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1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21728.4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硅合金挤压材及其制备方法。以质量百分比计,该铝硅合金挤压材包括:19.00~43.00%的Si元素、0.50~1.50%的Mg元素、0.25~3.00%的Cu元素、≤1.20%的Fe元素、≤0.20%的Mn元素、≤0.30%的Ni元素、≤0.20%的Zn元素和≤0.30%的Ti元素,余量为Al元素;铝硅合金挤压材的晶粒平均尺寸为3~40μm,初晶硅平均粒径为2~30μm,显微硬度为80~180HV,抗拉强度为150~420MPa,断后伸长率为0.5~5.0%。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硅铝合金塑性加工难、成形难度大、挤压材质量均一性和批量挤压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12661.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11/30 , B23K11/11 , B23K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点焊电极结构、电阻电焊机及型腔体与板材焊接方法,点焊电极结构包括:第一电极帽和第二电极帽;在需要将待焊接板材和待焊接型腔体焊接成型时,控制待焊接板材的焊接面与待焊接型腔体的焊接面抵接,第一电极帽与待焊接板材背离焊接面的一面抵接,第二电极帽的容纳腔的底壁与待焊接型腔体背离焊接面的一面抵接,且容纳腔的侧壁与待焊接型腔体的外周限位配合,第一电极帽和第二电极帽通过待焊接板材、待焊接型腔体电流连通,以将待焊接板材和待焊接型腔体焊接固定。本发明提出的点焊电极结构,不仅可以适用于焊接表面平整且均匀的平板结构,还可以适用于具有较为复杂的外部形状的板材和型腔体的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0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50106.4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阳极氧化工装用铝合金、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按重量百分比计,阳极氧化工装用铝合金包括Si 19~41%,Fe≤1.20%,Cu 0.20~1.20%,Mn 0.03~0.20%,Mg0.40~1.20%,Ni 0.04~0.22%,Zn≤0.2%,Ti≤0.2%,余量为Al。本发明通过控制铝合金元素和含量在特定范围之内,利用元素之间的协同配合,可以显著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使其表面不易形成致密的阳极氧化膜而同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在不退镀的情况下连续使用,提高阳极氧化生产效率,可以使得工装可以在不退镀的情况下实现重复使用,提高了阳极氧化的生产连续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985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87733.5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铝镁合金焊丝、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方法包括:将铝镁合金熔体进行精炼,得到熔融合金;将熔融合金进行半连续铸造,得到铝镁合金铸锭,将铝镁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均匀化、锯切和车皮;将车皮后的铝镁合金铸锭切段后进行第一次挤压,得到挤压线材;将挤压线材在线材挤压机上进行第二次挤压,得到丝材;将丝材进行拉拔和最终退火,得到半成品丝材;将半成品丝材进行刮削、抛光。本发明通过采用两次大变形量的热挤压工艺,实现了铝镁合金焊丝的高成品率以及高效制备,并通过后续刮削和抛光等工艺,保证了铝镁合金焊丝表面的光洁度和纯净度,进而保证了焊接过程的送丝稳定性和电弧稳定性,大大提高了铝镁合金材料的焊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0125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917436.7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11/11 , B23K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的电阻点焊方法。该电阻点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焊接电极对待焊接铝合金的待焊接处施加第一压力;步骤S2,在保持施加第一压力的状态下,将焊接电极进行旋转以破坏待焊接处表面的氧化膜;步骤S3,将焊接电极的压力调整为第二压力;步骤S4,在第二压力下,利用焊接电极对待焊接铝合金进行焊接处理,得到焊接铝合金。步骤S2中通过旋转焊接电极,使得焊接电极与待焊接铝合金的表面发生接触滑动,有助于破坏待焊接铝合金表面的镀膜及氧化层,从而有助于降低焊接电极与待焊接铝合金之间的接触电阻。本申请的电阻点焊方法无喷溅、裂纹、锁孔及未熔合的缺陷,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457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43180.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0/12 , B23K20/233 , B23K2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铝金属连接的搅拌摩擦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搅拌头的搅拌针完全偏置在铝合金母材一侧,并将钛合金母材置于焊缝的前进侧方向,进行焊接,得到钛铝金属搅拌摩擦焊接接头;搅拌针为无锥度的三棱圆柱平螺纹搅拌针,且搅拌头的轴肩具有双圈同心圆形凸起,控制搅拌头转速、焊接速度和轴肩下压量。本发明使用无锥度的三棱圆柱平螺纹搅拌针,结合具有双圈同心圆形凸起的轴肩,通过完全偏置的方式将搅拌针放置在铝合金一侧,并在较高的搅拌头转速、较低的焊接速度和较大的轴肩下压量参数条件下提高焊缝热输入,从而促进钛铝异种金属材料之间的冶金结合,明显提高钛铝金属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2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70188.6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型材拉弯成形的工艺方法,包括:采用位移控制加载方式的拉弯工艺方法,建立型材的拉弯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对型材进行拉弯成形的有限元仿真,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型材的回弹量的影响,并确定型材的拉弯工艺参数,并计算出型材拉弯后的回弹最大距离H1,型材回弹后的内型面与弯曲样板模具之间的间隙为h,判断是否满足H1≤h;根据型材的拉弯工艺参数,对型材进行拉弯试验;对拉弯试验完成后的型材的回弹最大距离H2进行测量,并判断是否满足H2≤h,若H2≤h,则满足型材拉弯成形的精度要求,若H2>h,则不满足型材拉弯成形的精度要求,需重新确定型材的拉弯工艺参数。以优化现有技术中的型材拉弯成形的工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99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009552.8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弯曲加工方法及加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弯曲机构、转动平台(6)、机架(5)和拉伸装置;所述弯曲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5)的上部;所述转动平台(6)和拉伸装置均为对称结构,所述转动平台(6)设置于所述机架(5)的两侧;所述拉伸装置设置于所述转动平台(6)上;金属材料工件(4)穿过所述弯曲机构放置于所述机架(5)上,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5)两侧的拉伸装置上;所述拉伸装置为所述金属材料工件(4)提供拉紧力,本装置有效改善产品起皱、波浪等缺陷,提高了滚弯成形的质量。所述加工方法主要原理为将拉应力引入滚弯成形过程中,改变工件的应力状态,从而达到改善工件起皱、波浪等缺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681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37030.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混合表面结构的汽车板及制备方法,具有混合表面结构的汽车板包括:汽车板的表面形貌具有依次分布的第一光面、毛化表面和第二光面,第一光面、毛化表面和第二光面沿轧制方向平行分布,汽车板的材质为钢板或铝板。在本方案中将汽车板的表面形貌转印成依次分布的第一光面、毛化表面和第二光面,可以利用第一光面和第二光面垂直轧制方向摩擦阻力小的特性降低板料流动阻力,以达到提高冲压成形性能、降低冲压开裂风险目的。利用本方案的具有混合表面结构的汽车板,使得卷料或板料的表面形貌兼具光面和毛化表面两种表面形貌,降低板料流动阻力,并且不需要增加生产工序、生产装备和能耗,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1622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543676.4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铝河南洛阳铝加工有限公司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旋压轮辋用6000系铝合金中厚板,铝合金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Si=0.45~0.75,Fe<0.65,Cu=0.25~0.35,Mn<0.10,Mg=0.95~1.15,Cr=0.15~0.30,Zn<0.20,Ti<0.10,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工艺采用精密热处理和轧制控制技术,实现铝材从铸锭到板带内部第二相和晶粒组织细小,制备出的成品铝合金板材厚度6~8mm,晶粒尺寸≤50μm,第二相尺寸≤10μm,抗拉强度≥100MPa,屈服强度35~90MPa,延伸率≥30%,旋压成形制备的轮辋表面无橘皮问题,能够较好满足轮辋用铝的技术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