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46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310356203.X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负极材料、负极活性物质、负极以及碱金属离子电池。本发明的负极材料是碱金属离子电池中使用的碳质的负极材料(100),利用使用CuKα射线作为射线源的X射线衍射法求得的[002]面的平均层面间隔(d002)为0.340nm以上。就本发明的负极材料(100)而言,用环氧树脂进行包埋并使上述环氧树脂固化后,切断所得到的固化物,进行研磨,从而使截面露出,接着,使用光学显微镜以1000倍的倍率对上述截面进行明视野观察时,在上述截面观察到反射率不同的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3)。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28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4593.5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负极材料是由使用CuKα射线作为射线源的X射线衍射法求得的(002)面的平均层面间隔d002为0.340nm以上的、用于碱金属离子电池的碳质负极材料。另外,将该负极材料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保持120小时后,使用热重测定装置,依次进行(A)将上述负极材料在温度130℃、氮气氛的条件下保持1小时的工序和(B)将上述(A)工序后的上述负极材料在氮气氛下,从温度40℃以10℃/分钟升温至540℃,测定上述负极材料的重量减少量的工序,将上述(A)工序后的上述负极材料的重量设为X、将上述(B)工序中的150℃的上述负极材料的重量设为Y1、将上述(B)工序中的250℃的上述负极材料的重量设为Y2时,以100×(Y1-Y2)/X定义的化学吸附水率A为0.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34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56203.X
申请日:2013-08-15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负极材料、负极活性物质、负极以及碱金属离子电池。本发明的负极材料是碱金属离子电池中使用的碳质的负极材料(100),利用使用CuKα射线作为射线源的X射线衍射法求得的[002]面的平均层面间隔(d002)为0.340nm以上。就本发明的负极材料(100)而言,用环氧树脂进行包埋并使上述环氧树脂固化后,切断所得到的固化物,进行研磨,从而使截面露出,接着,使用光学显微镜以1000倍的倍率对上述截面进行明视野观察时,在上述截面观察到反射率不同的第一区域(101)和第二区域(103)。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4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5457.4
申请日:2009-04-23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Abstract: 本发明提高锂二次电池负极用碳材的充放电循环特性。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负极用碳材,包含:含有能够吸藏、释放锂离子的碳、金属或半金属、或者该金属或半金属的合金、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的粒子;包围该粒子的树脂碳材;以及,与该粒子的表面结合且由包围该粒子的碳纳米纤维和/或碳纳米管构成的网状结构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28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380044593.5
申请日:2013-08-13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的负极材料是由使用CuKα射线作为射线源的X射线衍射法求得的(002)面的平均层面间隔d002为0.340nm以上的、用于碱金属离子电池的碳质负极材料。另外,将该负极材料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保持120小时后,使用热重测定装置,依次进行(A)将上述负极材料在温度130℃、氮气氛的条件下保持1小时的工序和(B)将上述(A)工序后的上述负极材料在氮气氛下,从温度40℃以10℃/分钟升温至540℃,测定上述负极材料的重量减少量的工序,将上述(A)工序后的上述负极材料的重量设为X、将上述(B)工序中的150℃的上述负极材料的重量设为Y1、将上述(B)工序中的250℃的上述负极材料的重量设为Y2时,以100×(Y1-Y2)/X定义的化学吸附水率A为0.5%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83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0980147980.5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负极用炭材料、锂二次电池负极及使用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负极用炭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复合颗粒,其由能吸贮·释放锂离子的含硅颗粒和包围该含硅颗粒的树脂炭材料构成,所述含硅颗粒含有硅的合金、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和网状结构体,其由结合于该复合颗粒的表面且包围该复合颗粒的纳米纤维和/或纳米管构成,其中,该网状结构体含有硅。
-
公开(公告)号:CN1215049C
公开(公告)日:2005-08-17
申请号:CN99122412.4
申请日:1999-09-29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IPC: C07C235/84 , C08G7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F7/0233 , C08G73/22 , G03F7/0046 , H01L23/49894 , H01L23/5329 , H01L2924/0002 , H01L2924/12044 , H05K1/0346 , H05K3/285 , H05K3/4676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导体用途的热特性、电特性、物理特性及机械特性优良的耐热性树脂。即,本发明提供了以通式(A)表示的聚苯并噁唑前体、以及以通式(D)表示的聚苯并噁唑树脂。式(A)、(D)中,n表示2~1000的整数,X表示选自式(B)的结构。式(B)中,Y表示选自式(C)的结构,该结构中苯环上的氢原子也可用由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氟原子、以及三氟甲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个基团取代。
-
公开(公告)号:CN1254710A
公开(公告)日:2000-05-31
申请号:CN99122412.4
申请日:1999-09-29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IPC: C07C235/84 , C08G7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F7/0233 , C08G73/22 , G03F7/0046 , H01L23/49894 , H01L23/5329 , H01L2924/0002 , H01L2924/12044 , H05K1/0346 , H05K3/285 , H05K3/4676 ,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导体用途的热特性、电特性、物理特性及机械特性优良的耐热性树脂。即,本发明提供了以通式(A)表示的聚苯并噁唑前体、以及以通式(D)表示的聚苯并噁唑树脂。式(A)、(D)中,n表示2~1000的整数,X表示选自式(B)的结构。式(B)中,Y表示选自式(C)的结构,该结构中苯环上的氢原子也可用由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氟原子、以及三氟甲基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个基团取代。
-
公开(公告)号:CN102227836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80147980.5
申请日:2009-09-14
Applicant: 住友电木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4/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负极用炭材料、锂二次电池负极及使用该负极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负极用炭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复合颗粒,其由能吸贮·释放锂离子的含硅颗粒和包围该含硅颗粒的树脂炭材料构成,所述含硅颗粒含有硅的合金、氧化物、氮化物或碳化物;和网状结构体,其由结合于该复合颗粒的表面且包围该复合颗粒的纳米纤维和/或纳米管构成,其中,该网状结构体含有硅。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