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5979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80007093.4
申请日:201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3/686 , B60T7/042 , B60T8/4077 , B60T13/12 , B60T13/143 , B60T13/146 , B60T13/58 , B60T13/586 , F16D61/00
Abstract: 解决线控式的车辆用制动装置中的制动操作感恶化的问题。在壳体(16)内,将输入活塞(14)与受到导入第二液室(C2)的液压而工作的活塞(18a)设置为隔着隔壁(17a)以及第一液室(C1)相互自如移动。在活塞(18a)的内部形成有从第四液室(C4)至第一液室(C1)且夹设有检查阀(21)的连通路(20)。若活塞(18a)通过导入第二液室(C2)的液压前进,则第四液室(C4)的容积缩小,并且第一液室(C1)的容积扩大,因此第四液室(C4)内的制动液迅速经由连通路(20)释放至第一液室(C1),并且该制动液经由夹设有电磁开闭阀(3)的配管(30)释放至第一液室(C1),从而抑制因第四液室(C4)的容积缩小而使第一液室(C1)扩张从而造成的第一液室(C1)的液压变动,即抑制施加于制动踏板的制动的操作反力的变动,进而防止制动的操作感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080670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80007309.7
申请日:201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1/103 , B60T7/042 , B60T8/17 , B60T8/4077 , B60T11/224 , B60T13/143 , B60T13/146 , B60T13/662 , B60T13/68 , B60T13/686
Abstract: 一种车用液压制动装置。消除主液压缸在脱离输入活塞的状态下动作的车用制动装置操作感变差的问题。具有容积相应于输入活塞(14)的进退量变化的第一液室(C1)、被导入由调压装置(7)调压的来自液压源(6)的液压的第二液室(C2)、大气压的第三液室(C3)、产生与第一液室的容积变化对应的制动操作反力的行程模拟器、主液压缸(15)、将第二液室和第三液压室分别与第一液室分开的分隔部件(17)、分别配置于嵌合间隙(g1、g2)的第一密封部件(18)和第二密封部件(19),及两端与两个密封部件抵接设置的环状部件(20),环状部件将空间(21)分隔为伴随着环状部件沿轴向移动而容积增加的第一空间(21a)和容积减少的第二空间(21b),第二空间的容积减少量与第一空间的容积增加量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34890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80011573.4
申请日:2010-03-09
IPC: F16D6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69/025 , F16D69/026 , F16D69/027 , F16D2069/003
Abstract: 一种通过相互摩擦滑动而产生摩擦力的摩擦对,所述摩擦对包括:第一摩擦材料(1),所述第一摩擦材料(1)含有第一硬质粒子(11)和莫氏硬度比所述第一硬质粒子(11)低的树脂(12);和第二摩擦材料(2),所述第二摩擦材料(2)含有第二硬质粒子(21)和莫氏硬度比所述第二硬质粒子(21)低且莫氏硬度比所述树脂(12)高的金属材料或无机材料(24)。所述第一摩擦材料(1)的所述树脂(12)覆盖所述第一硬质粒子(11)的整个表面,且所述第二摩擦材料(2)的所述金属材料或无机材料(24)构成基质,所述第二硬质粒子(21)嵌入在所述基质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302523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80027057.4
申请日:2013-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1/16 , B60T7/042 , B60T8/3265 , B60T8/4077 , B60T13/146
Abstract: 凹部(40)形成在加压活塞(24)的后部,小直径杆(60)形成在输入活塞(26)的前部。套筒(44)位于所述凹部(40)内,并且,小直径杆(60)液密性地却可滑动地装配至所述套筒(44)。小直径杆(60)与凹部(40)之间的空间用作容积室(64),该容积室(64)与风缸(54)保持连通。输入活塞(26)和加压活塞(24)通过套筒(44)而可滑动地装配至彼此。因此,使得输入活塞(26)与加压活塞(24)之间不太可能产生摩擦力,并且,随着输入活塞(26)的推进顺利地使加压活塞(24)的推进受限。
-
公开(公告)号:CN104080670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07309.7
申请日:201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1/103 , B60T7/042 , B60T8/17 , B60T8/4077 , B60T11/224 , B60T13/143 , B60T13/146 , B60T13/662 , B60T13/68 , B60T13/686
Abstract: 一种车用液压制动装置。消除主液压缸在脱离输入活塞的状态下动作的车用制动装置操作感变差的问题。具有容积相应于输入活塞(14)的进退量变化的第一液室(C1)、被导入由调压装置(7)调压的来自液压源(6)的液压的第二液室(C2)、大气压的第三液室(C3)、产生与第一液室的容积变化对应的制动操作反力的行程模拟器、主液压缸(15)、将第二液室和第三液压室分别与第一液室分开的分隔部件(17)、分别配置于嵌合间隙(g1、g2)的第一密封部件(18)和第二密封部件(19),及两端与两个密封部件抵接设置的环状部件(20),环状部件将空间(21)分隔为伴随着环状部件沿轴向移动而容积增加的第一空间(21a)和容积减少的第二空间(21b),第二空间的容积减少量与第一空间的容积增加量相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30252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80027057.4
申请日:2013-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1/16 , B60T7/042 , B60T8/3265 , B60T8/4077 , B60T13/146
Abstract: 凹部(40)形成在加压活塞(24)的后部,小直径杆(60)形成在输入活塞(26)的前部。套筒(44)位于所述凹部(40)内,并且,小直径杆(60)液密性地却可滑动地装配至所述套筒(44)。小直径杆(60)与凹部(40)之间的空间用作容积室(64),该容积室(64)与风缸(54)保持连通。输入活塞(26)和加压活塞(24)通过套筒(44)而可滑动地装配至彼此。因此,使得输入活塞(26)与加压活塞(24)之间不太可能产生摩擦力,并且,随着输入活塞(26)的推进顺利地使加压活塞(24)的推进受限。
-
公开(公告)号:CN10415979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380007093.4
申请日:2013-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13/686 , B60T7/042 , B60T8/4077 , B60T13/12 , B60T13/143 , B60T13/146 , B60T13/58 , B60T13/586 , F16D61/00
Abstract: 解决线控式的车辆用制动装置中的制动操作感恶化的问题。在壳体(16)内,将输入活塞(14)与受到导入第二液室(C2)的液压而工作的活塞(18a)设置为隔着隔壁(17a)以及第一液室(C1)相互自如移动。在活塞(18a)的内部形成有从第四液室(C4)至第一液室(C1)且夹设有检查阀(21)的连通路(20)。若活塞(18a)通过导入第二液室(C2)的液压前进,则第四液室(C4)的容积缩小,并且第一液室(C1)的容积扩大,因此第四液室(C4)内的制动液迅速经由连通路(20)释放至第一液室(C1),并且该制动液经由夹设有电磁开闭阀(3)的配管(30)释放至第一液室(C1),从而抑制因第四液室(C4)的容积缩小而使第一液室(C1)扩张从而造成的第一液室(C1)的液压变动,即抑制施加于制动踏板的制动的操作反力的变动,进而防止制动的操作感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370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250343.3
申请日:2021-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15/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控制装置执行对左右前轮和左右后轮的制驱动力进行调整来将车辆横摆角速度控制为目标横摆角速度的横摆力矩控制以及对左右前轮和左右后轮的制驱动力进行调整来将左右前轮的速度差和左右后轮的速度差控制在规定范围的速度差控制。车辆控制装置在左右前轮的速度差在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对左右前轮执行横摆力矩控制,在左右前轮的速度差不在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对左右前轮执行速度差控制。车辆控制装置在左右后轮的速度差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对左右后轮执行横摆力矩控制,在左右后轮的速度差不在规定范围的情况下,对左右后轮执行速度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8644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0723537.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且能够得到高减速比的复合行星齿轮装置。所述复合行星齿轮装置具备:在同轴上能够进行相对旋转的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及第三齿轮(7)、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行星齿轮(8)、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行星齿轮(9)及第三行星齿轮(10)、与第三齿轮(7)啮合的第四行星齿轮(11)以及对各行星齿轮进行保持的行星架(12),使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二行星齿轮一体地旋转,使第三行星齿轮与第四行星齿轮一体地旋转,使第一行星齿轮与第一齿轮的齿轮比和第二行星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轮比不同,使第三行星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齿轮比和第四行星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轮比不同,使第二齿轮及第三齿轮的转速相对于行星架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483810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1491185.7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矶野宏
IPC: F16H48/08 , F16H48/10 , F16H57/0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差动装置(D),具备差动旋转机构(3)和被输入驱动转矩的转矩输入构件(4),将驱动转矩分配并传递给第一驱动轴(1)和第二驱动轴(2)。差动旋转机构(3)具备:输入齿轮(7),与转矩输入构件(4)一体地旋转;输出齿轮(8),与第一驱动轴(1)一体地旋转;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彼此一体地旋转;及行星架(11),支承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并与第二驱动轴(2)一体地旋转,差动旋转机构使输入齿轮(7)与第一齿轮(9)之间的齿数比和输出齿轮(8)与第二齿轮(10)之间的齿数比互不相同,在第一驱动轴(1)和第二驱动轴(2)差动旋转时,使第一驱动轴(1)和第二驱动轴(2)相互反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