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71739C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10030622.5
申请日:2004-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9 , H01M8/04089 , H01M8/04126 , H01M8/0432 , H01M8/04492 , H01M8/04559 , H01M8/04589 , H01M8/04619 , H01M8/04649 , H01M8/04761 , H01M8/241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装有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带有切口70a的管状开关件70,转换这些切口的位置,从而改变构成燃料电池组20的各单位燃料电池30中的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该系统还包括驱动辊74和改变切口70a的位置的步进电机79。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该步进电机79的转动,以便首先驱动该管状开关件70以把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缩小为0或向0缩小,然后扩大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从而在氧化气体管道36中生成脉动。由此高效地把絮凝在氧化气体管道36中的水滴排出出口。该实施例的结构在各燃料电池30中无需任何旁路。本发明特征性结构使用与现有燃料电池等效的单位燃料电池30的架构,基本上不增加燃料电池组20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914754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80003984.8
申请日:2005-0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各个加热器(21~24)接收电力供应并开始加热。加热器(21~24)保持将密封层(8)加热到软化温度或超过软化温度,在所述软化温度下密封层(8)被软化或熔化。在密封层(8)被软化或熔化以弱化一对隔离件(6、7)之间的粘合力之后,将加热器(21~24)从燃料电池(10)分离。之后操作者通过一些工具或用手将所述一对隔离件(6、7)完全分开并从燃料电池(10)中取出MEA(2)。
-
公开(公告)号:CN100446313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480038945.7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拆卸燃料电池(10)的方法,将流体供给燃料气体通路(6g)和氧化气体通路(7g)。由于各通路(6g、7g)的出口被遮挡,各通路(6g、7g)的内压或通道内压逐渐升高并最终超过用于燃料电池(10)发电的通道内压的规定值。该高通道内压沿相反方向使限定燃料气体通路(6g)的隔板(6)和薄膜电极组件(MEA)(2)的气体扩散电极(4b)张开,在气体扩散电极(4b)和隔板(6)之间形成间隙。类似地,高通道内压沿相反方向使限定氧化气体通路通(7g)的隔板(7)和MEA(2)的气体扩散电极(5b)张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隙。然后,供给的流体流过这些间隙并进入隔板(6、7)与MEA(2)之间的密封。这种流体的流动升高了通道内压并剥离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898829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80038945.7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拆卸燃料电池(10)的方法,将流体供给燃料气体通路(6g)和氧化气体通路(7g)。由于各通路(6g、7g)的出口被遮挡,各通路(6g、7g)的内压或通道内压逐渐升高并最终超过用于燃料电池(10)发电的通道内压的规定值。该高通道内压沿相反方向使限定燃料气体通路(6g)的隔板(6)和薄膜电极组件(MEA)(2)的气体扩散电极(4b)张开,在气体扩散电极(4b)和隔板(6)之间形成间隙。类似地,高通道内压沿相反方向使限定氧化气体通路通(7g)的隔板(7)和MEA(2)的气体扩散电极(5b)张开而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隙。然后,供给的流体流过这些间隙并进入隔板(6、7)与MEA(2)之间的密封。这种流体的流动升高了通道内压并剥离密封。
-
公开(公告)号:CN101678804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880017722.0
申请日:2008-07-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28 , B60K28/14 , B60R21/0132 , B60R2021/01184 , B60R2021/01322 , B60W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碰撞判断的准确性的移动体(5)。包括燃料电池系统(1)的该移动体具有:第一传感器(101),该第一传感器(101)检测与移动体(5)的移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检测与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状态有关的物理量;以及判断部分,该判断部分接收来自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从而基于这两个检测信号来判断移动体(5)的碰撞的存在。所述判断部分能够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改变与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比较的阈值,从而判断移动体的碰撞的存在。该第一传感器可以由加速度传感器构成,而第二传感器可以由气体压力传感器等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551395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30622.5
申请日:2004-03-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9 , H01M8/04089 , H01M8/04126 , H01M8/0432 , H01M8/04492 , H01M8/04559 , H01M8/04589 , H01M8/04619 , H01M8/04649 , H01M8/04761 , H01M8/241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装有燃料电池系统的车辆。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带有切口70a的管状开关件70,转换这些切口的位置,从而改变构成燃料电池组20的各单位燃料电池30中的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该系统还包括驱动辊74和改变切口70a的位置的步进电机79。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该步进电机79的转动,以便首先驱动该管状开关件70以把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缩小为0或向0缩小,然后扩大氧化气体管道36的出口的打开面积,从而在氧化气体管道36中生成脉动。由此高效地把絮凝在氧化气体管道36中的水滴排出出口。该实施例的结构在各燃料电池30中无需任何旁路。本发明特征性结构使用与现有燃料电池等效的单位燃料电池30的架构,基本上不增加燃料电池组20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407616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12831.8
申请日:2014-03-25
IPC: G01P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P15/0891 , B60L3/0007 , B60L11/1851 , B60L2240/8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冲击检测设备包括第一冲击检测部分(10、30)、判断部分(14、34)和通知部分(15、35)。第一冲击检测部分检测对装配到车辆的对象施加的冲击。当所述第一冲击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大于第一冲击判断阈值时,所述判断部分判断出所述对象受到了冲击。当所述判断部分判断出所述对象受到了冲击时,所述通知部分通知所述对象受到了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1678804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880017722.0
申请日:2008-07-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R21/0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10/28 , B60K28/14 , B60R21/0132 , B60R2021/01184 , B60R2021/01322 , B60W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碰撞判断的准确性的移动体(5)。包括燃料电池系统(1)的该移动体具有:第一传感器(101),该第一传感器(101)检测与移动体(5)的移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第二传感器,该第二传感器检测与燃料电池系统的运行状态有关的物理量;以及判断部分,该判断部分接收来自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从而基于这两个检测信号来判断移动体(5)的碰撞的存在。所述判断部分能够根据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改变与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值进行比较的阈值,从而判断移动体的碰撞的存在。该第一传感器可以由加速度传感器构成,而第二传感器可以由气体压力传感器等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257123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810086639.0
申请日:2005-02-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各个加热器(21~24)接收电力供应并开始加热。加热器(21~24)保持将密封层(8)加热到软化温度或超过软化温度,在所述软化温度下密封层(8)被软化或熔化。在密封层(8)被软化或熔化以弱化一对隔离件(6、7)之间的粘合力之后,将加热器(21~24)从燃料电池(10)分离。之后操作者通过一些工具或用手将所述一对隔离件(6、7)完全分开并从燃料电池(10)中取出MEA(2)。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