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32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9011.9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H57/023 , F16H57/02 , B61F5/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承载式齿轮箱、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该可承载式齿轮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箱体构造有传动接口,第一齿轮适于通过传动接口连接驱动单元,箱体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安装接口,两个安装接口分别连接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分别沿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布置。其中,第二齿轮的中心孔内穿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分别延伸至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并且适于与两侧的车轮相连,以驱动两侧的车轮动作。使得箱体配合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共同起到承载轮对的弯矩和实现转动功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9076.3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轮对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盘式制动型轮对,包括传动轴、一对轴套、壳体、动盘、定盘以及车轮;壳体与轴套形成的空间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制动区和第二制动区,动盘活动连接在传动轴,定盘活动连接在壳体,动盘和定盘相互间隔排列在壳体且均适于沿壳体的轴向动作;第一制动区中设置有第一作动器,第二制动区中设置有第二作动器,以对动盘和定盘产生轴向推力。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向架和轨道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轨道车辆制动装置对车轴造成额外负荷、对轨道车辆带来较高的能耗和较大的簧间质量、车轮转向过程中制动扭矩不足的缺陷,实现了车轴的轻量化设计,且车辆转向时制动扭矩充足,保障了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09219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45198.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自动驾驶轨道车辆的拖车转向架及自动驾驶轨道车辆。该用于自动驾驶轨道车辆的拖车转向架包括构架、一位端检测装置和二位端检测装置,一位端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横梁以及设置于检测横梁上的检测箱,检测箱中设有脱轨检测模块和障碍物检测模块,检测横梁安装于构架的一位端,检测箱与构架的一位端相连;二位端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横梁、设置于安装横梁上的数据感应模块以及设置于二位端轮对上的轮轨力检测模块,安装横梁安装于构架的二位端,轮轨力检测模块与数据感应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自动驾驶轨道车辆的拖车转向架,能够检测动力学安全性和平稳性指标,并且不影响轨道车辆
-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0334185.5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焊缝等级评估方法及评估系统。本发明所述的焊缝等级评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标准获取焊缝的强度评估结果;根据所述强度评估结果,结合第二标准划分出若干个所述焊缝的应力评估区域,并将所有的所述应力评估区域叠加,以获取所述焊缝的打磨区域和非打磨区域;根据所述打磨区域和所述非打磨区域,确定所述焊缝的打磨状态以及对应的应力承载等级。该方法将两种不同评价标准相结合,在构架的初期方案设计阶段中就可以精确并高效的实现对焊缝的应力承载等级进行评估,从而减少人为干预情况的发生,避免焊缝等级评估的分析结果因不同仿真人员和设计人员因个体区别而产生较大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1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011241654.5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12 , G06F30/20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向架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转向架数据系统的导入模块,导入转向架部件的三维模型,并将导入的转向架部件的三维模型在转向架数据系统的显示界面显示;通过转向架数据系统的选项按钮,选择转向架部件上待查看的测点;在转向架部件的三维模型上显示测点的试验数据,其中,试验数据至少包括:用于标识测点的应变片数据,测点的载荷和工况数据,测点的试验测试数据,测点的试验测试评估数据。本发明解决了由于转向架试验数据繁多复杂造成的使用不便且容易出错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64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9994.2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8/2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振动疲劳载荷谱编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基于线路试验得到的振动加速度时域载荷;按预设的样本时长在所述振动加速度时域载荷中确定振动加速度载荷的有效值分布;根据所述有效值分布编制振动加速度载荷的有效值频次谱;根据有效值频次谱和所述样本时长编制多级加速度功能载荷谱;将多级加速度功能载荷谱输入台架试验,以获取在整个设计寿命里程下与所述多级加速度功能载荷谱对应的疲劳损伤;根据所述疲劳损伤计算振动加速度系数;根据所述加速度功能载荷谱和振动加速度系数编制加速度长寿命载荷谱。利用本发明编制的加速度长寿命载荷谱计算的吊挂结构的疲劳损伤与结构实际损伤基本保持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8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10486759.0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载荷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包括在垂向减振器与转臂式轴箱的连接位置的第一载荷识别点设置第一应变组件;在转臂式轴箱的加强筋内孔中的第二载荷识别点设置第二应变组件;将第一应变组件以及第二应变组件与信号采集设备电连接;对转臂式轴箱施加载荷,获取载荷与应变的传递系数;将转臂式轴箱安装于车辆,根据第一应变组件、第二应变组件的应变响应以及载荷与应变的传递系数,获取转臂式轴箱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该转臂式轴箱载荷测试方法能够准确地获取转臂式轴箱在动态载荷下的载荷时间历程曲线,解决了仅对转臂式轴箱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校核造成的测试结果保守、偏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240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8731.3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驱动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制动一体化齿轮箱、转向架、驱动系统及轨道车辆,齿轮箱包括齿轮箱壳体、齿轮组,惰性机构和制动装置,齿轮组的输入端连接输入轴,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芯轴,该齿轮箱通过在齿轮箱添加惰性机构和制动装置,惰性机构连接齿轮组,能够随齿轮组转动,制动装置连接惰性机构,制动装置用于对惰性机构施加制动力以对齿轮组和芯轴实现制动,从而实现齿轮箱的制动功能,本发明实现了齿轮箱的驱动和制动一体化,无需在车辆系统的其他位置安装制动器,减少了单独安装制动系统的成本,同时使车辆驱动系统更加集成化,避免单独的制动器占用转向架空间,有利于实现车辆轻量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9085.2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转向架构架、转向架及轨道车辆,转向架构架包括箱型梁、承载梁、内立板、外立板、承载底板、承载顶板和板簧。箱型梁内部中空并分别形成安装通道。承载梁分别设于箱型梁。内立板弯曲设置并且与承载梁焊接相连,以围合形成中心销通道。外立板与箱型梁焊接相连。承载底板分别与箱型梁、内立板和外立板焊接相连。承载顶板位于承载顶板的上方,箱型梁顶部开口,承载顶板延伸至箱型梁的上方并焊接相连,以封闭顶部开口,并且,承载顶板还与承载梁、内立板和外立板焊接相连。板簧安装于安装通道,板簧沿箱型梁的纵向延伸,板簧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连接轮对轴套的垫块。具有结构简单、强度高、成型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527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9106.0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动车转向架及轨道车辆,动车转向架包括构架和轮驱系统。构架包括承载主体和两个板簧,承载主体的中部形成有中心销通道,承载主体沿构架的纵向形成有两个安装通道,两个板簧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通道。轮驱系统包括轴芯、轴套和两个车轮,轴芯转动安装于轴套内,轴套上构造有齿轮箱,齿轮箱内设有主动齿,轴芯套接有从动齿,主动齿与从动齿外啮合,两个车轮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轴套的两端,且两个车轮分别通过挠性板与轴芯的两端相连。其中,各板簧的两端分别设有垫块,垫块与轴套相连。承载主体和板簧代替原有的横梁和侧梁的结构,使构架轻量化效果明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