔用于在电芯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泄漏冷却液,以对发生热失控的电芯进行冷却降温。该电池箱体能够将热失控的电芯温度迅速降低,使其相邻的电芯不发生热失控,抑制热失控在电池包内扩散蔓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