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以及送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0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1710333747.2

    申请日:2017-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以及送风方法,系统包括:火灾检测系统、PLC控制器以及与每个隧道横洞相对应的加压送风单元;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火灾检测系统以及各个所述加压送风单元连接。优点为:将公路相邻隧道互为安全区域的思路体现在通风防烟装置中,当发生火灾时,实现在非事故隧道取风,从而对隧道横洞进行加压送风,保证隧道横洞对事故隧道的正压,实现对隧道横洞的加压送风,防止烟雾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同时,还可进一步在安全门处通过风阀形成风幕,阻止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因此,为人员疏散和救援提供安全保障。系统结合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简化了加压送风装置,设置灵活,工程规模小,工程实施性强。

    一种构建高速公路无线走廊的组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38557A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162922.4

    申请日:2010-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高速公路带状区域内构建无线接走廊的组网方法,主要特征包括:无线走廊必须以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为基础;高速公路无线走廊的组网元素包括天线单元、无线接入点(AP)、网络控制单元、移动终端(MT)、高速公路施工时预留预埋的光缆、供配电系统;AP以及网络控制单元分别通过电接口或者光接口与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互连;天线单元如果设置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通信监控中心,则天线单元直接通过电接口或者光接口与AP互连;天线单元如果设置在高速公路沿线外场,则天线单元通过高速公路施工时预留预埋的光缆与AP互连;使用高速公路供配电系统,或者专用的太阳能/风能电池电源为无线走廊供电。

    公路隧道分段重点排烟系统以及排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5526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20305.9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分段重点排烟系统以及排烟方法,系统包括:在第1行车主洞的顶部,沿纵向按一定间隔设置若干个吊顶风道,服务隧道顶部设置主排烟道,每个吊顶风道均对应设置一个横向联络烟道,一端与吊顶风道连通,另一端与主排烟道连通。优点为:由于本发明在主洞顶部设置若干独立吊顶风道,吊顶风道承载力较强,底部设置的电动排烟口面积可扩大到50m2,纵向间距可达到1000m,减少了电动排烟口数量,简化了排烟控制预案。主排烟道服务于左、右线隧道,减少一处主排烟道。主排烟道不会占用主隧道空间,降低了隧道风速,提高了运营经济性。因此,本发明简化了传统重点排烟方案,工程造价更低、系统操作更为简单、后期维护量更小。

    公路隧道分段重点排烟系统以及排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552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711020305.9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分段重点排烟系统以及排烟方法,系统包括:在第1行车主洞的顶部,沿纵向按一定间隔设置若干个吊顶风道,服务隧道顶部设置主排烟道,每个吊顶风道均对应设置一个横向联络烟道,一端与吊顶风道连通,另一端与主排烟道连通。优点为:由于本发明在主洞顶部设置若干独立吊顶风道,吊顶风道承载力较强,底部设置的电动排烟口面积可扩大到50m2,纵向间距可达到1000m,减少了电动排烟口数量,简化了排烟控制预案。主排烟道服务于左、右线隧道,减少一处主排烟道。主排烟道不会占用主隧道空间,降低了隧道风速,提高了运营经济性。因此,本发明简化了传统重点排烟方案,工程造价更低、系统操作更为简单、后期维护量更小。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以及送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078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333747.2

    申请日:2017-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00 E21F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以及送风方法,系统包括:火灾检测系统、PLC控制器以及与每个隧道横洞相对应的加压送风单元;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火灾检测系统以及各个所述加压送风单元连接。优点为:将公路相邻隧道互为安全区域的思路体现在通风防烟装置中,当发生火灾时,实现在非事故隧道取风,从而对隧道横洞进行加压送风,保证隧道横洞对事故隧道的正压,实现对隧道横洞的加压送风,防止烟雾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同时,还可进一步在安全门处通过风阀形成风幕,阻止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因此,为人员疏散和救援提供安全保障。系统结合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简化了加压送风装置,设置灵活,工程规模小,工程实施性强。

    公路收费岛预制安装锚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26114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183937.X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收费岛预制安装锚固系统及方法,公路收费岛预制安装锚固系统包括多种收费岛单元混凝土预制构件;每个所述收费岛单元混凝土预制构件均通过锚固安装单元(5)锚固到路面;其中,所述收费岛单元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收费岛岛头混凝土预制构件(1)、收费岛岛尾混凝土预制构件(2)、收费亭基础混凝土预制构件(3)以及若干个收费岛岛身标准节混凝土预制构件(4)。优点为:(1)预制构件在现场快速安装,大幅缩短了收费岛的现场施工工期。(2)收费岛预制构件在预制厂统一模板预制、养护,不会胀模,利于成品保护,提高了混凝土构件施工质量。

    公路隧道分段重点排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485461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403511.3

    申请日:2017-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路隧道分段重点排烟系统,系统包括:在第1行车主洞的顶部,沿纵向按一定间隔设置若干个吊顶风道,服务隧道顶部设置主排烟道,每个吊顶风道均对应设置一个横向联络烟道,一端与吊顶风道连通,另一端与主排烟道连通。优点为:由于本实用新型在主洞顶部设置若干独立吊顶风道,吊顶风道承载力较强,底部设置的电动排烟口面积可扩大到50m2,纵向间距可达到1000m,减少了电动排烟口数量,简化了排烟控制预案。主排烟道服务于左、右线隧道,减少一处主排烟道。主排烟道不会占用主隧道空间,降低了隧道风速,提高了运营经济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简化了传统重点排烟方案,工程造价更低、系统操作更为简单、后期维护量更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785415U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20526982.7

    申请日:2017-0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横洞独立加压送风系统,在每个隧道横洞安装加压送风单元,加压送风单元包括:双向可逆式风机、金属风道、第1电动风阀、第2电动风阀、第3电动风阀、隧道横洞压力检测传感器和本地控制箱。优点为:将公路相邻隧道互为安全区域的思路体现在通风防烟装置中,当发生火灾时,实现在非事故隧道取风,对隧道横洞进行加压送风,保证隧道横洞对事故隧道的正压,实现对隧道横洞加压送风,防止烟雾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同时,还可进一步在安全门处通过风阀形成风幕,阻止从事故隧道进入隧道横洞,因此,为人员疏散和救援提供安全保障。系统结合公路隧道的工程实际,简化了加压送风装置,设置灵活,工程规模小,工程实施性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隧道侧向集中排烟转换成顶部集中排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5028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65257.6

    申请日:2016-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侧向集中排烟转换成顶部集中排烟装置,在行车主通道(1)所在隧道的顶部固定安装转换风道(4),所述转换风道(4)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结构,所述转换风道(4)的开口端与侧壁排烟口(3)密封连通;所述转换风道(4)的底面开设有至少一个电动排烟口(5)。排烟装置若能内嵌到隧道顶部减少外凸尺寸则效果更好。本发明提供的隧道侧向集中排烟转换成顶部集中排烟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对现有隧道侧向集中排烟系统进行较小的改造,即可有效提高传统侧向集中排烟的效率,对于大断面隧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本发明可实现工程化标准化、一体化制作,提高了产品质量,简化了施工流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