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26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02452.X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IPC: G01S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雷达数据标定方法、装置、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属于数据标定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导入雷达转动角度数据和雷达测量真实数据集,其中,雷达测量真实数据集是预先将雷达转动角度数据输入至预设雷达设备中进行测量,并在测量过程中获得的数值;构建雷达测量模型,通过雷达测量模型对雷达转动角度数据进行测量得到雷达测量模拟数据集;对雷达测量真实数据集和雷达测量模拟数据集进行差值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雷达数据标定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实时、动态以及在线标定的目标,克服了传统的采集与数据处理线下处理耗时长的问题,提升了雷达的标定效率以及准确性,大大降低了人员劳动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61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32249.3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肋结构的气液两相液冷换热装置,属于电子设备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基于微肋结构的气液两相液冷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冷却液进口管和冷却液出口管,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用于封盖所述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导热片,所述壳体内设有微肋结构。有益效果:利用微肋结构增大了换热表面的拓展面积,进一步提升了电子元器件和冷却介质之间的换热能力,菱形微肋结构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气液两相换热机理,减少了气液两相流在肋片间的流动阻力,合理分配了介质在肋片间的流速,有效提升了装置内表面的温度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304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51779.0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IPC: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主动隔振控制律设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构建被控对象关联的主被动复合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所述主被动复合隔振系统的目标参数,确定所述动力学模型的理论传递函数;结合选取的主动隔振控制策略与所述理论传递函数,对所述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得到不同主动隔振控制律对应的仿真结果,并根据所有的仿真结果和所述被控对象的隔振限制条件,确定所述被控对象的最优主动隔振控制律。本发明通过设计被控对象的主动隔振控制律,能够使得被控对象的具备较强的隔振效率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01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58719.0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翅片的浸没式射流冷却模块,包括内壳体、顶板和翅片机构,内壳体的顶部敞口,且其两端分别设有内外贯穿的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顶板安装在内壳体的顶部,并封住内壳体的顶部;翅片机构固定安装在顶板的下表面,并穿过内壳体的顶部延伸至内壳体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将波形翅片错位排列的方式,使得冷却介质在翅片间的流速分布更加合理,提升了电子元器件和冷却介质之间的换热能力,同时充分考虑了浸没式射流换热机理,大幅提升了高功率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67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90244.0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IPC: G01M13/00 , G01M17/007 ,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车辆大梁损伤识别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接收每个振动传感器所采集的重型车辆运行时的第一振动信号,并根据所有的第一振动信号,得到重型车辆对应的固有频率的第一测量值;当第一测量值超出预设范围时,控制设置于前端横梁上的压电作动器对前端横梁进行激励,接收每个振动传感器所采集的重型车辆停止运行时的第二振动信号,并对所有的第二振动信号进行模态参数辨识,得到重型车辆对应的固有频率的第二测量值和目标振型值;当第二测量值超出预设范围时,对目标振型值对应的目标振型曲率进行振型曲率求解,得到重型车辆的大梁损伤位置。本发明在实现对重型车辆大梁的损伤识别的同时,提高了识别的精准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