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0981073.9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试验参数特征的试验代理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管理模块、试验数据管理模块、样本对管理模块、多元回归模块、代理模型模块。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实际试验的正交试验设计样本对(X,Y)S;确定多元回归模型的基函数,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函数,导入正交试验设计样本对(X,Y)S,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T组N个试验输入参数X,导入多元回归模型中生成T组M个试验结果参数Y,T组试验输入参数X和试验结果参数Y构成了多元回归样本对(X,Y)T;合并正交试验设计样本对(X,Y)S和多元回归样本对(X,Y)T,形成代理模型样本对(X,Y);调用机器学习方法,通过训练构建试验代理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31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437058.9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9/032 , G01N2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共振能量耗散测量气体粘度的方法,运用气体介质中声波共振能量损耗方式实现测量。本发明首先在声学共振腔体中利用激励声源产生声波信号,并同步采集声波信号复数电压响应值,再利用激励声源频率和声波信号复数电压响应值拟合得到共振峰的声学共振半宽,最后根据声学共振半宽得到待测气体粘度;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满足气体粘度高精度测量的要求,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对气体热物理性质测量领域相关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30917.6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F3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样机量化表征方法,将结合应用场景的需求能力指标作为输入,构建从需求能力指标到系统‑分系统‑单机‑技术四层级指标框架,形成一套自顶向下的指标分解映射和参数传递关系,结合多学科专业工具输出适用该需求能力的多种不同数字样机方案。针对这多个数字样机方案在全局层面进行量化表征指标评估和优化,选出最优方案。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实现飞行器海量设计方案快速科学的权衡评估,支撑飞行器创新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718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311167.1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适应装备模拟器适配器,属于模拟器集成领域;包括模拟器通信协议数据库、协议识别模块、时间同步模块、模拟器输出事件触发器、中间件代理模块和模拟器输入状态插帧模块;本发明采用了自动配置方法和自适应交互算法,有效的降低了适配器交互的频率,简化了适配器配置的流程,提高了模拟器集成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6654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90337.5
申请日:2014-09-2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F41F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水平热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筒上半壳(1)、发射筒下半壳(2)、多个适配器组件(3)、轴向定位销(4)和吊环(5);发射筒上半壳(1)由四个上壳段(101-104)对接而成,发射筒下半壳(2)由四个下壳段(201-204)对接而成;每个适配器组件(3)由至少四块适配器(30)构成,相邻两块适配器之间具有间隙;每块适配器包括与发射筒壁接触的外层(301)、中间层(302)和与待发射航行体(8)接触的内层(303);在每块适配器(30)的外表面上形成用于安装箍带的环槽(304);本发明用于水下航行体发射时的导向和定位,同时,解决了大长细比的水下航行体不便于装填的问题,避免设计复杂的装填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50708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5386.X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L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矩计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驱动力矩器定子绕心旋转的装置。该装置中定位外框为开有圆柱孔的平板结构,涡轮为圆柱筒结构,且涡轮匹配安装在定位外框圆孔内壁上,蜗杆架为两端向一侧90°弯折形成两个凸起的平板结构,蜗杆架固定在定位外框下端,且上端面整体为弧形凹面,与涡轮的外侧壁相匹配,蜗杆整体为阶梯圆柱体结构,并穿过支撑在蜗杆架两侧凸起平板在同一轴线上开有的圆孔中,且蜗杆中间的圆柱体外壁上开有与涡轮涡轮齿相啮合的蜗杆齿,在蜗杆最右端还设有刻有角度刻度线的角度轮。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在不改变力矩器定子和转子之间轴向关系的前提下,很方便地实现驱动力矩器定子绕圆心作某已知角度的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4372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466388.0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李晶 , 郑小鹏 , 王长庆 , 赵月 , 张凯 , 武健辉 , 池元成 , 赵山杉 , 刘闻 , 贾长伟 , 汪宏昇 , 贾倩 , 王小辉 , 陈春艳 , 张冶 , 王立伟 , 王晓路 , 李杰奇 , 张恒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基于概率的结构可靠度拓扑优化方法,属于飞行器先进结构与机构总体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针对存在材料、荷载不确定性的结构,结合概率模型描述和可靠度指标定义,建立具有可靠度指标约束条件或者目标的结构拓扑优化模型;求解所述结构拓扑优化模型;当不确定性变量与设计变量均满足收敛条件后,得到满足可靠度指标要求的最优拓扑设计。本发明针对存在材料、载荷不确定性的结构,采用概率模型框架下的不确定性描述和可靠度指标定义,建立满足力学性能可靠度指标约束条件的结构拓扑优化模型,采用功能度量方法和嵌套优化问题序列单循环策略进行求解,得到满足可靠度指标要求的最优拓扑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6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35845.X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池元成 , 刘闻 , 汪宏昇 , 王晓路 , 张冶 , 何漫 , 李晶 , 张恒 , 王小辉 , 贾倩 , 陈春燕 , 王立伟 , 贾长伟 , 王长庆 , 郑小鹏 , 李杰奇 , 赵山杉 , 赵月 , 张凯 , 武健辉
IPC: G06F30/15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拥挤度的多目标优化求解方法,首先计算Pareto前沿的拥挤度和Pareto解集的拥挤度,后利用Pareto前沿的拥挤度和Pareto解集的拥挤度得到新的拥挤度,通过对所得新的拥挤度的分析,得到优化算法的下一步搜索方向,逐步获得最终的Pareto前沿。本发明在Pareto前沿分析基础上,增加对Pareto解集的拥挤度分析,获得Pareto解集的拥挤度,填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求解方法更加准确快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2199770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81073.9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试验参数特征的试验代理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管理模块、试验数据管理模块、样本对管理模块、多元回归模块、代理模型模块。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实际试验的正交试验设计样本对(X,Y)S;确定多元回归模型的基函数,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函数,导入正交试验设计样本对(X,Y)S,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T组N个试验输入参数X,导入多元回归模型中生成T组M个试验结果参数Y,T组试验输入参数X和试验结果参数Y构成了多元回归样本对(X,Y)T;合并正交试验设计样本对(X,Y)S和多元回归样本对(X,Y)T,形成代理模型样本对(X,Y);调用机器学习方法,通过训练构建试验代理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1133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37058.9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9/032 , G01N2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学共振能量耗散测量气体粘度的方法,运用气体介质中声波共振能量损耗方式实现测量。本发明首先在声学共振腔体中利用激励声源产生声波信号,并同步采集声波信号复数电压响应值,再利用激励声源频率和声波信号复数电压响应值拟合得到共振峰的声学共振半宽,最后根据声学共振半宽得到待测气体粘度;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满足气体粘度高精度测量的要求,测量范围广、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对气体热物理性质测量领域相关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