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67286B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0780022031.5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日立麦克赛尔能源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9/0054 , B82Y30/00 , C01B32/05 , C01G51/003 , C01G51/006 , C01P2002/34 , C01P2002/60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2/80 , C01P2002/85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8647 , H01M4/885 , H01M4/9033 , H01M4/92 , H01M4/921 , H01M4/923 , H01M4/925 , H01M4/926 , H01M2008/1095 , Y10T428/29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金属氧化物粒子本身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电极用催化剂,其可作为目前在燃料电池的电极用催化剂等中通常使用的负载铂的碳粒子或者金属铂粒子的替代物来使用,并且相比于以往的负载铂的碳粒子等具有可大幅减少铂的使用量的可能性。其构成如下:是主相具有用通式ABO3表示的钙钛矿型结构的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微粒(式中,A所示的元素表示从镧、锶、铈、钙、钇、铒、镨、钕、钐、铕、硅、镁、钡、铌、铅、铋、锑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元素,B所示的元素表示从铁、钴、锰、铜、钛、铬、镍、钼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元素),该氧化物微粒的晶格常数满足下述条件式(1),1.402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258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0880113781.8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8F293/00 , C08J5/20 , H01B1/06 , H01M8/02 ,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53/00 , C08F293/00 , C08F293/005 , C08F2438/01 , C08J5/2268 , C08J5/2287 , C08J9/26 , C08J2201/046 , C08J2333/14 , H01B1/122 , H01M8/1023 , H01M8/1058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 Y10T428/24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相分离结构膜,该微相分离结构膜含有亲水性聚合物成分和疏水性聚合物成分通过具有反应性基团、电子受体/电子供体或者色素的结构单元进行键合而形成的嵌段共聚物,其中,在由上述疏水性聚合物成分构成的基体内具有在与膜表面相垂直的方向上取向的、由上述亲水性聚合物成分构成的柱结构,在上述基体和上述柱结构之间具有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具有反应性基团、电子受体/电子供体或者色素。
-
公开(公告)号:CN1271739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10030622.5
申请日:2004-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9 , H01M8/04089 , H01M8/04126 , H01M8/0432 , H01M8/04492 , H01M8/04559 , H01M8/04589 , H01M8/04619 , H01M8/04649 , H01M8/04761 , H01M8/241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装有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带有切口70a的管状开关件70,转换这些切口的位置,从而改变构成燃料电池组20的各单位燃料电池30中的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该系统还包括驱动辊74和改变切口70a的位置的步进电机79。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该步进电机79的转动,以便首先驱动该管状开关件70以把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缩小为0或向0缩小,然后扩大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从而在氧化气体管道36中生成脉动。由此高效地把絮凝在氧化气体管道36中的水滴排出出口。该实施例的结构在各燃料电池30中无需任何旁路。本发明特征性结构使用与现有燃料电池等效的单位燃料电池30的架构,基本上不增加燃料电池组20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258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80113781.8
申请日:2008-09-02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8F293/00 , C08J5/20 , H01B1/06 , H01M8/02 , H01M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53/00 , C08F293/00 , C08F293/005 , C08F2438/01 , C08J5/2268 , C08J5/2287 , C08J9/26 , C08J2201/046 , C08J2333/14 , H01B1/122 , H01M8/1023 , H01M8/1058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 Y10T428/24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相分离结构膜,该微相分离结构膜含有亲水性聚合物成分和疏水性聚合物成分通过具有反应性基团、电子受体/电子供体或者色素的结构单元进行键合而形成的嵌段共聚物,其中,在由上述疏水性聚合物成分构成的基体内具有在与膜表面相垂直的方向上取向的、由上述亲水性聚合物成分构成的柱结构,在上述基体和上述柱结构之间具有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具有反应性基团、电子受体/电子供体或者色素。
-
公开(公告)号:CN101467286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780022031.5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9/0054 , B82Y30/00 , C01B32/05 , C01G51/003 , C01G51/006 , C01P2002/34 , C01P2002/60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2/80 , C01P2002/85 , C01P2004/04 , C01P2004/64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8647 , H01M4/885 , H01M4/9033 , H01M4/92 , H01M4/921 , H01M4/923 , H01M4/925 , H01M4/926 , H01M2008/1095 , Y10T428/29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金属氧化物粒子本身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的电极用催化剂,其可作为目前在燃料电池的电极用催化剂等中通常使用的负载铂的碳粒子或者金属铂粒子的替代物来使用,并且相比于以往的负载铂的碳粒子等具有可大幅减少铂的使用量的可能性。其构成如下:是主相具有用通式ABO3表示的钙钛矿型结构的过渡金属的氧化物微粒(式中,A所示的元素表示从镧、锶、铈、钙、钇、铒、镨、钕、钐、铕、硅、镁、钡、铌、铅、铋、锑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元素,B所示的元素表示从铁、钴、锰、铜、钛、铬、镍、钼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元素),该氧化物微粒的晶格常数满足下述条件式(1),1.402<2b/(a+c)<1.422(1),其中,a及c表示钙钛矿型晶格的各短轴的长度,b表示长轴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669164A
公开(公告)日:2005-09-14
申请号:CN03816685.2
申请日:2003-06-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05 , H01M8/023 , H01M8/0234 , H01M8/0247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73 , H01M8/04223 , H01M8/04225 , H01M8/1007 , H01M8/242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10),是由薄膜状的薄片形成燃料电池的扩散层(13、16)的燃料电池,在单元紧固时维持着在薄片上加载有薄片面内方向的规定张力的状态来紧固单元。扩散层(13、16)借助单元外部的框架(29)而被加载张力。张力的值为相对于单元紧固压力薄膜状的薄片的与隔板气体流路相对应的部分不会发生弯曲的程度的值。根据燃料电池运行条件改变张力。由此,不会有隔板肋部的向膜的陷入,并且能够像以往那样确保透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37999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810127644.1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日本高度纸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8F16/06 , C08F8/00 , C08F8/42 , C08F8/30 , C08G81/02 , H01M8/02 , H01M2/16 , C08L29/04 , C08K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3/08 , C08J5/2256 , C08J5/2268 , C08J2329/04 , C08J2379/04 , H01M6/181 , H01M6/188 , H01M8/0289 , H01M8/1027 , H01M8/103 , H01M8/1046 , H01M8/1072 , H01M10/056 , H01M10/26 , H01M10/347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9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价格低、虽然为碱型但显示高传导率、并且由于即使在湿润状态下起传导性作用的化合物的流出也少故而可以稳定地维持高的传导性的高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以及其他的电化学系统。本发明的构成为,含有复合化合物,该复合化合物至少以聚乙烯醇和锆酸化合物为构成成分,并且含有具有胺、季铵化合物或亚胺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在共存有含水溶剂、聚乙烯醇、锆盐或氧锆盐以及具有胺、季铵化合物或亚胺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溶液中,在使锆盐或氧锆盐水解后,除去溶剂,然后使其与碱接触而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300874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03816685.2
申请日:2003-06-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10),是由薄膜状的薄片形成燃料电池的扩散层(13、16)的燃料电池,在单元紧固时维持着在薄片上加载有薄片面内方向的规定张力的状态来紧固单元。扩散层(13、16)借助单元外部的框架(29)而被加载张力。张力的值为相对于单元紧固压力薄膜状的薄片的与隔板气体流路相对应的部分不会发生弯曲的程度的值。根据燃料电池运行条件改变张力。由此,不会有隔板肋部的向膜的陷入,并且能够像以往那样确保透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37999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810127644.1
申请日:2008-07-02
Applicant: 日本高度纸工业株式会社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C08F16/06 , C08F8/00 , C08F8/42 , C08F8/30 , C08G81/02 , H01M8/02 , H01M2/16 , C08L29/04 , C08K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3/08 , C08J5/2256 , C08J5/2268 , C08J2329/04 , C08J2379/04 , H01M6/181 , H01M6/188 , H01M8/0289 , H01M8/1027 , H01M8/103 , H01M8/1046 , H01M8/1072 , H01M10/056 , H01M10/26 , H01M10/347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91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价格低、虽然为碱型但显示高传导率、并且由于即使在湿润状态下起传导性作用的化合物的流出也少故而可以稳定地维持高的传导性的高离子传导性固体电解质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固体电解质的燃料电池以及其他的电化学系统。本发明的构成为,含有复合化合物,该复合化合物至少以聚乙烯醇和锆酸化合物为构成成分,并且含有具有胺、季铵化合物或亚胺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在共存有含水溶剂、聚乙烯醇、锆盐或氧锆盐以及具有胺、季铵化合物或亚胺结构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溶液中,在使锆盐或氧锆盐水解后,除去溶剂,然后使其与碱接触而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02160223A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80131231.9
申请日:2008-09-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22 , H01M8/04365 , H01M8/04753 , H01M8/04783
Abstract: 本发明不使成本增加,而降低阳极的浓度过电压,并提高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燃料电池系统具备:通过含有液化氨的燃料与氧化剂的电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1);向燃料电池(1)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单元(13);向燃料电池(1)供给氧化剂的氧化剂供给单元(10);测定燃料电池(1)的温度的温度测定单元(17);及根据燃料电池(1)的温度对从燃料供给单元(13)向燃料电池(1)供给的燃料的压力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