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03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78729.6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6C1/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飞行器支撑、运输及起吊转接装置,转接装置由起吊转接件、橡胶垫、吊轴、螺栓、垫圈、挡圈、螺母组成。飞行器装配过程中,由于外部存在隔热瓦等无法承压材料,无法使用框梁进行支撑,需要从机身结构设计转接装置,满足飞行器支撑、运输及起吊功能。利用机身结构连接孔,将起吊转接件连接至机身结构,可以实现支撑、运输功能,将吊轴连接至起吊转接件,可以安装吊环,实现飞行器起吊。本发明能够实现无法使用框梁结构支撑的飞行器提供支撑、运输及起吊功能,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9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711158159.6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马婷婷 , 韩鹏鑫 , 郭金花 , 闻悦 , 李鑫 , 郑平军 , 吴莉莉 , 黄世勇 , 王飞 , 王宁宇 , 张广春 , 蔡巧言 , 朱永贵 , 张旭辉 , 张化照 , 邵秋虎 , 赵大海 , 刘岱 , 何朔 , 海尔瀚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复使用运载器控制重构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传感器的输出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解析;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息的解析结果,选择与所述解析结果相匹配的控制策略;根据选择的控制策略,对所述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控制系统进行自适应重构。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对重复使用运载器控制系统的自适应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96699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158159.6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马婷婷 , 韩鹏鑫 , 郭金花 , 闻悦 , 李鑫 , 郑平军 , 吴莉莉 , 黄世勇 , 王飞 , 王宁宇 , 张广春 , 蔡巧言 , 朱永贵 , 张旭辉 , 张化照 , 邵秋虎 , 赵大海 , 刘岱 , 何朔 , 海尔瀚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复使用运载器控制重构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对传感器的输出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解析;根据所述传感器的输出信息的解析结果,选择与所述解析结果相匹配的控制策略;根据选择的控制策略,对所述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控制系统进行自适应重构。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在整个飞行任务过程中对重复使用运载器控制系统的自适应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0791840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124072.7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5D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天飞行器在轨操作相对位置姿态联合控制方法,针对发动机有限推力以及饱和特性,通过多项反馈补偿措施,实现任意目标姿态与任意目标位置的一体化控制,具有高效率、高任务适应性、流程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在轨操作中相对位置与相对姿态控制方法重复性强、工作量大、任务适应性差等问题,并且本发明基于不依赖于发动机布局形式的自适应发动机分配方法,对不同发动机布局结果无需重新设计分配算法,有效简化设计流程;对于多通道耦合发动机布局配置的飞行器,任务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31799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410528642.9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险的多阶段任务航天器可靠性改进方法,包括(1)根据飞行任务过程及成功判据,确定关键任务阶段、任务后果状态,以及任务后果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2)分析关键任务阶段风险特性,应用故障树、动态故障树以及贝叶斯网络方法,建立风险特性模型,收集相关数据确定关键任务失败发生概率及主要风险因素;(3)建立航天器任务过程事件树模型,求解模型得到不同任务后果状态概率,结合主要风险因素,制定可靠性改进措施。该方法能够实现多阶段任务航天器常规失效、冗余备份失效及相关失效建模分析,得到任务后果状态概率和主要风险因素,可为航天器可靠性改进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359395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526833.7
申请日:2013-10-3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容量复接、存储技术的变帧结构遥测方法,本发明包括信号变换、数据采编、复接存储及组帧输出四个步骤,其中信号变换包括物理量到电量的变换、电信号到电信号的变换,物理量到电量的变换由振动、冲击、过载、噪声、温度、压力传感器实现,电信号到电信号的变换由电信号变换器实现;数据采编完成信号的采集、编码,实现模拟量到数字量的变换;复接存储步骤将多个数据采编设备输出的数据流进行复接后形成唯一的数据流,并实现数据存储;组帧输出是复接存储设备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实现变帧格式输出。本发明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大容量、高码率遥测需求,适应多种不同的测控条件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612748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474127.2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飞行器全动V尾的定位驱动机构,包括舵轴、上轴承套,上关节轴承、筒形定位套筒、连接键、分半式摇臂、锥形定位套筒、下轴承套、下关节轴承、轴端端盖、上轴承座、下轴承座、伺服作动器和伺服作动器支座,其中上、下轴承座与飞行器机体框梁连接形成盒型结构,以提高支撑结构的抗弯、抗扭性能;上、下关节轴承为舵轴提供旋转支承;分半式摇臂通过连接键与舵轴相连,将伺服作动器输出的载荷转换为驱动舵轴偏转的扭矩;下轴承套与下轴承座的锥面配合进行定心,下轴承套与下轴承座的圆柱面配合处设置螺纹半孔辅助全动V尾装卸。本发明同时实现了大尺寸、带倾斜角、双支点悬臂支撑飞行器舵面的可靠定位驱动和便捷装卸。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51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3458.7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空间碎片撞击毁伤声发射信号类型识别方法,(1)对声发射传感器采集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撞击声发射信号源;(2)从撞击声发射信号源中任意选取K个信号作为初始聚类的中心点,分别将每个中心点作为基准;(3)从撞击声发射信号源中任意选取一个信号分别与各基准做互相关比较,将相关度最高的信号划分到相应的中心点,从而构成一个聚类;(4)计算聚类内所有声发射信号的中心平均值;将该中心平均值作为新的基准,从步骤(3)开始,直到每个聚类中心平均值保持不变,此时所有聚类的集合为最优聚类;(5)分别提取最优聚类中每个聚类的声发射信号平均能量谱,根据平均能量谱完成对空间碎片撞击毁伤声发射信号类型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416644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284800.7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7/02
Abstract: 一种仪器安装结构组件动包络干涉测试与改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仪器安装结构组件的方案;采用锤击激励法进行仪器安装结构组件的模态试验;进行仪器安装结构组件的正弦扫描低频振动试验;对模态试验结果和振动试验结果,采用频率正弦扫描曲线突变法和理论计算法对仪器安装结构组件可能存在的动包络干涉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存在动包络干涉时,利用提高结构一阶频率的方法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仪器安装结构组件进行验证,直到仪器安装结构组件不存在动包络干涉。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86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611203353.7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天飞行器内外压平衡系统设计方法,属于航天运输系统领域。该方法包括飞行器舱室内外压平衡方案、通气孔的位置选择、通气孔的大小及形状选择,舱内容积和通气孔大小关系,舱内仪器设备布局和热流环境对通气孔位置的约束,及方案合理性验证方法。本设计方法相对较为简单,易于实现,无其他附加的机构或控制元器件,不仅不增加额外重量,而且避免了因系统冗余复杂而产生的可靠性降低问题,而且普适性强,不仅适用于带翼空天飞行器,对于非密封式的可穿越大气层飞行器的飞行器,均可适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