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9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60416.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程项目管理部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砟轨道道砟垫静刚度测试荷载范围确定方法,判断道砟垫刚度范围,设置不同道砟垫刚度工况,并对每个不同道砟垫刚度工况建立离散元模型;在离散元软件PFC中,轨枕通过PFC软件自带的内置算法用Clump簇颗粒来模拟,簇内部用球颗粒填充;不同形状的道砟颗粒用不同数量的球颗粒堆积而成,并按道砟的级配随机生成道砟颗粒;道砟垫用球颗粒填充,道砟垫的刚度主要通过球颗粒间的接触刚度模拟;计算各个工况下道砟垫承受的最小荷载和最大荷载,并以各工况最小荷载的中值和最大荷载的中值作为测试荷载范围。本发明对于荷载作用于有砟道床上力的传递特性模拟更为真实,更能准确的得到道砟垫的测试荷载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560416.5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程项目管理部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砟轨道道砟垫静刚度测试荷载范围确定方法,判断道砟垫刚度范围,设置不同道砟垫刚度工况,并对每个不同道砟垫刚度工况建立离散元模型;在离散元软件PFC中,轨枕通过PFC软件自带的内置算法用Clump簇颗粒来模拟,簇内部用球颗粒填充;不同形状的道砟颗粒用不同数量的球颗粒堆积而成,并按道砟的级配随机生成道砟颗粒;道砟垫用球颗粒填充,道砟垫的刚度主要通过球颗粒间的接触刚度模拟;计算各个工况下道砟垫承受的最小荷载和最大荷载,并以各工况最小荷载的中值和最大荷载的中值作为测试荷载范围。本发明对于荷载作用于有砟道床上力的传递特性模拟更为真实,更能准确的得到道砟垫的测试荷载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197984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010984036.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对称道岔全长a为7720~7724mm,前长a1为3551~3555mm,后长a2为4167~4171mm,由转辙器部分、辙叉及护轨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转辙器部分包括两个基本轨、两个尖轨以及两个转辙导轨,所述尖轨与所述转辙导轨相连,两者均位于两个基本轨之间,两个所述尖轨为曲线型结构,端头可交替紧贴同侧所述基本轨。本发明提供762mm轨距对称道岔,该762mm轨距对称道岔可以实现列车的平稳换道,保证列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4578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62568.5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韩冰 , 欧成章 , 王飞 , 张翔 , 马文军 , 吕新强 , 耿耿 , 于东斌 , 李际胜 , 牛凤鸣 , 张旭 , 袁博晖 , 孙宝 , 吴明辉 , 孙二小 , 崔鹏 , 马欢雄 , 郝晓成 , 耿晓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塑料板排水悬臂式挡土墙及施工方法,包括立板、底板、阻滑键、塑料排水板,底板包括趾板、踵板;立板竖直设置,立板底部一侧水平连接有趾板,立板底部另一侧连接有向下倾斜的踵板;趾板和踵板交界处连接有竖直向下的阻滑键;底板内设有挡墙底板排水通道,底板底部预留有若干竖直方向的泄水孔道,泄水孔道与挡墙底板排水通道连通;底板下方竖直设置有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通过泄水孔道与挡墙底板排水通道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可靠、传力明确,可以极大地限制软土地区悬臂式挡土墙下覆地基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形成和发展,维持挡墙地基土体强度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108163.0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既有铁路路肩加高加宽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沿既有铁路在路肩外侧排水沟的沟壁和沟底钻孔,打设锚杆,所述锚杆的部分长度外露;步骤2:采用细石混凝土对既有铁路路肩进行加高、加宽浇筑,使浇筑的所述细石混凝土覆盖已打设外露的所述锚杆;步骤3:在所述细石混凝土内埋设泄水孔,并继续进行加高浇筑;步骤4:对既有所述排水沟进行拓宽处理,形成新排水沟。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加高、加宽路肩,无需对既有铁路路肩进行开挖作业,避免了道砟的溜塌和对既有线行车干扰的影响,能使新的加高、加宽结构与既有铁路路基形成一个整体,可有效解决既有铁路路肩下沉、路肩宽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636265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624269.2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C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下穿铁路立交的道路结构及平交道口改立交的方法,所述道路结构包括铁路、未改造的公路、由公铁平交道口改造的下穿立交桥及由下穿段和连接段组成的下穿公路;所述下穿立交桥位于铁轨水平面下且交叉于所述铁路,并与原平交道口的公路具有预设距离;所述下穿公路下穿段位于所述下穿立交桥下方;所述下穿公路连接段与所述未改造公路相连。本发明使平交道口改立交施工时不影响既有平交道口正常通行,不会对公路运输、民众出行造成阻碍,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当地土地的切割,为周边城镇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44114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97392.2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翔 , 周凯 , 黄文 , 牛凤鸣 , 王飞 , 张利 , 范俊怀 , 欧成章 , 马文军 , 张强 , 徐文龙 , 杨晓 , 赵欣桐 , 耿耿 , 刘强 , 李晓飞 , 吕新强 , 米洋 , 郝晓成 , 崔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整治既有运营铁路道砟下沉的格栅结构,基床格栅铺设于道砟底层及路基基床表层之间;基床格栅与基床格栅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基床格栅下铺设有热粘土工布,热粘土工布与基床格栅相接;路肩格栅设置于基床格栅垂直于线路方向两侧,路肩格栅与基床格栅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边坡格栅设置于路肩格栅垂直于线路方向两侧,边坡格栅与路肩格栅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本发明解决了既有运营铁路由道砟下沉产生的病害,提高了基床承载力,延长了道床使用周期,有效的确保了道砟颗粒的质量和稳定,消除了铁路行车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19798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84036.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适用于762mm轨距3.5号对称道岔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对称道岔全长a为7720~7724mm,前长a1为3551~3555mm,后长a2为4167~4171mm,由转辙器部分、辙叉及护轨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转辙器部分包括两个基本轨、两个尖轨以及两个转辙导轨,所述尖轨与所述转辙导轨相连,两者均位于两个基本轨之间,两个所述尖轨为曲线型结构,端头可交替紧贴同侧所述基本轨。本发明提供762mm轨距对称道岔,该762mm轨距对称道岔可以实现列车的平稳换道,保证列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74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67312.6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轨道铺设辅助装置,具体涉及铁路轨道铺设技术领域,包括轨枕,所述轨枕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多个所述轨枕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钢轨,所述钢轨和轨枕之间设有连接件,两个所述钢轨的顶端设有铺设辅助机构;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套框,所述轨枕顶端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下沉槽,所述定位套框活动卡接在下沉槽中,所述定位套框的中部固定卡设有垫片,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件,配合使用铺设辅助机构,控制整个铺设辅助机构在两侧钢轨上进行自动移动,从而控制多个轨枕上固定座相向移动,并对道栓自动螺拧固定在轨枕上,对两侧固定座进行同步自动固定,从而对钢轨进行自动铺设辅助固定,提升了铁路道轨的铺设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36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624269.2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C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下穿铁路立交的道路结构及平交道口改立交的方法,所述道路结构包括铁路、未改造的公路、由公铁平交道口改造的下穿立交桥及由下穿段和连接段组成的下穿公路;所述下穿立交桥位于铁轨水平面下且交叉于所述铁路,并与原平交道口的公路具有预设距离;所述下穿公路下穿段位于所述下穿立交桥下方;所述下穿公路连接段与所述未改造公路相连。本发明使平交道口改立交施工时不影响既有平交道口正常通行,不会对公路运输、民众出行造成阻碍,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当地土地的切割,为周边城镇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