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7304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61824.X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对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后退齿轮级成立时,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从壳体的分隔壁被传递至外筒壁从而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进行抑制。通过利用配置在制动器保持部上的后退用制动器而使内啮合齿轮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但由于承受制动反力的凹槽被设置在除了变速轴支承部侧的固定禁止范围以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后退齿轮级下的行驶时产生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经过变速轴支承部而向外筒壁所传递的振动也被降低。由于在连结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直线的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变速轴支承部对变速轴的支承位置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的内侧范围被设为固定禁止范围,因此向变速轴支承部侧的振动传递被适当降低。

    驱动桥的壳体构件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0382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137703.1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质量的增加的同时确保高刚性的驱动桥的壳体构件。驱动桥的壳体构件具备:轴承部,其具有供轴部件插通的贯通孔;配合面部,其具有与其他部件重叠的配合面;以及多个螺栓孔部,所述多个螺栓孔部设置于配合面部,在驱动桥的壳体构件中具备:弯曲壁部,其将轴承部与螺栓孔部连接,所述弯曲壁部是,在与将轴承部的轴心与螺栓孔部的轴心连结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剖切而得的截面为V字状或U字状并且谷部位于直线上的弯曲壁部;和V字形状部,其与弯曲壁部连接,设置于螺栓孔部的外周,并且朝向轴承部凸。

    驱动桥的壳体构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03824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910137703.1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质量的增加的同时确保高刚性的驱动桥的壳体构件。驱动桥的壳体构件具备:轴承部,其具有供轴部件插通的贯通孔;配合面部,其具有与其他部件重叠的配合面;以及多个螺栓孔部,所述多个螺栓孔部设置于配合面部,在驱动桥的壳体构件中具备:弯曲壁部,其将轴承部与螺栓孔部连接,所述弯曲壁部是,在与将轴承部的轴心与螺栓孔部的轴心连结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剖切而得的截面为V字状或U字状并且谷部位于直线上的弯曲壁部;和V字形状部,其与弯曲壁部连接,设置于螺栓孔部的外周,并且朝向轴承部凸。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3046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1810361824.X

    申请日:2018-04-20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对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后退齿轮级成立时,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从壳体的分隔壁被传递至外筒壁从而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进行抑制。通过利用配置在制动器保持部上的后退用制动器而使内啮合齿轮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但由于承受制动反力的凹槽被设置在除了变速轴支承部侧的固定禁止范围以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后退齿轮级下的行驶时产生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经过变速轴支承部而向外筒壁所传递的振动也被降低。由于在连结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直线的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变速轴支承部对变速轴的支承位置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的内侧范围被设为固定禁止范围,因此向变速轴支承部侧的振动传递被适当降低。

    斜齿轮及动力传递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82065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180004119.0

    申请日:2011-09-14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斜齿轮中,开口周壁具有第1圆弧侧面(24c),位于旋转方向的前端侧并朝向旋转方向的前端侧凹陷,且距圆弧中心(C2)的距离为第1半径(D11);第1圆弧侧面(24c)具备侧面(24e),该侧面(24e)以假想圆弧线(CL)为界而在旋转中心(C1)侧设置于距圆弧中心(C2)的距离与第1半径(D11)的长度不同的位置上,其中,上述假想圆弧线(CL)以轴套部(22a)的旋转中心(C1)为中心并通过圆弧中心(C2)。

    斜齿轮及动力传递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82065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180004119.0

    申请日:2011-09-14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斜齿轮中,开口周壁具有第1圆弧侧面(24c),位于旋转方向的前端侧并朝向旋转方向的前端侧凹陷,且距圆弧中心(C2)的距离为第1半径(D11);第1圆弧侧面(24c)具备侧面(24e),该侧面(24e)以假想圆弧线(CL)为界而在旋转中心(C1)侧设置于距圆弧中心(C2)的距离与第1半径(D11)的长度不同的位置上,其中,上述假想圆弧线(CL)以轴套部(22a)的旋转中心(C1)为中心并通过圆弧中心(C2)。

    斜齿轮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086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180003604.6

    申请日:2011-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7 F16H57/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斜齿轮以及动力传递装置。外周侧面(24b)具有第一侧面区域(24b1),该第一侧面区域(24b1)设置成:从齿圈部(22c)的靠轴套部(22a)侧位置至外周侧面(24b)为止的、在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的距离中,位于斜齿轮(21)的旋转方向(R1)的最前端侧的位置处的距离(W2)大于位于后端侧的距离(W1)。

    斜齿轮以及动力传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08611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180003604.6

    申请日:2011-06-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17 F16H57/0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斜齿轮以及动力传递装置。外周侧面(24b)具有第一侧面区域(24b1),该第一侧面区域(24b1)设置成:从齿圈部(22c)的靠轴套部(22a)侧位置至外周侧面(24b)为止的、在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上的距离中,位于斜齿轮(21)的旋转方向(R1)的最前端侧的位置处的距离(W2)大于位于后端侧的距离(W1)。

    控制部件单元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361355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810069282.9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安装在变速器箱上的多个功能部件的安装部件数量从而确保发动机舱内的空间的控制部件单元的安装结构。由于控制部件单元(80)被配置在变速器箱(20)的后向侧面(96)上,因此并非简单地作为控制部件单元(80)而发挥功能,从变速器箱(20)所发出的噪声也会通过控制部件单元(80)而被屏蔽,从而向车厢侧的传播受到抑制。以此方式,由于仅通过安装控制部件单元(80)就获得了隔音作用,因此,与在变速器箱(20)上独立设置隔音罩等隔音用的功能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安装部件数量从而确保发动机舱内的空间。

    控制部件单元的安装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36135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69282.9

    申请日:2018-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32 B60K6/52 F16D27/06 F16H59/08 F16H61/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安装在变速器箱上的多个功能部件的安装部件数量从而确保发动机舱内的空间的控制部件单元的安装结构。由于控制部件单元(80)被配置在变速器箱(20)的后向侧面(96)上,因此并非简单地作为控制部件单元(80)而发挥功能,从变速器箱(20)所发出的噪声也会通过控制部件单元(80)而被屏蔽,从而向车厢侧的传播受到抑制。以此方式,由于仅通过安装控制部件单元(80)就获得了隔音作用,因此,与在变速器箱(20)上独立设置隔音罩等隔音用的功能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安装部件数量从而确保发动机舱内的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