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0668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696660.1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检易兴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9/24 , G16C20/30 , G16C20/70 , G06F18/27 , G01N21/359 , G01N21/3504 , G01N11/00 , G01N25/50 , G01N2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喷气燃料多指标检测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检测模型,将近红外光谱的光谱值构成的光谱矩阵作为输入矩阵,将喷漆燃料的多个检测指标的指标值构成的指标矩阵作为输出矩阵,所述多个检测指标包括初馏点、10%馏程、20%馏程、50%馏程、90%馏程、终馏点、20℃密度、20℃黏度、‑20℃黏度、冰点和闪点中的多个;获得待测喷气燃料的近红外光谱,从而获得所述待测喷气燃料的光谱矩阵;训练检测模型获得系数矩阵;将所述待测喷气燃料的光谱矩阵输入训练后的检测模型,得到喷气燃料的指标矩阵,从而获得喷气燃料的多个检测指标的指标值。本发明实现喷气燃料多指标同时检测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0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1934.5
申请日:2025-03-11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中检易兴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F18/241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质油品质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多谱段融合的重质油品质检测方法及系统,在采用移动平均去趋势法对多谱段数据预处理时,首先将多谱段数据分类,分为极值区间多谱段数据和普通区间多谱段数据,然后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对于普通区间多谱段数据,采用常规移动平均去趋势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对于极值区间多谱段数据则采用窗口衰减的方式进行预处理,并且在碰到极值点时,采用跳过极值点然后恢复初始窗口的方式,这样可有效减小去趋势算法对多谱段数据中极值点的影响,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同时,窗口衰减与极值点跳过的方式也使得数据预处理的时间有了一定的减少,提高了数据预处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9705.8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浙江科谱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华夏谱创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市禁毒科技中心
IPC: G06V10/764 , G01N21/35 , G01N21/359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V10/30 , G06V10/34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谱相关性升维的毒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毒品识别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毒品样本的光谱数据并采用至少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得到目标光谱数据,目标光谱数据包括近红外数据和中红外光谱数据;采用光谱变量选择方法对目标光谱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特征光谱数据;根据特征光谱数据的波长构建光谱矩阵,得到近红外矩阵和中红外矩阵,将近红外矩阵和中红外矩阵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将相关系数矩阵转换为热图,并采用预训练的识别模型对热图进行识别,得到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筛选特征变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一维数据升至二维,突出了毒品的光谱信息,建立的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4%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3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1565.0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浙江科谱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华夏谱创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市禁毒科技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间隔无变量消除特征选择算法的毒品开集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准备样品;步骤S2:进行样品光谱采集;步骤S3:剔除异常的海洛因样品和冰毒样品,降低样品光谱数据中的噪音;步骤S4:使用间隔无变量消除特征选择算法对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特征选择,确定特征谱段;步骤S5:选取样品构建成预测集,剩余毒品样本作为校正集;步骤S6: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种类识别模型;步骤S7:比较对两种毒品的种类识别正确率。本发明的基于间隔无变量消除特征选择算法的毒品开集识别方法使用方便,间隔无变量消除特征选择算法能够有效挖掘样品库光谱中与种类相关性较高的信息,提高模型开集识别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93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0697313.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9 , G01N21/3577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多种光谱数据融合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方法包括:采集光谱:采集待测物质的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得到待测物质的近红外光谱矩阵和中红外光谱矩阵;构建检测模型;训练检测模型;预测检测指标。本发明同时保证了采集待测物质和检测模型训练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了检测指标预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7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644296.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制转子和红外光电开关的旋转黏度计低剪切速率计量装置,包括电源、单片机控制器、圆栅细分单元、快速傅里叶变换细分单元、底座竖杆和横杆,圆栅细分单元包括电机、转动轴和转子,快速傅里叶变换细分单元包括卤钨灯光源、准直透镜、直角棱镜、聚焦透镜和光电探测器,圆栅细分单元设置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细分单元的一侧,竖杆固定设置于底座上,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均设置于竖杆的左侧,电源、光电探测器、电机均与单片机控制器连接。本发明通过加工制造含有40齿轮均匀分布的聚丙烯主要材质特制转子,使其附着于转子转动轴上,黏度计转子转动轴的运动带动特质转子的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5836.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黏度计垂直准直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倾角识别模块、智能倾角调节模块、角度调节台、毛细管粘度计、机械关节、恒温粘度水槽检测口和恒温毛细管粘度水槽,倾角识别模块、智能倾角调节模块和角度调节台均设置于恒温毛细管粘度水槽的顶部,恒温毛细管粘度水槽的顶部开设有有毛细管粘度水槽检测口,毛细管粘度水槽检测口用于插入毛细管粘度计,角度调节台与倾角识别模块构成一个整体,智能倾角调节模块通过机械关节与倾角识别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自动化调整过程减少了手动操作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减少了设备校准和维护的需求,降低了相关成本和停机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29497.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标准物质的近红外光谱校准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包括:获得环境变化前后标准物质的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对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按照横坐标划成多个区域;根据变化前和变化后标准近红外光谱图在各区域变化获得各区域修正参数值;获得待测样品初始近红外光谱图,对初始近红外光谱图进行相同区域划分;按区域通过对应的修正参数值矫正初始近红外光谱图;矫正后近红外光谱图导入测量模型得到测量值。本发明通过标准物质的近红外光谱变化体现环境变动,并以此为基础获得校正参数,实现分区域校正,准确反映了不同环境下环境因素对光谱数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81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685836.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黏度计垂直准直自动调整装置,包括倾角识别模块、智能倾角调节模块、角度调节台、毛细管粘度计、机械关节、恒温粘度水槽检测口和恒温毛细管粘度水槽,倾角识别模块、智能倾角调节模块和角度调节台均设置于恒温毛细管粘度水槽的顶部,恒温毛细管粘度水槽的顶部开设有有毛细管粘度水槽检测口,毛细管粘度水槽检测口用于插入毛细管粘度计,角度调节台与倾角识别模块构成一个整体,智能倾角调节模块通过机械关节与倾角识别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自动化调整过程减少了手动操作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减少了设备校准和维护的需求,降低了相关成本和停机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97313.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北京易兴元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1/359 , G01N21/3577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多种光谱数据融合方法、系统、介质和装置,方法包括:采集光谱:采集待测物质的近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光谱,得到待测物质的近红外光谱矩阵和中红外光谱矩阵;构建检测模型;训练检测模型;预测检测指标。本发明同时保证了采集待测物质和检测模型训练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了检测指标预测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