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全桥反馈型电压补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87929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46040.3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由于器件损耗引起的磁通门激励电压衰减情况,提出了一种双全桥反馈型电压补偿系统,包括实时反馈计算和双全桥电路两部分,其中反馈实时计算根据采集的激励线圈电压作为反馈值,主控芯片计算与激励线圈电压与系统设定电压差值作为误差,通过PI算法计算下一周期每个场效应管导通时间;双全桥电路接收反馈计算的场效应管导通时间控制量,场效应管在不同阶段导通与关断控制激励线圈两端电压,将激励电压补偿至系统设定电压。本发明具有响应快、补偿准、可靠性高、无累积误差的特点,能够将磁通门激励电压快速补偿至系统设定电压,极大提高了磁通门的测量分辨率。

    一种航空电磁发射线圈的机电一体化柔性软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9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63296.2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飞行平台载重量有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航空电磁发射线圈的机电一体化柔性软连接装置,包括金属导电直管和固定处两大部分,其中固定处包括筒套、连接拐臂、限位保护套、旋转轴腕和软连接导线。导电直管通过固定处组成正多边形,构成发射线圈的整体结构。整体连接关系采用筒套嵌套软连接线连接,软连接线与金属导电直管之间采用限位保护套、旋转轴腕和连接拐臂进行固定。固定处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电直管与筒套连接,另一部分为连接拐臂、旋转轴腕与限位保护套。本发明具有重量轻、易弯折、无托架支撑的特点,极大地减轻了电磁发射线圈的重量,在飞行平台额定载荷下,实现电磁发射线圈输出磁矩的最大化。

    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980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628936.5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飞行器载荷有限以及探测线圈不平稳的情况,提出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包括金属导电管道、分离支架和连接器三大部分,其中连接器包括铜套、自动调节臂杆、万向滚珠、球座、轮毂、限位卡座和软连接导线。金属导电管道通过连接器围成正多边形,搭建成发射线圈的整体结构。线圈整体连接方式方式采用铜套嵌套软连接导线,软连接导线和金属导电管道之间采用限位卡座、轮毂、万向滚珠、球座、自动调节臂杆进行相连。本发明具有重量轻、转动灵活、稳定性强的特点,极大减少了电磁探测发射线圈的重量并提高了线圈的平稳性,实现线圈发射磁矩最大化。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半航空电磁接收系统搭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791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125512.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半航空电磁接收系统搭载结构,用于解决由于半航空电磁探测系统在作业时产生的运动噪声,导致探测信号不准确的问题。具体包括凯夫拉细绳、阻尼系统底板、水平阻尼弹簧、牛眼轴承端盖、万向轮、牛眼轴承底盘、牛眼轴承主球、竖直阻尼弹簧、滚动钢珠、牛眼轴承底座,其中,牛眼轴承端盖、牛眼轴承底座和牛眼轴承底盘从上至下固定连接形成结构体,牛眼轴承主球置于牛眼轴承底座中,通过滚动钢珠与牛眼轴承底座润滑接触,结构体通过水平阻尼弹簧固定于阻尼系统底板上,凯夫拉细绳一部分用于连接无人机和阻尼系统底板,另一部分通过内置于牛眼轴承主球的竖直阻尼弹簧与电磁接收系统相连,隔绝了噪声影响。

    一种双全桥反馈型电压补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879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846040.3

    申请日:2020-08-20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由于器件损耗引起的磁通门激励电压衰减情况,提出了一种双全桥反馈型电压补偿系统,包括实时反馈计算和双全桥电路两部分,其中反馈实时计算根据采集的激励线圈电压作为反馈值,主控芯片计算与激励线圈电压与系统设定电压差值作为误差,通过PI算法计算下一周期每个场效应管导通时间;双全桥电路接收反馈计算的场效应管导通时间控制量,场效应管在不同阶段导通与关断控制激励线圈两端电压,将激励电压补偿至系统设定电压。本发明具有响应快、补偿准、可靠性高、无累积误差的特点,能够将磁通门激励电压快速补偿至系统设定电压,极大提高了磁通门的测量分辨率。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半航空电磁接收系统搭载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7914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125512.7

    申请日:2021-0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半航空电磁接收系统搭载结构,用于解决由于半航空电磁探测系统在作业时产生的运动噪声,导致探测信号不准确的问题。具体包括凯夫拉细绳、阻尼系统底板、水平阻尼弹簧、牛眼轴承端盖、万向轮、牛眼轴承底盘、牛眼轴承主球、竖直阻尼弹簧、滚动钢珠、牛眼轴承底座,其中,牛眼轴承端盖、牛眼轴承底座和牛眼轴承底盘从上至下固定连接形成结构体,牛眼轴承主球置于牛眼轴承底座中,通过滚动钢珠与牛眼轴承底座润滑接触,结构体通过水平阻尼弹簧固定于阻尼系统底板上,凯夫拉细绳一部分用于连接无人机和阻尼系统底板,另一部分通过内置于牛眼轴承主球的竖直阻尼弹簧与电磁接收系统相连,隔绝了噪声影响。

    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49808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28936.5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飞行器载荷有限以及探测线圈不平稳的情况,提出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包括金属导电管道、分离支架和连接器三大部分,其中连接器包括铜套、自动调节臂杆、万向滚珠、球座、轮毂、限位卡座和软连接导线。金属导电管道通过连接器围成正多边形,搭建成发射线圈的整体结构。线圈整体连接方式方式采用铜套嵌套软连接导线,软连接导线和金属导电管道之间采用限位卡座、轮毂、万向滚珠、球座、自动调节臂杆进行相连。本发明具有重量轻、转动灵活、稳定性强的特点,极大减少了电磁探测发射线圈的重量并提高了线圈的平稳性,实现线圈发射磁矩最大化。

    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69165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23346993.2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针对飞行器载荷有限以及探测线圈不平稳的情况,提出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包括金属导电管道、分离支架和连接器三大部分,其中连接器包括铜套、自动调节臂杆、万向滚珠、球座、轮毂、限位卡座和软连接导线。金属导电管道通过连接器围成正多边形,搭建成发射线圈的整体结构。线圈整体连接方式方式采用铜套嵌套软连接导线,软连接导线和金属导电管道之间采用限位卡座、轮毂、万向滚珠、球座、自动调节臂杆进行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转动灵活、稳定性强的特点,极大减少了电磁探测发射线圈的重量并提高了线圈的平稳性,实现线圈发射磁矩最大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