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锚段全腕臂成品的智能储存料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59166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588085.5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锚段全腕臂成品的智能储存料架设备,包括:全腕臂托盘架、料架、固定架、移载桁架、AGV物流车;全腕臂托盘架包括多层单层托架,每个单层托架独立存放一件全腕臂成品;料架设多个仓储位置,每个存一个全腕臂托盘架,且均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该处储存的全腕臂托盘架的存放位置信息;移载桁架,包括移载轨道和移载桥架,移载桥架具有三轴动力装置,用于将料架仓储位置的全腕臂托盘架移载到固定架上等待被转运。本发明实现了入库出库及存储的机械自动化,代替了人工作业,具备信息化管理功能,将传统腕臂装置和定位装置两次安装的施工工序合并为一体,附带机械化吊装接口,构成了接触网智能建造的重要一环。

    锚段关节标识对象构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27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24246.7

    申请日:2024-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段关节标识对象构造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定义了锚段关节、分相关节以及道岔关节三种形式的标识实体对象,然后通过相关属性建立了关节标识与锚段、支柱、腕臂实体对象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接触网锚段关节的统一程序化描述,以此为基础,关节标识创建步骤包括:获取待构建锚段关节的依赖实体信息;根据依赖实体信息编辑该锚段关节的关节标识参数;结合实际场景需求,对子类关节标识参数进行编辑;基于关节标识创建规则和子类关节标识参数的编辑结果,生成锚段关节标识图例。通过上述实体对象定义和划分方法,使得接触网的设计流程更加规范和统一,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带导电氟碳漆的高铁电气化横梁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949607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55021.X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导电氟碳漆的高铁电气化横梁支架,包括对接支架、第一支撑导板和第一连杆,所述第一支撑导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对接支架,所述第一支撑导板背离对接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支撑导板的下端位置设有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且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构成三角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组合加固架,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导板,所述第一支撑导板、第二支撑导板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固连架。本发明为带导电氟碳漆的高铁电气化横梁支架,通过导电氟碳漆的喷涂设置,实现高铁电气化横梁支架保护的目的。

    接触网支柱实体对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12283.8

    申请日:2024-10-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接触网支柱实体对象的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所述接触网支柱实体对象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支柱形式定义接触网支柱的实体组成部分;根据支柱实体关联信息定义所述接触网支柱的关联子实体和实体属性;根据所述实体组成部分、所述关联子实体对象以及所述实体属性,得到所述接触网支柱的几何对象和数据属性的描述。通过分别定义接触网支柱的实体和子实体,确定实体组成部分关联子实体对象以及实体属性,最后得到关联子实体对象以及所述实体属性,形成了支柱子实体与支柱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属性与图例的关联修改的效果。

    车站接触网支柱布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0470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0928552.2

    申请日:2024-07-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站接触网支柱布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铁路技术领域,公开了车站接触网支柱布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布设范围的各目标道岔的道岔类型和道岔支柱设计原则创建多个道岔定位柱;根据相对起点支柱、配置跨距原则、支柱端点范围原则、多支柱对齐原则以及支柱决策条件进行支柱布设,确定多个接触网支柱的布设位置及其布设方案;根据各道岔定位柱、各接触网支柱的布设位置及其布设方案,确定接触网支柱布设方案。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对车站的接触网支柱的自动布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并提高了设计效率,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多个布设要求,提高了设计质量,避免了差、错、漏等现象的情况出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