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2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00337.3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程荣辉 , 刘宝 , 郭洪涛 , 马毓 , 曹茂国 , 孙晓峰 , 黄德欣 , 游庆江 , 朱健 , 徐兴平 , 陈砥 , 鲍占洋 , 刘伟琛 , 张光宇 , 翟英汉 , 王瑞祥 , 姜雨 , 周春阳 , 陈翔宇 , 张晓宇 , 张鑫 , 肖永鑫
IPC: F01D25/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后锥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后锥体吸振结构,包括吸振腔、连通管、阻隔板、阻尼弹簧:吸振腔在锥体内设置;阻隔板在吸振腔内设置,将吸振腔分为连通腔、阻尼腔;阻隔板上密布阻尼孔;阻尼弹簧在阻尼腔内设置,抵靠在阻尼腔侧壁、阻隔板之间;连通管连接在吸振腔、锥体之间,连通连通腔、锥体外壁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5327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94451.4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主动冷却功能的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工作时,冷却介质储罐中冷却介质可经环形总管进入到各个冷却喷杆中,由冷却喷杆上的冷却喷嘴喷入到各个支板及其内锥体中,经支板及其内锥体侧壁上设置的冷却排气孔排出,对支板及其内锥体以及高温燃气进行高效的降温,为加力燃烧室进行主动冷却,且可通过控制冷却介质的流量,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低航空发动机后向辐射特征,拓展飞机的使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55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94455.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1M15/14 , G01K13/024 , G06F17/1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故障检测与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总温故障时的重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涡扇发动机风扇的进口总压,压气机的出口总温与出口总压;步骤S2:基于所述涡扇发动机风扇的进口总压与所述压气机的出口总压拟合多变压缩效率;步骤S3:基于所述多变压缩效率、所述涡扇发动机风扇的进口总压、所述压气机的出口总温与所述出口总压建立涡扇发动机风扇的进气总温重构模型,本发明参数重构时,不需要用到飞机输入的高度H、Ma等参数,实现发动机自身参数重构闭环,消除对飞机参数的依赖,提高了发动机自身参数重构的可靠性,对发动机故障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及处置对策制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217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684894.0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F02K1/8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为一种发动机舱引射冷气的二元喷管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圆转方段、收敛段和扩张段,圆转方段、收敛段和扩张段内均设有冷却通道,所述收敛段和扩张段的外侧设有外罩,所述收敛段和扩张段的两侧分别向上下伸出,形成侧壁结构,所述侧壁结构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气孔,所述侧壁结构内开设有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的第四冷却通道,所述第四冷却通道的入口端与圆转方段内的冷却通道连通,发动机舱内的冷却器能够进入到第一通气孔内。具有提高喷管冷却性能,降低红外辐射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6319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10103.5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nventor: 陈翔宇 , 陈砥 , 郭洪涛 , 程荣辉 , 黄德欣 , 翟英汉 , 贾洛 , 王瑞祥 , 徐兴平 , 刘宝 , 刘伟琛 , 周春阳 , 鲍占洋 , 游庆江 , 姜雨 , 张晓宇 , 马毓 , 李凯 , 王涛 , 宁军盛 , 张鑫 , 肖永鑫
IPC: F23R3/5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包括:环形外壁,前端连接在涡轮外机匣后端;合流环,在环形外壁内设置,前端连接在涡轮内机匣后端,与环形外壁之间构成外涵道,且前段内径逐渐扩大,后段内径逐渐扩大;内锥体,在合流环内设置,前端连接在涡轮末级静子内环后端,与合流环之间构成内涵道,且前段外径逐渐扩大,超过涡轮叶片的叶尖高度,后段外径逐渐收缩呈锥形;内锥体合流环之间构成流路的流通面积逐渐扩大,为扩压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89955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394455.2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G01M15/14 , G01K13/024 , G06F17/1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故障检测与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进气总温故障时的重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涡扇发动机风扇的进口总压,压气机的出口总温与出口总压;步骤S2:基于所述涡扇发动机风扇的进口总压与所述压气机的出口总压拟合多变压缩效率;步骤S3:基于所述多变压缩效率、所述涡扇发动机风扇的进口总压、所述压气机的出口总温与所述出口总压建立涡扇发动机风扇的进气总温重构模型,本发明参数重构时,不需要用到飞机输入的高度H、Ma等参数,实现发动机自身参数重构闭环,消除对飞机参数的依赖,提高了发动机自身参数重构的可靠性,对发动机故障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及处置对策制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374596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0685697.0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为一种高隐身二元喷管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圆转方段、收敛段和扩张段,还包括环绕设于收敛段和扩张段外侧的外罩,所述外罩包括同轴依次设置的第一外罩、第二外罩、第三外罩,所述第一外罩、第二外罩、第三外罩的直径从内至外逐渐缩小,所述第一外罩、第二外罩和第三外罩依次设于飞机的机尾罩与扩张段的出口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外罩与机尾罩、第一外罩与第二外罩、第二外罩与第三外罩之间紧密滑移配合,所述第一外罩与第二外罩、第二外罩与第三外罩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使相邻两者之间进行紧密滑移配合的连杆机构。具有提高二元喷管隐身性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70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448533.6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二元矢量喷管外罩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元矢量喷管外罩结构,包括:后段环形罩,套设在二元矢量喷管外周,末端与二元矢量喷管扩张段的出口端连接,与扩张段间呈设定角度α;中段环形罩,套设在二元矢量喷管外周,末端与后段环形罩的前端转动连接,其内侧与扩张段间转动连接;前段环形罩,套设在二元矢量喷管外周,其末端与中段环形罩前端之间部分搭接,与中段环形罩之间滑动连接,其内侧与二元矢量喷管的圆转方段转动连接。此外,涉及一种上述二元矢量喷管外罩结构的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3338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93871.0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IPC: F23R3/4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冷却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后燃烧室冷却结构,可通过进口管接嘴通过管路自冷却气源由四通管接头向总管引入冷却气,冷却气经各个管接头流向各段总管,进而由各个管接头的出口端流出,经转接头、转接管,进入各个喷杆,由喷口或喷嘴喷入到燃烧室支板以及内锥中,经支板及内锥侧壁上设置的冷却排气孔排出,对燃烧室的支板、内锥以及内涵道高温燃气进行高效的降温,且可通过控制冷却气的流量,在短时间内大幅降低航空发动机后向辐射特征,拓展飞机的使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5767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61663.0
申请日:2021-05-23
Applicant: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冷遮挡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包括:扩散器机匣;设置在扩散器机匣内部的内锥体;安装在内锥体上的多个空心的导流支板,其通过拉杆连接至扩散器机匣上,且导流支板的后端设有火焰稳定器,其中,导流支板沿着发动机轴线方向呈弯扭状延伸,使得导流支板的前端与导流支板的后端在周向上偏转预定角度从而形成遮挡结构;伸入导流支板内的喷油杆,扩散器机匣外的喷油杆通过环形的燃油总管连通;安装在导流支板上的合流环,合流环将扩散器机匣与内锥体之间的流道分割成燃气流道和冷气流道,燃气流入燃气流道并与喷油杆流出的燃油混合燃烧,冷气一部分流入冷气流道,另一部分自合流环上设置的联通孔流入导流支板内部,用于形成冷却流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