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2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97647.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21/18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7 , C22F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冲压成形成性一体化工艺的6xxx系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铝合金板材,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0.9~1.45%,Mg 0.8~1.35%,Cu 0.5~1.2%,Mn 0~0.4%,Zn 0~0.5%,Cr 0~0.13%,Zr 0~0.12%,Ti 0~0.08%,Fe 0~0.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其中,Mn、Cr和Zr的总含量≤0.4%。本发明提供的6xxx铝合金板材具备快速固溶性和低淬火敏感性,具有良好热冲压成形性及较优异的烤漆等人工时效硬化性能,因此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热冲压成形成性一体化工艺,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15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97647.8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21/18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7 , C22F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冲压成形成性一体化工艺的6xxx系铝合金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铝合金板材,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Si 0.9~1.45%,Mg 0.8~1.35%,Cu 0.5~1.2%,Mn 0~0.4%,Zn 0~0.5%,Cr 0~0.13%,Zr 0~0.12%,Ti 0~0.08%,Fe 0~0.5%,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其中,Mn、Cr和Zr的总含量≤0.4%。本发明提供的6xxx铝合金板材具备快速固溶性和低淬火敏感性,具有良好热冲压成形性及较优异的烤漆等人工时效硬化性能,因此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热冲压成形成性一体化工艺,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6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9132.8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强稀土铝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u 1.6~2.4%;Mg 1.8~2.7%;Zn 8.5~10.0%;Mn 0.3~0.7%;Zr0.07~0.13%;Sc 0.02~0.08%;余量为Al。本申请还提供了超高强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和一种铝合金制品。本发明提供的超高强稀土铝合金通过锌、镁、铜元素超高合金化以及钪、锆复合微合金化,并结合三级均匀化处理获得大量均匀弥散的L12型Al3(Sc,Zr)相,最终经热处理析出大量细小均匀的沉淀相,同时由于Al3(Sc,Zr)相的钉扎作用,纤维状挤压组织得到保留,提高了超高强稀土铝合金的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83821.7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2 , B60L50/64 , H01M50/244 , H01M50/262 , H01M50/289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框架、框架组及新能源重型卡车,电池包框架包括由多个框架梁首尾连接形成的框架主体,电池包框架结构还包括多个用于预安装相邻两个框架梁的转接组件,任意相邻两个框架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转接组件,转接组件包括螺纹连接组件和插接限位组件,插接限位组件用于限制相邻两个框架梁的相对位置,螺纹连接组件用于预连接相邻两个框架梁,相邻两个框架梁通过转接组件预安装后焊接。采用本方案,通过转接组件实现对相邻两个框架梁的预安装,使得两个框架梁的端部对齐后再进行焊接,提高了两个框架梁连接后所能承受的切向受力,提高了电池包框架在角部焊接位置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电池包框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33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91012.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7B04铝合金复杂模锻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将包括铝锭的原料依次进行配料、熔炼、精炼、除气处理的步骤,得到7B04铝合金铸锭;步骤S2,对7B04铝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均匀化处理、自由锻开坯、模锻开锻、固溶、冷变形和时效处理的步骤,得到7B04铝合金复杂模锻件;其中,7B04铝合金铸锭的液态氢含量≤0.08mL/100gAl,7B04铝合金铸锭的显微疏松的最大尺寸≤120×40μm;且自由锻开坯的总变形量为60%~80%;模锻开锻的总变形量为15%~35%。本发明提高了7B04铝合金复杂模锻件的探伤合格率,更加适于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1529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10107768.1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D22/22 , B21C51/00 , B21D37/10 , B21D37/01 , B21D37/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铝合金盒形件拉深试验模具,所述盒形件为多边形,所述模具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下模板,两者间设有支撑柱;所述上模板的下面设有凹模;所述下模板包括:调节所述上下模板间压力的压力调节组件、由凸模支撑块支撑的且与所述凹模对应的凸模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包括柱形和圈式调节件。本发明能够评价铝合金薄板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成形性能,较好的反映了零件成形过程中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指导铝合金汽车零件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0935778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0968418.4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1D26/033 , B21D26/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试验机及其使用方法,所述试验机包括:主缸、两个压边缸、两个溢流阀、四梁四柱结构的框架和模具;所述主缸与两个压边缸分别固定于框架的梁结构上,且两个压边缸对称设置于主缸两侧,所述主缸和每个压边缸之间均通过一个溢流阀连接;通过溢流阀的通断实现主缸的单动或主缸和压边缸的双动;所述模具可根据需要设置于主缸和两个压边缸与框架之间,被压材料放置于模具间。本发明提供的试验机能够实现在试验室条件下的内高压成形、冲液拉伸成形、冲压成形以及热冲压成形,降低设备的资金需求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60496.2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86 , G01N1/36 , G01N2001/36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拉伸试样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用模具包括:上、中和下冲压板;所述下板设有冲压模口;所述中压板为设有等距刻度的环形框;所述上压板设有与所述模口对应冲头;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冷轧板置于所述中压板上;调整所述中压板与所述模口间的角度;启动冲床冲压。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精确度高,有效的保证了获得取向不同的材料拉伸试样,提高了制样效率,促进了对材料各向异性性能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4573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43180.2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铝业集团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3K20/12 , B23K20/233 , B23K2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铝金属连接的搅拌摩擦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搅拌头的搅拌针完全偏置在铝合金母材一侧,并将钛合金母材置于焊缝的前进侧方向,进行焊接,得到钛铝金属搅拌摩擦焊接接头;搅拌针为无锥度的三棱圆柱平螺纹搅拌针,且搅拌头的轴肩具有双圈同心圆形凸起,控制搅拌头转速、焊接速度和轴肩下压量。本发明使用无锥度的三棱圆柱平螺纹搅拌针,结合具有双圈同心圆形凸起的轴肩,通过完全偏置的方式将搅拌针放置在铝合金一侧,并在较高的搅拌头转速、较低的焊接速度和较大的轴肩下压量参数条件下提高焊缝热输入,从而促进钛铝异种金属材料之间的冶金结合,明显提高钛铝金属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2035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87455.6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引擎盖设计方法,包括:S10:对铝合金引擎盖的内板分别进行后边梁弯曲工况、侧边梁弯曲工况、角点弯曲工况、扭转工况以及侧向弯曲工况5个分析工况进行仿真计算,获得5个分析工况的刚度值;S20:基于设计边界条件建立内板的初始模型,内板初始模型的中间部位采用壳单元完全填充;S30:将内板的初始模型建立拓扑优化方案得到拓扑后模型;S40:将拓扑后模型解读后得到尺寸优化的初始模型,建立尺寸优化方案,进行尺寸优化,得到最终优化结构模型;S50:将最终优化结构模型进行刚度计算,得到优化后的内板的5个分析工况下的刚度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