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73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60859.8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连续扁锭铸造的电磁能晶粒细化设备,包括电磁能装置、散热装置、随动装置和电源模块,所述电磁能装置设置在半连续扁锭铸造流槽上方,所述电磁能装置包括n形铁芯、线圈和保护罩,所述n形铁芯的两下伸磁极上分别绕设有所述线圈,所述保护罩罩设于n形铁芯和线圈外侧;所述散热装置对电磁能装置进行散热,所述电源模块与线圈连接,以为电磁能装置供电;所述电磁能装置安装于随动装置上,所述随动装置带动电磁能装置随流槽液面波动而上下运动。该设备不仅可以提高铸坯质量,而且无需改造现有工艺和设备,易于安装实现,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7340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90205.0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圆盘刀转动工作状态下稳定切边控制方法,通过圆盘刀上加装喷油、刮刀和毛刷以减少铝粉在圆盘剪刀刃处聚集;将橡胶隔离圈形状调整为小平台的“厂”字锥度型,以减少橡胶刀环与带材表面的接触面积,避免橡胶刀环对带材的“过定位”产生的质量问题;将入口展平辊替换为凸辊,当带材板形出现较为严重的边浪或中浪,通过更换不同凸度的轧辊,改善机组对板形控制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板形;通过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前后张力对扣边、毛刺、切断比的影响,对开卷张应力、剪切力进行优化匹配调整,以获得切边质量最佳的参数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718865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22297.1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铝合金热轧辊面粘铝及铝粉的生产方法,通过在轧制抛尾前,以一定的速度增大辊缝,减少轧制厚度,并增大轧制乳液喷射量;在轧制结束后,以一定的速度使工作辊运转,同时增大乳液喷射量并开启工作辊辊刷刷洗辊面。既减少轧制过程产生的铝粉,又减少辊面的铝粉含量,并且提高热轧辊面的清洗能力,从而达到减少铝合金热轧辊面粘铝及铝粉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75557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23969.0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88 , B21D22/22 , B21D37/10 , B21D37/18 , H01M2/1077 , H01M2/1083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铝箱的冲制方法,步骤如下:1)选材:采用Al-Fe系铝合金板材作为原料,板材延伸率≥35%,板宽800-900mm,长度1000-1300mm,厚度≥0.6mm;2)贴膜:对铝合金板的双面分别覆上深冲保护膜;3)倒角:把覆膜后的铝合金板的四个角分别倒1/4圆;4)上模:将倒圆后的铝合金板放在冲压模具的凸模表面,并对铝合金板或冲压模具的四边喷涂拉伸油;5)冲压:使冲压模具的凹模向下、凸模朝上进行冲制,对铝合金板的压边力为20-40t,冲制速度≤60mm/s,冲制深度≥100mm;6)整形:冲制后进行整形、切边、翻边及组装,最终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池铝箱。该方法简便,实现了以铝代钢,并使电池铝箱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235405.1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套筒内径分级检测工装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检测座,所述检测座一侧固设有若干吸盘并经吸盘吸附有检测盘组,所述检测盘组包括两同轴设置的圆盘,两圆盘之间经若干连杆固连,所述检测座另一侧固连有连接杆,通过吸盘与不同尺寸的检测盘组的组合,可以高效便捷的对钢套筒内壁进行检测;通过两层的圆盘,可以有效保证圆盘的强度,避免因触及凹点时出现歪斜,即轴线方向与钢套筒的中轴出现偏移,影响检测精度,整体构造简单,操作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06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23323.8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IPC: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1/02 , C22C1/03 , C22F1/05 , C22F1/057 , C22F1/00 , C21D8/02 , C21D9/52 , C21D1/18 , C21D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折弯性能的6xxx系铝合金板带材,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板带材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Si 0.5%~1.3%,Mg 0.6%~1.2%,Cu 0.5%~1.1%,Mn 0.1%~0.6%,Cr 0.1~0.3%,Fe≤0.50%,Ti 0.03~0.50%,余量为Al;所述铝合金板带材三个方向的晶粒平均尺寸≤30μm,第二相平均直径≤3μm,烘烤后屈服强度≥290MPa,烘烤后折弯角≥80°。本发明细化了铸锭的原始晶粒尺寸,最终细化了成品的晶粒尺寸,通过对淬火的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避免了第二相析出,有效调控了6xxx铝合金晶粒尺寸及第二相的析出,极大提升了板带材的折弯性能,同时保证了淬火后的板形不会恶化,使其具备工业化量产的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99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59538.9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材质的螺旋波纹管的制造方法及安装铝合金材质的螺旋波纹管的铝卷材,包括以下步骤:a)采用回收的低碳铝合金带材为原材料,该原材料为回收铝,经熔化、铸造、热轧、冷轧、退火、矫直、剖条制得铝合金卷材;b)该铝合金卷材在开卷机上进行开卷,经过多组压辊辊组进行多级连续变形,形成“几”字形断面的铝合金带材;c)“几”字形的断面的铝合金带材通过多组螺旋压合辊进行旋压,“几”字形的断面的铝合金带材经过旋压,在圆柱形的旋筒上逐渐形成螺旋波纹管;d)成形的螺旋波纹管根据需要锯切成相应的长度,经过修边、清洗打磨、封边得到成品螺旋波纹管。该制造方法制得的铝合金材质的螺旋波纹管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成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4972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94752.7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板表面微变形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一手动打磨装置、一张打磨工作台、一组无影光源:(2)将待检样品放在打磨工作台上,用手动打磨装置在样品表面同一位置沿弧向来回打磨3次,打磨后表面呈光亮状态,并逐步移动打磨位置,覆盖到整个样品表面;(3)在无影光源下检查样品表面,若表面局部呈高亮或色泽发暗即为缺陷;(4)将一面打磨完检查后,将样品翻面并依照步骤(2)和步骤(3)的要求重复打磨和检查。有助于将将变形转换成色泽差异,从而可以方便的通过肉眼就可以将缺陷检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441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62669.1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 中铝东南材料院(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蚀7系铝合金薄板带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半连续铸造、均匀化热处理、锯切铣面、预热、热轧、冷轧、固溶淬火、时效处理等步骤。本发明通过铸造工艺提升熔体纯净度,并调控热轧压下,采用匹配各道次合理的热处理制度,再结合成分设计,以有效减少粗大第二相颗粒的生成,促进纳米级物相的析出,进而提升铝合金的高强耐蚀性能。本发明利用的常规手段,无需添加特殊微量元素及工艺,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1998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26740.5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板带冷轧机轧制油用助滤剂中含油率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实验室轧制油助滤剂含油率测量的方法。2)采用正己烷萃取用过的滤助滤剂中石油类物质;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波长采用225nm;建立浓度及吸光度线性函数:C(mg/L)=K1*△Abs+K0(K1、K0为常数;C(mg/L)为浓度;△Abs吸光度值;4)通过萃取的助滤剂中石油类物质与标准曲线进行测量参比,测量溶液浓度C(mg/L);根据溶液中油浓度C(mg/L);计算出其含油率A(%)=25*C(mg/L)/G*10‑4。传统方法因轧制油助滤剂中含有胶状物等在高温下易烧损造成测量误差问题,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减少误差,可靠性更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