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746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07105.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丽水市中心医院
IPC: A61K9/51 , A61K38/44 , A61K31/517 , A61K47/46 , A61K47/34 , A61K47/02 , A61P35/00 , A61P35/04 , A61P1/16 , A61K4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仿生铁死亡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仿生铁死亡纳米粒子通过仿生血小板膜封装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与Erastin和乳酸氧化酶共同负载得到,用于磁共振成像引导并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本发明不仅通过Erastin诱导铁死亡,还通过乳酸氧化酶去除乳酸,增强铁死亡。此外,乳酸氧化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转化为细胞毒性羟基自由基,进一步加速细胞死亡。当与αPD‑L1免疫疗法相结合时,PM@ESLNP显著抑制了肝癌小鼠模型中的肿瘤生长和转移,超过了单独免疫疗法的结果。此外,PM@ESLNP中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实时MRI监测。本发明引入了一种开创性的MRI引导方法,可增强肿瘤的铁死亡并协同改善肿瘤免疫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988692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910042749.5
申请日:2019-01-17
Applicant: 丽水市中心医院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IPC: G06T7/00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E‑DenseNet深度学习框架和增强MR图像的肝细胞癌自动分级方法,包括1)采集数据;2)对所有的增强MR的肝细胞癌三维图像进行预处理;3)将训练数据进行增强;4)基于增强的训练数据,训练肝细胞癌分级预测模型:SE‑DenseNet网络;5)采用训练好的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分级预测,评估肝细胞癌分级预测模型的分类性能。本发明通过由图像预处理、图像增强、SE‑DenseNet网络训练、SE‑DenseNet网络测试组成的肝细胞癌多模态增强MR图像的自动病理分级方法,能实现肝细胞癌自动分级,能克服人工对肝细胞进行分级存在的人力和时间耗费和主观性差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9735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49324.0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丽水市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磁性纳米的制备;包括采用热分解法合成油酸修饰的油溶性磁性纳米Fe3O4;下转换稀土纳米的制备;CREKA‑PEG2000‑DSPE的制备;采用薄膜水化方法制备CREKA修饰共载下转换稀土纳米/磁性纳米脂质体。本发明制备的肿瘤特异性靶向多肽CREKA修饰的共载下转换稀土纳米/磁性纳米脂质体给药系统,通过其表面的CREKA使用体内噬菌体技术剔选的归巢肽,能特异性与靶向恶性肿瘤间质过表达的FFC结合,实现恶性肿瘤在FFC分子水平的MRI/NIR‑II荧光双模态成像,进而获得更全面的诊断信息,为实现乳腺癌的早期精准诊断提供可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给药系统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84724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1986.9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丽水市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及射频消融装置。一种穿刺及射频消融装置,包括操作装置、中空的外套管和穿刺针,所述中空的外套管装在所述操作装置上,所述穿刺针从操作装置插入中空的外套管内,并在操作装置上进行固定,所述穿刺针的前端设有尖头部,尖头部后侧的穿刺针表面上设有穿刺开口,穿刺针内还设有一段与穿刺开口相连的空腔,在外套管的表面上也设有取样开口。通过外套管引导下完成穿刺活检后,直接更替成射频消融手术用的消融针,能有效避免二次进针,减少对患者的伤害,降低污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582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69940.X
申请日:2024-01-18
IPC: A61K45/00 , A61K45/06 , A61K31/4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AMTOR1抑制剂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具体的,本发明首次发现了LAMTOR1是cGAS的结合蛋白,LAMTOR1通过下调cGAS的蛋白水平来抑制cGAS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IFN‑β的产生。LAMTOR1的缺失能增强肿瘤微环境中抗肿瘤T淋巴细胞的浸润,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并通过药物虚拟筛选得到了P18抑制剂,实现抗肿瘤免疫的增敏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70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83129.2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丽水市中心医院
IPC: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HPK多肽修饰的荧光纳米脂质体给药系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给药系统为搭载荧光探针且修饰有VHPK多肽的纳米脂质体,其中:所述荧光探针为近红外一区荧光纳米探针DiR,或者,所述荧光探针为近红外二区荧光纳米探针BBT‑2FT。本发明的纳米给药系统通过多肽VHPK,能特异性的靶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高表达的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因此可以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组织高表达的VCAM‑1的特异性识别来实现近红外荧光成像探针在靶部位的高度蓄积,从而能分别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的近红外一区和二区光学成像诊断,进而获得更全面更及时的诊断信息,能为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精准筛查提供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770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1030393.7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丽水市中心医院
IPC: A61K31/366 , A61P11/00 , A61P35/00 , A61K31/3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吡喃酮类化合物phelligridin D在制备肺癌化疗增敏药物中的应用。吡喃酮化合物phelligridin D能够显著增加A549和SK‑MES‑1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紫杉醇(PTX)的敏感性,明显提高紫杉醇的增殖抑制效果。该吡喃酮为优良的肺癌化疗增敏剂,与紫杉醇联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治疗肺癌和解决肺癌耐药问题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肺癌化疗增敏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3875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26061.5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丽水市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病理涂片自动判读系统,包括:成像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存储与管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智能判读模块,其接收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输出的图像,对图像进行正常样本与病灶样本的预测分类,且在图像为病灶样本时,进一步对病灶类型进行预测判读;以及报告撰写模块,其自动生成图像所对应的样本的判读结论文本。本发明成功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应用于快速染色细胞病理学中,可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一致性,降低细胞病理学医生的工作负荷;本发明通过改进现有卷积神经网络网络,利用多通道注意力机制特性,解决了由人工采样所引入的不确定因素,并能实现高准确性的全场景、多分类任务,最终能提高分类判读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250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50736.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丽水市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共载Fe3+、葡萄糖氧化酶、铂纳米簇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子,所述纳米粒子以介孔聚多巴胺为载体,其上负载有Fe3+、葡萄糖氧化酶和铂纳米簇。此外,本发明还公布了该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纳米粒子可作为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剂,能够实现对病灶更好的定位定性。此外,本发明的纳米粒子具有光热、化疗和化学动力学联合多功能协同作用,以此来提升抗肿瘤效果;从而实现肿瘤的安全、高效、精准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145026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17321.X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丽水市中心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球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实现阿霉素的缓释微球及其制备技术。一种阿霉素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共载微球,主要由四氧化三铁纳米粒、阿霉素、明胶组成,利用高压静电喷雾法制备可控粒径的阿霉素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共载微球,从而满足临床精准栓塞的要求。阿霉素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微球可实现阿霉素的缓释,其与肿瘤细胞共孵育之后,阿霉素能从微球中释放杀伤肿瘤细胞,同时通过微波加热提高肿瘤局部温度,协同杀伤肿瘤细胞,显著提高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以及手术后的无创检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