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9068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1062867.5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原料气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原料气从底部进入第一吸收塔内;第一贫溶剂、第一半贫溶剂和第二半贫溶剂从上部进入第一吸收塔,第一原料气中的CO2和H2S等杂质组分被洗出;在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得到第一净化气;从所述第一吸收塔的中下部抽出第一富CO2溶剂分成两股,第一股从顶部进入所述气提塔内;第二股送界外;第二原料气从底部进入第二吸收塔,第二贫溶剂从顶部进入第二吸收塔,洗脱第二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从第二吸收塔的中下部抽出第二股富CO2溶剂;洗脱后的净化气排出,从气提塔的底部进入,对所述第一股富CO2溶剂进行气提;气提后的净化气排出,在气提塔的底部得到第一半贫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460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762114.X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B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羰基合成的高浓度一氧化碳部分变换工艺,本发明采用双旁路控制,粗合成气分路的流量采用温度稳定控制,且无需补充蒸汽调整水气比,大幅降低了变换反应的水气比,节约能耗效果显著;变换气分路的流量采用氢碳比控制,能灵活有效的调节氢碳比,操作难度降低,精确调节下游装置所需的CO/H2摩尔比;粗合成气入口设置混合器及低压蒸汽发生器,可以有效的将上游粗合成气中带来的灰分及杂质随凝液冷凝下来,取消设置传统的脱毒槽,减少流程,降低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639068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62867.5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1462 , B01D53/1418 , B01D53/1493 , B01D2252/2021 , C10K1/004 , C10K1/005 , C10K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原料气的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第一原料气从底部进入第一吸收塔内;第一贫溶剂、第一半贫溶剂和第二半贫溶剂从上部进入第一吸收塔,第一原料气中的CO2和H2S等杂质组分被洗出;在所述第一吸收塔的塔顶得到第一净化气;从所述第一吸收塔的中下部抽出第一富CO2溶剂分成两股,第一股从顶部进入所述气提塔内;第二股送界外;第二原料气从底部进入第二吸收塔,第二贫溶剂从顶部进入第二吸收塔,洗脱第二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从第二吸收塔的中下部抽出第二股富CO2溶剂;洗脱后的净化气排出,从气提塔的底部进入,对所述第一股富CO2溶剂进行气提;气提后的净化气排出,在气提塔的底部得到第一半贫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83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57341.7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气体脱除的有效气回收工艺,来自变换气吸收塔的富甲醇1进入变换气中压闪蒸塔上塔,来自变换气吸收塔的富甲醇2进入变换气中压闪蒸塔下塔,来自非变换气吸收塔的富甲醇3进入非变换气中压闪蒸塔;变换气中压闪蒸塔下塔顶部的中压闪蒸气2进入非变换气中压闪蒸塔,与富甲醇3闪蒸出的闪蒸气一起经贫甲醇洗涤后作为中压闪蒸气3,汇入变换气中压闪蒸塔顶的中压闪蒸气1。本发明降低了因富甲醇2与富甲醇3混合后用氮气对混合液中CO、H2进行气提的难度,提高了酸性气体脱除工艺有效气回收率;降低了进入下游H2S浓缩系统富甲醇4、富甲醇5、富甲醇6中的CO含量,可确保尾气中CO的达标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5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172423.3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贫富甲醇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本发明采用一台绕管换热器与3~6台TEMA换热器串联组合换热的结构,使两股物流在换热系统内进行不同方式的逆流换热,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并且,降低了贫富甲醇换热的设备投资,减少了设备占地;本发明通过调整绕管换热器与串联TEMA换热器的热负荷分配,控制绕管换热器出口的富甲醇温度在15℃以下,减少羰基化合物、金属硫化物析出,规避富甲醇在绕管换热器中结垢堵塞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69429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031329.4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贫吸收剂再生方法,在此半贫吸收剂再生方法中设置了四级闪蒸操作,可以有效降低半贫吸收剂中的CO2含量,提高半贫吸收剂的吸收能力,减少半贫吸收剂循环量,进而降低了系统能耗;尤其是在四级闪蒸装置的连接管路中设置压缩机和喷射器,可以使得所述的四个闪蒸罐进行不同压力等级的闪蒸。此外,所述三级闪蒸罐与所述四级闪蒸罐共用同一罐体,在所述罐体内通过对向设置隔板,可以一个罐体内有效地实现两次闪蒸,这种设置结构简单并且减少了设备数量,节省了占地面积,降低了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011172423.3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贫富甲醇换热系统及换热方法,本发明采用一台绕管换热器与3~6台TEMA换热器串联组合换热的结构,使两股物流在换热系统内进行不同方式的逆流换热,从而提高了换热效果,并且,降低了贫富甲醇换热的设备投资,减少了设备占地;本发明通过调整绕管换热器与串联TEMA换热器的热负荷分配,控制绕管换热器出口的富甲醇温度在15℃以下,减少羰基化合物、金属硫化物析出,规避富甲醇在绕管换热器中结垢堵塞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85485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711029600.0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闪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块闪蒸隔板和至少一块溢流隔板,所述闪蒸隔板的一端缘向下悬空设置,其余周缘连接所述罐体的内壁,所溢流隔板的一端缘向上悬空设置,其余周缘连接所述罐体的内壁;所述闪蒸隔板和所述溢流隔板交替对向设置,且相邻隔板的悬空端在竖向方向上部分叠合,相邻隔板的叠合部分之间还留有一定间隙,该间隙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依次头尾相连通的多个腔体;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罐体内的多个闪蒸腔体,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闪蒸。这种多级闪蒸罐结构简单、新颖,在一个罐体内可以有效地实现二级闪蒸甚至多级闪蒸,并极大地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0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39923.8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酸性气体脱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性气体脱除装置高位能量的回收方法及其回收系统,该回收方法采用第一压力回收装置和第二压力回收装置,将高压富液的压力能转化为低压溶液的压力能,并结合式I和式II,将高压富硫甲醇和增压后含硫甲醇进行压力能转化,得到低压富硫甲醇和高压含硫甲醇,以及将高压富碳甲醇和增压后半贫甲醇进行压力能转化,得到低压富碳甲醇和高压半贫甲醇,实现高位能充分利用,提高了高位能的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0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057341.7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气体脱除的有效气回收工艺,来自变换气吸收塔的富甲醇1进入变换气中压闪蒸塔上塔,来自变换气吸收塔的富甲醇2进入变换气中压闪蒸塔下塔,来自非变换气吸收塔的富甲醇3进入非变换气中压闪蒸塔;变换气中压闪蒸塔下塔顶部的中压闪蒸气2进入非变换气中压闪蒸塔,与富甲醇3闪蒸出的闪蒸气一起经贫甲醇洗涤后作为中压闪蒸气3,汇入变换气中压闪蒸塔顶的中压闪蒸气1。本发明降低了因富甲醇2与富甲醇3混合后用氮气对混合液中CO、H2进行气提的难度,提高了酸性气体脱除工艺有效气回收率;降低了进入下游H2S浓缩系统富甲醇4、富甲醇5、富甲醇6中的CO含量,可确保尾气中CO的达标排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