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038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63354.4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机/有机复合薄膜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滑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使第一混合盐溶液与碱溶液进行胶体磨成核反应得到水滑石晶种浆液;将第二混合盐溶液、缓释沉淀剂、阴离子型高分子聚合物和高极性聚合物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得到的混合溶液滴加至水滑石晶种浆液中,进行反应得到水滑石材料;其中,第一混合盐溶液和第二混合盐溶液均包含可溶性二价金属盐和可溶性三价金属盐且金属盐的种类和浓度相同。本发明提供的水滑石材料具有更大的平面尺寸,作为功能助剂添加到聚合物基体(例如聚氨酯)中可以有效延长气体在薄膜中的扩散路径,提升气体阻隔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31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40266.6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30 , C25B1/50 , C01B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镍基硒化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镍基硒化物催化剂中掺杂有硫原子。所述方法包括:向镍源、硒源和溶剂的混合物中加入硫源,进行微波反应得到镍基硒化物催化剂。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的镍基硒化物催化剂在电催化产过氧化氢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镍基硒化物催化剂中掺杂有硫原子,可以增强催化剂的活性,并且能够引起材料中产生丰富的硒空位;所提供的催化剂颗粒尺寸较小且均匀,对2e‑ORR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53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1059.9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D04H1/728 , D01F1/08 , D04H1/4282 , D04H1/43 , D04H1/4309 , D04H1/4326 , D04H1/435 , D04H1/4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处理用凹凸棒石多孔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高分子聚合物、凹凸棒石加入溶剂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备成纺丝溶液;步骤B:将步骤A的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获得复合材料纳米纤维膜;步骤C:将步骤B的复合材料纳米纤维膜置于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再经烘干干燥后,得到水处理用凹凸棒石多孔纳米纤维膜。所得纳米纤维膜的比表面积为14~267m2·g‑1,拉伸强度为1~36MPa,纤维直径为100~800nm,孔隙率为50~95%。本发明在非高温煅烧条件下转换为多孔纳米纤维膜,能耗低,所制得的负载凹凸棒石的多孔纳米纤维膜,在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63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6667.1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凸棒基硅酸镁蒽醌再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蒽醌再生催化剂的化学式为:Mg4Si6O15(OH)2·6H2O;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凹凸棒水热酸化得到凹凸棒基SiO2前驱体;(2)将凹凸棒基SiO2前驱体和铵盐、镁盐、氨水超声混合均匀;(3)将混合液转移至水热釜,水热反应生成凹凸棒基硅酸镁。本发明以凹凸棒石为硅源和模板,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绿色环保、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本发明所制备的凹凸棒基硅酸镁可作为固体碱催化剂使用,具有无毒环保、催化活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34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76527.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甘肃萃华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9/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凹凸棒为原料制备SAPO‑44微孔分子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将凹凸棒石加入酸溶液中,混合均匀,置于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处理,冷却,洗涤,干燥,得到棒状硅源;步骤B:将铝源、磷酸和去离子水混合,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溶液a;步骤C:将棒状硅源和四乙基氢氧化铵混合,室温下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步骤D:在室温搅拌状态下,将溶液a滴加至溶液b中,形成溶胶‑凝胶体系;步骤E:将步骤D得到的溶胶‑凝胶体系转移至均相反应器中进行动态水热反应;步骤F:将晶化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得到高纯度、高结晶度的SAPO‑44微孔分子筛。本发明实现了凹凸棒石中硅元素的有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合成周期,使得所制备的SAPO‑44微孔分子筛纯度高,结晶度好,在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68250.8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制备不同厚度超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成核晶化隔离法,将含有层板堆叠抑制剂的原料引入到成核反应器中瞬间混合,在其定子转子狭缝中形成均一的过饱和状态,并在高转速带来的剪切力作用下得到尺寸小且分布窄的超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通过简单的调整成核反应器定子转子狭缝宽度,实现不同厚度/层板数目超薄复合金属氢氧化物的可控制备。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显著减少了抑制剂的使用剂量,大幅度缩短了合成时间,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负担,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和普适性高等优势,可连续化大规模生产,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557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268054.0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甘肃萃华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8/26 , A61K8/19 , A61K8/27 , A61K8/365 , A61K8/368 , A61K8/65 , A61K8/67 , A61K8/92 , A61K8/9789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凹凸棒石作为吸附载体的活性组合物制备方法,同时提供一种根据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缓释吸附在凹凸棒石表面及内部孔道内的化妆品活性组分,同时可以减轻活性组分的毒性和对皮肤的刺激性,克服化妆品组分面临的易挥发、不稳定、微毒性及刺激性等问题。此外,该组合物具有缓慢释放活性组分的特征,延长化妆品活性组分的有效作用时间,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78591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1505226.8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张家港迪克汽车化学品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9K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导率冷却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硅酸钠和镁盐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多孔硅酸镁吸附材料,然后采用长链季铵盐对硅酸镁进行表面改性,使硅酸镁表面带上正电荷,将多孔硅酸镁和季铵盐改性硅酸镁按照质量比1:1~1.5的比例加入到乙二醇中,研磨均匀后得到硅酸镁为20~40%的高固含量浓浆液,然后将浓浆液加入到乙二醇和水混合溶剂中再次研磨均匀,得到硅酸镁固含量为1~5%的乙二醇/水型冷却液,该冷却液具有电导率低、使用寿命长、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克服了添加有机缓蚀剂型冷却液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5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85176.0
申请日:2024-07-22
IPC: A61K8/25 , A61K8/19 , A61Q17/00 , A61K33/38 , A61K47/02 , A61P31/04 , A01N59/16 , A01N25/08 , A01P1/0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凹凸棒石为载体负载银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筛后的凹凸棒石加入酸溶液中进行混合加热,离心干燥后得到酸化处理后的凹凸棒石;(2)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稳定剂和还原剂,以及酸化处理后的凹凸棒石,继续反应,冷冻或离心干燥得到抗菌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凹凸棒石为载体,以硝酸银为银源,通过筛选各种稳定剂及还原剂,成功通过溶胶固定法制备出抗菌复合材料;该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凹凸棒石的引入不仅降低了银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同时可有效抑制银纳米颗粒的聚集,从而在较低银纳米颗粒投加量的情况下仍可以保持优异的抗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20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211152686.7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张家港迪克汽车化学品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电导率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借助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结构记忆效应,利用其转化为水滑石前驱体过程中可以同时捕获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特性,有效降低冷却液中游离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从而降低冷却液的电导率,提升其工作安全性。该冷却液的质量百分含量组成为乙二醇20~79%,去离子水20~79%,离子捕获剂1~5%。该冷却液具有电导率低、使用寿命长、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克服了添加有机缓蚀剂型冷却液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成本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