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钢的生产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58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89730.1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钢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硅系和锰系等弱脱氧剂代替铝系强脱氧剂,配合精炼渣扩散脱氧和RH真空脱氧,通过各工序之间的生产参数调整及窄成分衔接,精确控制转炉、LF精炼、RH精炼过程的成分含量,匹配LF精炼造渣工艺,可以在较短的精炼周期内达到目标成分要求,实现轴承钢化学成分满足设计要求,残余元素Al≤0.0010%,Ti≤0.0010%,O、N和S分别≤0.0010%、≤0.0025%和≤0.0050%,夹杂物数量和形态处于可控水平,B类夹杂物≤0.5级,无D类和Ds类夹杂物,延长钢材疲劳寿命,增强小方坯连铸过程可浇性,并且冶炼周期短,操作易控制。

    基于特定多辊压下操作下确认连铸凝固终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2950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397765.4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铸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特定多辊压下操作下确认连铸凝固终点的方法。主要利用铸坯凝固末端中心糊状区与固相在压下作用变形抗力的差异及变化,来为特定钢种在特定浇注条件下铸坯凝固终点的判定提供依据,即当铸坯中心为糊状区时,心部区域较软,压下作用传递至中心对应的变形抗力较小,而当铸坯中心为固相后,压下作用传递至中心对应的变形抗力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在压辊的压力反馈上表现为压力反馈值的突变式增长,基于这种压力反馈上的突变判断铸坯凝固终点位置。具有简单、安全、高效的特点。

    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714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662855.5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连铸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创新性地正向利用铸坯内部裂纹缺陷产生对应的热塑性机理,通过单辊压下操作增进对于连铸凝固进程的认知,促进连铸改进技术的高效利用,进而实现铸坯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该方法,可以针对特定钢种在不同浇注温度、拉速及冷却条件下实施单辊压下,得出不同浇注条件下单辊压下位置处的铸坯固相坯壳厚度及其对应凝固进程。还可以针对于不同钢种或不同断面,获得不同钢种对应特定断面及浇注条件下的优选单辊压下量及对应压下裂纹的起始位置,进而实现不同钢种钢在不同浇注断面及不同浇注条件下铸坯凝固坯壳厚度的测量与铸坯凝固进程信息的获取和判定。

    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7140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662855.5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连铸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单辊压下操作的连铸凝固进程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创新性地正向利用铸坯内部裂纹缺陷产生对应的热塑性机理,通过单辊压下操作增进对于连铸凝固进程的认知,促进连铸改进技术的高效利用,进而实现铸坯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该方法,可以针对特定钢种在不同浇注温度、拉速及冷却条件下实施单辊压下,得出不同浇注条件下单辊压下位置处的铸坯固相坯壳厚度及其对应凝固进程。还可以针对于不同钢种或不同断面,获得不同钢种对应特定断面及浇注条件下的优选单辊压下量及对应压下裂纹的起始位置,进而实现不同钢种钢在不同浇注断面及不同浇注条件下铸坯凝固坯壳厚度的测量与铸坯凝固进程信息的获取和判定。

    一种轴承钢的生产方法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5897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389730.1

    申请日:2021-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钢的生产方法,主要采用硅系和锰系等弱脱氧剂代替铝系强脱氧剂,配合精炼渣扩散脱氧和RH真空脱氧,通过各工序之间的生产参数调整及窄成分衔接,精确控制转炉、LF精炼、RH精炼过程的成分含量,匹配LF精炼造渣工艺,可以在较短的精炼周期内达到目标成分要求,实现轴承钢化学成分满足设计要求,残余元素Al≤0.0010%,Ti≤0.0010%,O、N和S分别≤0.0010%、≤0.0025%和≤0.0050%,夹杂物数量和形态处于可控水平,B类夹杂物≤0.5级,无D类和Ds类夹杂物,延长钢材疲劳寿命,增强小方坯连铸过程可浇性,并且冶炼周期短,操作易控制。

    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LF精炼合金收得率的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55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59193.6

    申请日:2024-03-07

    Inventor: 王敏 王欢 刘庆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LF精炼合金收得率的预测方法和系统,利用历史冶炼数据,针对不同工况进行分类,构建合金元素收得率矩阵,能够有效预测LF精炼过程合金元素收得率,进一步降低不同冶炼工况对合金收得率的影响,提高了命中精度,能够更精确地计算合金的加入量,从而提升钢液的质量和稳定性,降低合金成本。同时本发明为LF智能精炼模型的合金成分预测和加料推荐提供了基础,进一步推动了LF精炼工艺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发展。

    一种用于预测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8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720214.1

    申请日:2023-12-14

    Inventor: 王敏 刘庆 王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预测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的方法和系统,采用待预测LF精炼炉次生产数据计算确定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模型的参数,建立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模型,并基于历史生产数据,采用遍历算法得到上述参数的最优值,以得到的最优值修正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模型,构建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修正模型,利用LF精炼终点钢水温度预测修正模型对钢水温度进行预测。本发明通用性强,能通过不同工艺生产数据调试得到适宜的模型参数,从而对温度进行精准预测,可以减少工业试错所带来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减少冶炼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