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9808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628936.5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飞行器载荷有限以及探测线圈不平稳的情况,提出一种大深度航空电磁探测线圈的软连接装置,包括金属导电管道、分离支架和连接器三大部分,其中连接器包括铜套、自动调节臂杆、万向滚珠、球座、轮毂、限位卡座和软连接导线。金属导电管道通过连接器围成正多边形,搭建成发射线圈的整体结构。线圈整体连接方式方式采用铜套嵌套软连接导线,软连接导线和金属导电管道之间采用限位卡座、轮毂、万向滚珠、球座、自动调节臂杆进行相连。本发明具有重量轻、转动灵活、稳定性强的特点,极大减少了电磁探测发射线圈的重量并提高了线圈的平稳性,实现线圈发射磁矩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27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97666.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相邻极地表旋转电磁场发生装置,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能调整旋转电磁场强度大小、聚焦位置以及定位待测物质属性及其所在方位,其结构包括金属电极、信号发射器、地表导电介质。旋转电磁场发生装置的整体排布方式为圆形相邻排布,金属电极埋入地表导电介质中且均匀分布在探测区域边缘上,每根金属电极连接相应的信号发射器,最后发射同一频率下,不同相序的正弦波或方波,以产生可变聚焦位置的旋转电磁场。
-
公开(公告)号:CN112114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0809548.6
申请日:2020-08-12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柔性软连接的航空电磁搭载结构,针对航空电磁领域,在对搭载瞬变电磁线圈刚度要求高而材料受限,发射磁矩与重量矛盾,为适应不同地形可以起飞和放下发射线圈三大因素下,设计了一种柔性软连接的具有机电一体化特点的航空电磁搭载结构。具体包括三匝铝合金导电直管和连接结构,n个三匝铝合金导电直管构成一个正n边形,一个三匝铝合金导电直管即为一条边,边与边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所述连接结构为对称结构,对称结构之间采用软连接和柔性连接两种方式,同时连接结构具有限位功能,使连接结构以三匝铝合金导电直管为轴拥有一个向外受限的旋转自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85627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10784808.1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阻加热原位热脱附电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三相整流电路、单相逆变器、高频升压变压器、单相整流电路和三相逆变器;三相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三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相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单相逆变器的输出端与高频升压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高频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端与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三相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三相逆变器的输出端与加热电极井连接,加热电极井沿土壤深度方向埋设在目标区域的土壤内。通过单相逆变器提高频率,极大地降低了变压器的体积重量,进而减小了整个供能单元的体积,提高了电阻加热原位热脱附电力系统的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98100.7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阵列电极的旋转电磁场产生装置,属于电磁勘探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阵列金属电极组,其包括若干设置在待测区域中心四周的金属电极;电磁信号产生单元,其包括若干电磁信号发射器;所述电磁信号发射器与金属电极信号连接;所述电磁信号发射器用于通过金属电极在待测区域中心四周发出不同相位的磁场信号;电磁信息采集单元,用于接收磁场信号从待测区域返回的返回信号。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阵列电极的旋转电磁场产生装置的测量方法。本发明通过控制电磁信号发射机产生的信号的参数,产生可旋转的电磁场信号,有效降低了待测区域内资源位置确定的难度,可更准确的判断出待勘探资源的大小和所在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0792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297666.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相邻极地表旋转电磁场发生装置,属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能调整旋转电磁场强度大小、聚焦位置以及定位待测物质属性及其所在方位,其结构包括金属电极、信号发射器、地表导电介质。旋转电磁场发生装置的整体排布方式为圆形相邻排布,金属电极埋入地表导电介质中且均匀分布在探测区域边缘上,每根金属电极连接相应的信号发射器,最后发射同一频率下,不同相序的正弦波或方波,以产生可变聚焦位置的旋转电磁场。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7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97625.3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飞行平台载重量有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时间域航空电磁法发射线圈机电一体化的电气连接装置,包电气元件、安装桶和连接器三大部分,其中连接器包括轮毂、电极板、电极板连接杆和器件支撑架。电气元件包括谐振电容组、晶闸管散热器、电源和控制电路板。发射线圈通过轮毂固定在安装桶上,电气元件通过连接器固定在安装桶内,构成发射线圈的电气连接装置。该装置整体连接是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一部分为连接器和安装桶的连接,另一部分为电气元件和连接器的连接。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极大地减轻了电磁发射线圈的重量,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707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124405.X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V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级模块海洋电磁勘探系统,包括船上部分和水下部分,所述船上部分包括大功率发电机、维也纳整流器、上位机、船上控制电路和载波调制器,大功率发电机连接维也纳整流器,维也纳整流器还连接船上控制电路,上位机分别连接船上控制电路和载波调制器,水下部分包括DC‑AC变换器、AC‑AC变换器、发射电极和水下控制电路,本发明通过发射偶极将电能激发到海水介质中,实现了海水大功率发射要求。研制的海底电磁探测系统借鉴开关电源技术的最新成果,以获得高稳定、高线性度、高功率密度及高传输效率的发射电流。稳定的发射电流将使我国的海洋电磁探测达到一个新的台阶。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332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331625.6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功率电磁发射机的GPS时间同步装置,包括:包括GPS接收模块、主控单元;所述GPS接收模块分别与主控单元通信连接;所述GPS接收模块捕捉GPS卫星信号,并将GPS卫星信号转换处理,所述GPS接收模块将转换后的数据输出至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解码后得到标准的时间信号传输至上位机显示。本发明能够生成连续的高精度秒脉冲来维持精确可靠的同步,实现了高精度时间信号输出。即便是在GPS信号出现异常时,同步装置自身也能产生连续的PPS保证GPS时间的同步。在强电磁干扰下无论GPS信号是否正常,都能保持相当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502980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743525.4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大地冲激响应的辨识方法,按照Wiener‑Hopf方程设计电磁大地冲激响应辨识系统,利用伪随机序列对人工源电磁方法发射波形进行编码并发射,在观测中对编码发射波形与响应观测信号进行同步采集,之后采用基于互相关辨识原理的方法,由收发信号中消除发射信号自相关旁瓣的复杂影响,实现对大地冲激响应的高精度辨识。与传统阶跃源激励方式相比,本发明的方法由收发互相关中去除发射波形自相关旁瓣影响,从而显著提高了电磁大地冲激响应的辨识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