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25210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0139359.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505 , C01G53/506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高镍前驱体、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制备高镍前驱体时,掺杂元素在材料体相内分布不均的缺陷。本发明高镍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配制含Al镍钴锰盐溶液、氨水溶液、碱液沉淀剂和氨水底液;含Al镍钴锰盐溶液中,Al/TM原子比为0.001‑0.01,TM为镍、钴、锰原子的物质的量之和;步骤2、将氨水底液加入反应釜中,并将氨水底液pH调节至10.7‑11.7,将含Al镍钴锰盐溶液、氨水溶液、碱液沉淀剂同时泵入反应釜内,进料过程中进行搅拌,进料结束后继续搅拌反应;步骤3、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后获得高镍前驱体。本发明可减少颗粒微裂纹的产生,提升材料的长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4807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10910921.0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锡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及在钙钛矿电池中的应用。其中电子传输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氧化锡胶体与乙腈溶液混合制备SnO2前驱体溶液,将其旋涂在导电玻璃上,得到预制备的电子传输层;S2、将S1中预制备的电子传输层进行真空处理,随后在加热面板上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氧化锡电子传输层。本发明能够克服SnO2纳米颗粒团聚与玻璃基板接触不良的问题,避免薄膜表面产生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7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39756.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计及储能接入的风电场可靠性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风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历史风速序列进行风速预测,得到预测风速序列;基于风电机组输出功率曲线模型和预测风速序列进行功率预测,得到预测功率序列,并对风电机组的状态进行抽样,得到状态转移序列,基于状态转移序列和预测功率序列得到输出功率序列;基于负荷持续时间曲线模型和预设个数的随机数进行负荷预测得到风电机组的负荷序列;基于输出功率序列和负荷序列对储能装置进行充放电控制,并统计储能装置进行放电时电力负荷不足的次数用于确定风电场的可靠指数。由此,保证了风电场可靠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5822.2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的外送系统评估方法,方法通过新能源外送系统的运行数据计算评估指标体系中每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指标值进行分析,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预设客观权重法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指标值进行分析,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每个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对应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综合权重可以表征评价指标的贡献度,通过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使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度评估更为准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单一的赋权法各指标在指标评价体系中的贡献度,使得新能源外送系统的评估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34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98945.9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电极和包含其的太阳能电池,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所述透明电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电极种子层、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的表面自由能介于所述金属电极种子层的表面自由能与所述第二金属层的表面自由能之间。本发明提供的透明电极各层之间的表面自由能相互匹配,各层之间缺陷少,结合紧密,能够降低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粗糙度和纵向电阻,增强载流子的纵向传输能力,最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开路电压和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5916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96385.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2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进行电池SOC‑OCV和HPPC优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在预设温度下,将待测试电池进行标准循环容量标定测试,并根据测试得到的放电容量确定第一电池容量;基于第一电池容量进行充电测试,并记录100%SOC处对应的第一开路电压OCV;在预设荷电状态SOC下进行第一HPPC测试和第一放电测试,生成第一测试结果并记录预设荷电状态SOC处对应的第二开路电压OCV;基于第一电池容量进行第二放电测试和第二HPPC测试,生成第二测试结果并记录0%SOC处对应的第三开路电压OCV;根据上述数据生成待测试电池SOC‑OCV和HPPC优化测试结果,不仅提高了对于电池参数采集的效率,缩短了测试时间,而且提高了对于电池参数,尤其是低SOC区间内参数辨识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59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696385.3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2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进行电池SOC‑OCV和HPPC优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在预设温度下,将待测试电池进行标准循环容量标定测试,并根据测试得到的放电容量确定第一电池容量;基于第一电池容量进行充电测试,并记录100%SOC处对应的第一开路电压OCV;在预设荷电状态SOC下进行第一HPPC测试和第一放电测试,生成第一测试结果并记录预设荷电状态SOC处对应的第二开路电压OCV;基于第一电池容量进行第二放电测试和第二HPPC测试,生成第二测试结果并记录0%SOC处对应的第三开路电压OCV;根据上述数据生成待测试电池SOC‑OCV和HPPC优化测试结果,不仅提高了对于电池参数采集的效率,缩短了测试时间,而且提高了对于电池参数,尤其是低SOC区间内参数辨识结果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23179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299547.X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M10/39 , H01M10/659 , H01M10/613 , H01M10/653 , F03G6/06 , F28D20/02
Abstract: 一种梯级斜温层蓄热器作为热源的液态金属电池,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中以电能作为液态电池运行的热源,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低下,能耗过高的缺陷。本发明梯级斜温层蓄热器作为热源的液态金属电池,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液态金属电池和梯级斜温层蓄热器;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梯级斜温层蓄热器连接,所述液态金属电池设置在所述梯级斜温层蓄热器内。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56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99558.8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9 , H01M10/655 , H01M10/39 , H01M10/653 , H01M50/572 , H01M50/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组件及液态电池。一种保温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适于设于液态电池的电池外壳的凹槽内,所述保温外壳设有具有开口的第一容纳空间;相变材料,设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低于液态电池运行温度的20-50℃,所述相变材料以在液态电池遭遇失温时通过相变反应放出热量为液态电池提供热量。本发明解决液态电池在运行中遇到外部热源失效的情况,液态电池温度快速下降对电池运行造成很大阻碍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保温组件及液态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494239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393541.X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化学老化机理和数据驱动的储能锂电池SOH估算方法。方法包括:采集锂电池在老化循环下的运行数据并预处理,获得电压、电流数据;建立单粒子模型并在不同老化循环下采用LDW‑PSO算法辨识正负极固相最大锂离子浓度;建立不同循环的IC、DV曲线,并提取曲线中的特征参数以量化LLI及LAM;将正负极固相最大锂离子浓度、LLI及LAM集合作为输入,电池SOH作为输出,建立BP模型;选择电池的部分循环及全部循环的集合分别作为两个BP模型的输入,实现该电池剩下循环以及同款电池所有循环下的SOH估算。该方法能够实现适用于工程数据的电池SOH估算,便于在全寿命周期下对锂电池进行健康管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