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0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529901.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具有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酮类化合物penlactone A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酮类化合物为penlactone A,其结构如下所示:#imgabs0#。从滇重楼新鲜种子中分离得到的2株内生真菌:球黑孢菌CLG‑4‑1和青霉菌CLG‑31,并将上述两株内生真菌同时接种于宿主培养基中扩大发酵,分离纯化后得到酮类化合物penlactone A,该化合物对两种植物病原菌F.oxysporum和N.sphaerica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MICs值分别为16和8µg/mL,该制备方法成本低,过程简单,环境友好,可大量生产,满足了低碳经济的需求,而且为后期penlactone A的进一步研究和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9901.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具有抗植物病原菌活性的酮类化合物penlactone A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酮类化合物为penlactone A,其结构如下所示: 。从滇重楼新鲜种子中分离得到的2株内生真菌:球黑孢菌CLG‑4‑1和青霉菌CLG‑31,并将上述两株内生真菌同时接种于宿主培养基中扩大发酵,分离纯化后得到酮类化合物penlactone A,该化合物对两种植物病原菌F.oxysporum和N.sphaerica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MICs值分别为16和8µg/mL,该制备方法成本低,过程简单,环境友好,可大量生产,满足了低碳经济的需求,而且为后期penlactone A的进一步研究和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85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780365.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云南大学
IPC: C07D311/74 , C12P17/06 , C12N1/14 , A61P31/04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酮类化合物trichodinerin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化合物制备及生化农药技术领域。所述trichodinerin是一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为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723的木霉菌属Trichoderma sp.QTS‑92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且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不具有细胞毒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得到的化合物能够用于制备抗菌剂,为开发抗菌剂提供了新化合物或小分子先导化合物,也为医用工业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新药源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4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16480.9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尖孢镰孢菌活性倍半萜penicilliuene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农药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微生物共培养发酵得到新的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的倍半萜类化合物penicilliueneA,且该化合物采用从金铁锁的新鲜茎中分离得到金铁锁内生真菌局限青霉J‑18‑4接种于山药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发酵,分离纯化后得到,该化合物对一种植物病原菌F.oxysporum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MIC值为32μg/mL,且化合物penicilliueneA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且易于大量生产,为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的开发与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28143.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制备及生化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骈吡喃二聚体类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苯骈吡喃二聚体类成分是一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结构如下所示:#imgabs0#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重要的是,与常规化合物相比,其不具有细胞毒性且易于合成,可以用于制备拒食剂,为开发拒食剂提供了新化合物或小分子先导化合物,也为医用工业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新药源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7510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28143.5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制备及生化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骈吡喃二聚体类成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苯骈吡喃二聚体类成分是一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结构如下所示:该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重要的是,与常规化合物相比,其不具有细胞毒性且易于合成,可以用于制备拒食剂,为开发拒食剂提供了新化合物或小分子先导化合物,也为医用工业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新药源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23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120134.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云南大学
IPC: C07C49/737 , C07C49/83 ,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67/48 , C07C67/56 , C07C69/738 , C07D307/93 , A61K31/122 , A61K31/216 , A61K31/343 , A61P25/00 , C12P17/04 , C12P7/26 , C12P7/62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Guanacastane型二萜衍生物candollinsA‑L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药化学制备技术领域。所述Guanacastane型二萜衍生物candollinsA‑L为采用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722的山药内生菌白黄小脆柄菇(Psathyrella candolleana)SY 7×1为原料进行山药琼脂固体发酵后的次级代谢产物,化合物candollinsA‑L为新的具有保护由MPP+诱导损伤的神经细胞作用的guanacastane型二萜衍生物,为研究发现可以治疗或缓解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小分子药物提供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20134.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云南大学
IPC: C07C49/737 , C07C49/83 , C07C45/78 , C07C45/79 , C07C67/48 , C07C67/56 , C07C69/738 , C07D307/93 , A61K31/122 , A61K31/216 , A61K31/343 , A61P25/00 , C12P17/04 , C12P7/26 , C12P7/62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Guanacastane型二萜衍生物candollinsA‑L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药化学制备技术领域。所述Guanacastane型二萜衍生物candollinsA‑L为采用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4722的山药内生菌白黄小脆柄菇(Psathyrella candolleana)SY 7×1为原料进行山药琼脂固体发酵后的次级代谢产物,化合物candollinsA‑L为新的具有保护由MPP+诱导损伤的神经细胞作用的guanacastane型二萜衍生物,为研究发现可以治疗或缓解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小分子药物提供研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7248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80365.4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云南大学
IPC: C07D311/74 , C12P17/06 , C12N1/14 , A61P31/04 , C12R1/8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酮类化合物trichodinerin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化合物制备及生化农药技术领域。所述trichodinerin是一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为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4723的木霉菌属Trichoderma sp.QTS‑92的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备得到,且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且不具有细胞毒性。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得到的化合物能够用于制备抗菌剂,为开发抗菌剂提供了新化合物或小分子先导化合物,也为医用工业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新药源分子。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4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216480.9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云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尖孢镰孢菌活性倍半萜penicilliuene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农药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微生物共培养发酵得到新的具有抑制植物病原菌的倍半萜类化合物penicilliueneA,且该化合物采用从金铁锁的新鲜茎中分离得到金铁锁内生真菌局限青霉J‑18‑4接种于山药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发酵,分离纯化后得到,该化合物对一种植物病原菌F.oxysporum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MIC值为32μg/mL,且化合物penicilliueneA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成本低且易于大量生产,为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的开发与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