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5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10711.0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3G8/00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复合材料耐压筒及加筋方法,所述耐压筒的筒体上具有成对的环形筋体I和交叉筋体I;所述环形筋体I为径向刚性支撑的圆环结构,交叉筋体I为在筒体中部交叉的两个斜环结构;交叉筋体I位于耐压筒筒体正中,环形筋体I设置于交叉筋体的两侧,两个环形筋体I的中心与交叉筋体I的中心同轴,且两个环形筋体I至交叉筋体I的中心距离相等。本发明深海复合材料耐压筒及加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耐压筒设计质量大、承载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6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1493720.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加速度等效的水下系泊体涡激振荡缩比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实际尺寸的水下系泊体质量与几何参数;按照几何比例1:λ对实际尺寸水下系泊体进行缩比;根据合成加速度反向相等g1=‑gλ,获得等效后的试验模型参数;其中,g1表示倒挂后的试验模型的合成加速度;按照试验模型参数完成模型加工与质浮心调整;将试验模型悬挂在造流水池上方;记录试验模型在倒置大地坐标系OλXλYλZλ下的运动参数;获得实际尺寸系泊体在大地坐标系O0X0Y0Z0下的数据。本发明通过倒向悬挂的方式(56)对比文件谷家扬;谢玉林;陶延武;黄祥宏;吴介.新型浮式钻井生产储油平台涡激运动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7,(第07期),第878-885页.王宏伟;罗勇;苏玉民.悬链线式系泊及立管系统等效截断设计.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0,(第12期),第1565-157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915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011359983.X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水下航行体结构内部应力波动态显示系统,包括水下航行体工件、空化水洞、光路系统、明暗条纹图像采集系统以及应力波图像后处理系统。水下航行体工件模拟几何形态为回转体的水下航行体。空化水洞为水下航行体工件提供航行环境。光路系统提供瞬态激光光源;明暗条纹图像采集系统采集空化现象时水下航行体工件内部光弹材料上所呈现出的明暗条纹图像,发送给应力波图像后处理系统;应力波图像后处理系统对明暗条纹图像进行定量分析,解耦获得水下航行体工件内部的横波、纵波以及瑞利波,获得各波型的波长、传播速度、空间分布坐标。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动态显示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应力波的精细化测量,突破了传统光弹成像技术仅适用于平面结构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26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51464.8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浮囊送缆装置的水下航行体回收装置,涉及定位及回收领域,包括端盖、浮囊、气瓶;端盖连接于内部中空的筒体上,筒体连接于航行体上;端盖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于筒体的外侧,筒体开设有通孔,气瓶连接于端盖朝向筒体中心的一侧、并从通孔插入筒体内,浮囊套设于气瓶外侧;端盖朝向筒体的一侧还连接有用于将连接装置炸断、并使端盖带动气瓶和浮囊从通孔弹出的炸断装置;端盖与筒体内壁之间通过缆绳连接。确保超空泡航行体能的快够高效、低成本速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421666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32025.2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潜航器摆动推进性能一体化测试平台,包括仿生鱼摆动器,用于模拟被测仿生潜航器;动力驱动系统,用于动仿生摆动器在水箱中进行摆动运动;高速成像系统,获取仿生摆动器在水箱中的摆动形态图像;PIV测速仪,实时获取仿生摆动器的摆动作用下水箱中流体流场的速度;数据测量系统,实时监测仿生摆动器运动状态下的噪声辐射特性、实时监测仿生摆动器运动状态下连杆的应变量;信息控制系统,发送同步触发信号至动力驱动系统、高速成像系统和数据测量系统,统一控制仿生摆动系统、高速成像系统、数据测量系统的工作状态;信息处理系统,综合仿生摆动器的摆动频率、摆动幅值、噪声、应力、速度,对仿生摆动推进器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15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711003127.9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高速气动剥蚀过程的结构,包括对来流部件的结构,包括样件和底板,样件和底板结合区域正对来流的部位通过粘合层附着剥蚀层。还包括侧对来流部件的结构,包括样件,样件侧对来流方向的部位开设凹槽,凹槽通过粘合层附着剥蚀层,剥蚀层平滑了样件的上表面。本发明的模拟烧蚀过程的结构,可以在气动试验中,让高速流动逐步吹除表面贴附的石墨‑金属‑粘合剂,得到表面逐步变形的过程,因此可以模拟实际烧蚀过程中,表面逐步变形的过程。本发明通过设计不同的剥蚀层以及不同粘结在不同部位,可以模拟不同部位和不同特点的烧蚀变形过程,在普通风洞中研究烧蚀变形过程对气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878748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891888.6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2 , Y02T70/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壳体结构及飞行器,涉及水下高速航行领域。所述跨介质飞行器壳体结构包括头部舱段和主体舱段,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亲水涂层和疏水涂层,所述亲水涂层设置在所述主体舱段的下表面,所述疏水涂层覆盖在所述头部舱段的外表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跨介质飞行器壳体结构及飞行器,利用非对称设计的非对称空泡,对飞行器的水下姿态进行被动式控制,对头部舱段形状无特殊要求,且不需要外加控制装置和执行装置,降低了对飞行器壳体外形设计要求,生产成本低,可控性、可靠性强,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7667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2278.6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B66D1/74 , F16H1/32 , F16H57/023 , F16H57/08 , B64G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动轮系的多绳等力矩牵拉系统,涉及航行器载荷释放领域,包括差动轮系力矩分配器和发射卷线器;差动轮系力矩分配器包括顶层分配层、中间分配层、底层分配层,通过顶层分配层、中间分配层、底层分配层的传动结构设置,实现了每个分配层对应的输出齿轮能够输出相同的转动力矩,用以对发射卷线器提供驱动力,使不同的多个发射卷线器实现等力矩牵引。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52844.7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变水下驻留系统固有频率抑制涡激振荡的方法,属于水下涡激振荡抑制领域;在水下建立驻留系统;包括水下系留体、悬索、卷扬机构、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器和锚块;采用卷扬机构调节悬索长度,通过水下系留体加速度信号的傅里叶分析获得其运动的频域特征,通过固有频率计算对水动力导致的振动信号进行解耦,得到水流速度,使用推导得出的涡激振荡抑制区间调节系统固有频率,达到抑制涡激振荡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153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003127.9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M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高速气动剥蚀过程的结构,包括对来流部件的结构,包括样件和底板,样件和底板结合区域正对来流的部位通过粘合层附着剥蚀层。还包括侧对来流部件的结构,包括样件,样件侧对来流方向的部位开设凹槽,凹槽通过粘合层附着剥蚀层,剥蚀层平滑了样件的上表面。本发明的模拟烧蚀过程的结构,可以在气动试验中,让高速流动逐步吹除表面贴附的石墨-金属-粘合剂,得到表面逐步变形的过程,因此可以模拟实际烧蚀过程中,表面逐步变形的过程。本发明通过设计不同的剥蚀层以及不同粘结在不同部位,可以模拟不同部位和不同特点的烧蚀变形过程,在普通风洞中研究烧蚀变形过程对气动的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