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74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99703.4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30/0283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风险决策的新能源外送系统调度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预设决策偏好对应的成本偏差系数以及新能源外送系统运行收益的决策基准值确定新能源外送系统总收益的约束信息,通过预设的决策偏好信息确定综合不确定性参数的约束信息,基于利用综合不确定性参数的约束信息、新能源外送系统总收益的约束信息、新能源外送系统中各发电机组的出力约束信息、风电机组出力的预测值以及外送通道传输功率的预测值对新能源外送系统调度运行模型求解,利用求解得到的新能源外送系统中各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目标值对新能源外送系统进行调度,有效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5822.2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的外送系统评估方法,方法通过新能源外送系统的运行数据计算评估指标体系中每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指标值进行分析,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预设客观权重法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指标值进行分析,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每个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确定对应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综合权重可以表征评价指标的贡献度,通过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使得各评价指标的贡献度评估更为准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单一的赋权法各指标在指标评价体系中的贡献度,使得新能源外送系统的评估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32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32125.7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火储外送系统的容量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获取风电出力数据、光伏出力数据,风光火储外送系统中储能电池的放电深度和储能循环次数,以及备用容量约束条件;基于放电深度和储能循环次数确定储能电池的储能寿命;基于风电出力数据确定风电出力概率密度函数,以及基于光伏出力数据确定光伏出力概率密度函数;基于备用容量约束条件、风电出力概率密度函数和光伏出力概率密度函数,经过机会约束处理,得到风光火储外送系统的备用容量确定性约束条件;基于储能寿命和所述备用容量确定性约束条件,经过预设目标函数和预设约束条件集,得到风光火储外送系统的最优容量,提高了储能的使用寿命和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7422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55878.7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电力供应链的供电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电力供应链包括发电厂、电力供应商和电力需求方;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供电周期内的供电约束信息;将供电约束信息代入目标函数,以发电厂和电力供应商在多个供电周期内的收益最大,且电力需求方在多个供电周期内的成本最低作为目标,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各个供电周期内的供电策略;按照供电策略,控制发电厂给电力供应商供电,以及控制电力供应商给电力需求方供电。可以提高供电策略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03949.6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联合储能的容量支撑效果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仿真模型获取第一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情况的第一模拟结果;将新能源发电和储能项目接入所述第一电力系统中以获得目标电力系统,基于所述仿真模型获取所述目标电力系统整体运行情况的第二模拟结果;基于所述第一模拟结果和所述第二模拟结果,获取所述目标电力系统容量支撑效果的综合评估指标;基于所述综合评估指标,确定所述目标电力系统的容量支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8824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12759.7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方法、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变化量以及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当所述负荷需求大于可再生能源机组的总输出功率,确定超出可再生能源机组的总输出功率的剩余负荷需求,基于剩余负荷需求,确定微电网系统中基于不可再生能源机组和外部电网进行功率输出时的碳排放量,基于用电端的负荷需求、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变化量以及剩余负荷需求,确定微电网系统的输出功率满足用电端的负荷需求时的总成本,根据所述碳排放量以及所述总成本确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以降低微电网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减少其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436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12734.7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储能系统功率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获取复合储能系统的风电功率和第一滤波时间尺度,经过自适应时间尺度规划方法,确定目标滤波时间尺度;基于目标滤波时间尺度对复合储能系统的并网功率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复合储能系统的目标并网功率,并经过多项式拟合滤波方法,得到复合储能系统的功率分配结果。本发明根据风电波动情况自适应调整并确定合适的滤波时间尺度,并根据该滤波时间尺度对复合储能系统的并网功率进行小波包分解,使得复合储能系统在功率分配过程中可以兼顾各时段功率波动;进一步,考虑复合储能系统的运行特性,利用多项式拟合滤波方法对复合储能系统的内部功率进行分配,提高了功率分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328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27747.1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N5/04 , G06N5/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的多主体博弈优化方法及装置,一种面向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的多主体博弈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微电网运营商、储能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数据,基于微电网运营商、储能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数据分别构建微电网运营商模型、储能运营商模型和负荷侧模型;基于微电网运营商模型、储能运营商模型和负荷侧模型构建一主多从的多主体博弈模型;对一主多从的多主体博弈模型进行求解,生成多主体博弈优化策略;其中,多主体博弈优化策略用于为可再生能源微电网的运行提供能量。该方法实现多主体利益最大化,解决了微电网、储能和用户之间的博弈行为策略相关问题,使得供能更经济,用户用电更加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37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56122.4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系统分区的方法和存储介质,前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站的总功率容量,将总功率容量分配至优先调峰区和优先调频区;建立第一优化模型,第一优化模型以最大化储能电站在调峰市场和调频市场的总收益为目标,求解第一优化模型,得到第一功率分配方案;在第一功率分配方案的约束下,建立第二优化模型,第二优化模型以最大化优先调峰区的收益和最大化优先调频区的收益为目标,求解第二模型,得到优先调峰区在不同时间段内功率和容量的分配方案,优先调频区在不同时间段内功率和容量的分配方案。储能系统既可以参与辅助调峰服务也可以参与辅助调频服务,提高了储能系统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00425.0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UPS系统,包括:CMS主控盒、UPS主机、超级电容组,超级电容组由多个电容组并联连接组成,每个电容组由多个电容柜相串联连接,每个电容组均设置有电容组分开关,电容组并联后经过电容组总开关接入UPS主机,电容柜中每个电容箱由SCMU对电容单体在线检测和控制;CMS主控盒向UPS发送电容指标参数和控制指令控制电容组总和分开关调整响应参数和工作状态,UPS主机在上电时CMS主控盒根据每组电容状态来闭合电容组开关,下电时根据每组电容状态来断开电容组开关。本发明通过对多组超级电容上电合闸下电分闸控制,电容单体管理以及UPS充放电控制,实现超级电容在UPS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