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1126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211430620.X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133 , H01M4/62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A62C3/16 , C08F1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以及电池。包括集流体以及位于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材料层,负极材料层中含有改性材料,和/或负极材料层的表面具有由改性材料形成的功能层,其中,改性材料包括由可聚合单体原位聚合形成的聚合物,可聚合单体包括式(1)所示的化合物:#imgabs0#由上述可聚合单体原位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机械强度以及较高的内聚力,因此,本发明的改性负极片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5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27473.0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箱和混合储能系统,该混合储能箱包括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蓄电池储能系统、第一换流系统、第二换流系统和汇流系统;汇流系统分别与第一换流系统和第二换流系统连接,第一换流系统与超级电容储能系统连接,第二换流系统与蓄电池储能系统连接;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用于存储电能;蓄电池储能系统用于存储电能;第一换流系统用于对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进行信号转换;第二换流系统用于对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输出电流进行信号转换;汇流系统用于汇流第一换流系统和第二换流系统的输出电流。本发明能够根据需求使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结合储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7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562863.1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变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换器中性点电位平衡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控制周期内三电平变换器直流侧中性点的上电容电压Vdc1和下电容电压Vdc2,以及未加入共模分量的各桥臂的调制波信号VA、VB和VC;基于上电容电压和下电容电压,采用公式VO=[0‑(Vdc1‑Vdc2)]×Kc+7M/27sin(3wt)获取共模电压;将共模电压叠加到各桥臂的调制波信号VA、VB和VC中,以平衡三电平变换器直流侧中性点的电位。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用于平衡控制的共模电压计算过程简单,有利于实现对三电平直流侧中性点电压平衡的简便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90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264836.7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52 , C01G53/00 , H01M4/5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用新型硫化正极材料,通过将富镍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含硫混合气氛中处理,获得了具有超薄硫化表面层的新型正极材料,它显著减少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正极间的界面副反应和界面阻抗,提高了界面稳定性,是一种高效、经济的硫化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2665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011578243.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液换热的抗腐蚀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及涂覆工艺,换热器采用薄厚两种基板,薄基板采用刻蚀法进行单面加工形成气体介质流道,厚基板采用精雕和刻蚀法结合进行双面加工,刻蚀法加工出的流道统一用于形成气体流道,精雕法加工出的带有扰流结构流道用于形成液体介质流道。两种换热板交替叠放并通过扩散焊接形成换热芯体,兼顾了气相介质的换热性能以及液相介质换热流通性。此外通过气相沉积法对换热器各表面进行石墨烯薄膜涂覆对换热器进行防腐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2753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66415.X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6 , H01M4/13 , H01M4/62 , H01M50/449
Abstract: 一种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全固态电池界面阻抗高,不利于锂离子的传输,电池倍率性能差,能量效率低的缺陷。本发明固态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和液态电解质;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基材和涂覆在所述正极基材上的正极活性层,所述正极活性层内设置有固态电解质A;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基材和涂覆在所述负极基材上的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内设置有固态电解质B;所述液态电解质为电解质总质量的0~50%,液态电解质含量≠0。本发明固态锂离子电池同时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83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96147.0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446 , H01M50/403 , H01M50/434 , H01M50/449 , H01M50/451 , H01M50/457 , H01M50/489 , H01M10/052 , C08J7/05 , C08L23/06 , C09D4/02 , C09D4/06 , C09D7/61
Abstract: 一种锂电池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复合隔膜功能单一,无法同时具有阻燃功能以及较高Li+离子的通导率等性能的缺陷。本发明锂电池复合隔膜包括基膜和涂布在所述基膜至少一面上的涂层;所述涂层包括陶瓷材料和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的聚合物,所述陶瓷材料被所述聚合物均匀包覆或均匀分散在所述聚合物的三维网络空隙中。复合隔膜中同时包含耐高温的陶瓷材料和特性结构的单体聚合而成的功能聚合物,聚合物与陶瓷颗粒充分作用后形成一层涂覆层,陶瓷材料和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同时实现隔膜的耐高温、阻燃、锂离子传导的功能,同时提高电池的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651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29840.X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1B32/05 , H01M4/58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铝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铝电池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盐、多糖和纤维混合,煅烧;其中,所述纤维为含氮纤维;所述金属盐为镁盐和/或钙盐;所述多糖为明胶、卡拉胶和瓜尔胶中的至少一种。该制备方法制得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具有丰富的氮元素和高比表面积,将其用作铝电池电极材料时具有较优异的比容量;与石墨烯等材料相比,本发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原料价格低廉,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高效,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6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90999.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集团实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R31/378 ,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的评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的评估方法,包括:在当前评估时段下,分别获取电池模组中每一个电池单体在指定指标下的性能数据,并基于各性能数据,分别确定每一个电池单体的局部离群因子;基于每一个电池单体在指定指标下的历史性能数据以及当前评估时段,确定目标离群阈值;基于每一个局部离群因子与目标离群阈值的比较结果,检测电池模组在当前评估时段下的一致性,得到一致性检测结果;若一致性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小于预置阈值,则按照预设步长调节目标离群阈值,直至得到目标一致性检测结果,进而达到提高电池评估准确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02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40199.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66 ,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三维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克服现有技术中金属锂负极循环性能差的缺陷。本发明三维锂金属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活性金属氧化物和炭负载在碳支撑层上,制得活性金属氧化物‑C/碳支撑层;步骤2、在活性金属氧化物‑C/碳支撑层上原位生长导电聚合物,制得导电聚合物‑活性金属氧化物‑C/碳支撑层;步骤3、将金属锂负载到导电聚合物‑活性金属氧化物‑C/碳支撑层上,制得所述三维锂金属负极。本发明三维金属锂负极可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