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地铁系统多灾害耦合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269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010893907.0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地铁系统多灾害耦合分析方法,通过从BIM模型中提取地铁系统的各项信息,采用路径预测模型预测灾害的发展路线,采用关键设备失效模型结合路径预测模型,判断地铁系统的关键设备受到单灾害影响的失效概率,采用失效引发率预测具有功能相关性的关键设备在灾害作用下相互影响导致失效的概率,采用多灾害耦合概率预测模型预测次生灾害作用下对关键设备的失效概率。本发明考虑了地铁系统的空间和功能相关性,适合对多种灾害类型以及由单灾害衍生为多灾害的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有利于增强对灾害实际情况的描述的准确性,对制定人员群众的疏散、逃生路线规划以及灾情的控制等多方面实施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一种地基沉降光纤感应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4741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488857.2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沉降光纤感应测量装置,包括空心沉降管,空心沉降管外部间隔套设多个沉降环,沉降环内管壁嵌入设置有用于触发沉降仪探头磁感应元件的磁铁圈,沉降环外侧设有水溶性纸质胶带,空心沉降管外壁对应沉降环环形阵列设置多组方形槽,每个方形槽均连通空心沉降管的内腔设置,沉降环内圈间隔设置多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均由其对应的方形槽伸入空心沉降管内腔,沉降环内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转动连接弧形板,沉降环外侧设有连通安装腔的槽口,弧形板能够有槽口内转动伸出。本发明通过触碰杆推着支杆下移,进而通过齿板驱使驱动轴转动,经过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的传递,使得弧形板展开,弧形板容易嵌入土层内,稳定高效。

    一种结合隧道与地表监测数据定位隧道周围振动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467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16064.1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隧道与地表监测数据定位隧道周围振动源的方法,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振动源对应的振动信号数据、隧道埋深以及土体参数;其中,所述振动信号数据包括:地表测点的振动信号数据和衬砌测点的振动信号数据;提取所述振动信号数据的信号特征;将所述信号特征、所述隧道埋深以及所述土体参数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通过所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输出所述振动源的位置信息。由于通过大量样本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且结合隧道与地表监测数据,并将信号特征、隧道埋深以及土体参数输入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通过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输出所述振动源的位置信息,可以准确的得到施工振动源的位置。

    颗粒二维轮廓表面整体粗糙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470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825940.2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二维轮廓表面整体粗糙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对颗粒的边缘进行区域划分,对划分后的每个区域均进行扫描,获得各分区的扫描图片,将各分区的扫描图片进行拼接形成完整轮廓图片,其中,每两个相邻的分区具有相交区域,所述完整轮廓图片显示有颗粒的实际轮廓;步骤S20,基于所述实际轮廓构建傅里叶函数,计算出傅里叶系数和基准坐标点,并基于基准坐标点构建基准轮廓;步骤S30,基于所述基准轮廓和实际轮廓计算颗粒的轮廓表面粗糙度。解决了在对于不规则二维颗粒,大多数粗糙度计算方法并不适用,计算不科学,精准度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地层压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99898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011018682.0

    申请日:2020-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地层压力传感器,包括:壳体,在壳体内对称设置有两个测力结构,其中一个设置在壳体的内顶面,另一个设置在壳体的内底面,测力结构包括连接在壳体的内顶面或者内底面变形传递杆,水平的设置在壳体内壁之间的弹性膜,弹性膜和变形传递杆的端部接触,弹性膜背离变形传递杆端部的一面设置有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背离弹性膜的一面设置有电极;弹性膜的两端设置有电信号传递结构,电信号传递结构通过导线和电极连接,还包括凹槽,开设在壳体底部;挡土透水结构,设置在凹槽内,用以防止地层土体细颗粒进入凹槽挤压壳体底部。本装置能调节传感器的测量量程和分辨率,能对水土总压力及孔隙水压力同时进行检测,值得推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