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84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822593.4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4/55 , C07K19/00 , A61K38/20 , A61K47/60 , A61K47/64 , A61P35/00 , A61P37/00 , A61P31/18 , A61P31/14 , A61P29/00 , A61P19/02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IL‑2衍生物及其应用。通过在野生型IL‑2的第19位氨基酸引入突变、在第125位引入突变和在末端融合一段亲水短肽,降低其疏水性,使IL‑2在生产过程中全程使用水相纯化,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增加蛋白稳定性;同时通过在第65位氨基酸上进行不同的突变,可以调节IL‑2与CD25的结合活性,进而得到最优的CD25结合强度;进一步的改造,通过在末端融合的亲水短肽中引入一个半胱氨酸突变,进行PEG修饰后延长其半衰期。经过改造后的PEG分子在动物实验中展现出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抗肿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6241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72166.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4/54 , C07K19/00 , C12N15/70 , C12N15/24 , C12N15/62 , C12N1/21 , C07K1/107 , A61K38/20 , A61K47/54 , A61K47/65 , A61K47/68 , A61P7/00 , A61P31/00 , A61P35/00 , A61P37/0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细胞介素15蛋白突变体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在野生型IL‑15分子中引入一对二硫键,提高IL‑15构象稳定性,在不依赖sushi结构域的情况下,显著增强了其对β和γ受体的亲和力和生物学活性以及高生产效能。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种IL‑15突变体的其他分子形式,如融合Fc,偶联脂肪酸链,以提高IL‑15的半衰期,使其具有长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93142.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环状人生长激素‑Fc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所述融合蛋白使用两个连接肽由N端至C端将Fc片段、人生长激素、Fc片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分子,两个Fc片段折叠完成后形成1对或者更多对二硫键或不形成二硫键,构成环状Fc‑hGH‑Fc。所述环状Fc‑hGH‑Fc融合蛋白复性比率较单体Fc/Fc‑hGH表达复性的产率高,形成的Fc/Fc同源二聚体及双体的hGH‑Fc/hGH‑Fc的形式较少,为后期的纯化提供便利。本发明融合蛋白发酵制备工艺过程简单,纯化方便,产量高,成本低。本发明的融合蛋白通过使用Fc的空间位阻效应减弱了生长激素受体导致的蛋白清除效应,进一步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和增加药效。
-
公开(公告)号:CN1176456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211074184.7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二醇修饰的IL‑21衍生物及其应用。通过对IL‑21的结构进行分析,在不影响IL‑21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将IL‑21中特定的位点突变成半胱氨酸,再通过巯基偶联将合适的PEG分子连接到IL‑21上突变后的半胱氨酸上。PEG修饰后的IL‑21血浆半衰期延长,具有优异的剂量依赖的抗肿瘤药效。此外,PEG修饰的IL‑21具有更好的水溶性,有利于药物的制剂配方。相较于其他长效化的IL‑21融合蛋白需要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本发明中PEG修饰运用的IL‑21骨架蛋白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通过变复性纯化得到的,具有低成本,高产率的产业化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59478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1173040.2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北京志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4/55 , C12N15/26 , A61K38/20 , A61P37/02 , A61P35/00 , A61P31/18 , A61P31/14 , A61P19/02 , A61P29/00 , A61P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溶性提高的IL‑2衍生物。在保留原有良好的活性下,通过引入特定位点的突变和在末端融合一段亲水短肽,降低其疏水性,增强亲水特性,使IL‑2在生产过程中全程使用水相纯化,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同时,经过改造的高水溶性的IL‑2为其成药后蛋白的浓度和配方的需求提供便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