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铝电解槽全局阳极效应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1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08390.5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铝电解槽全局阳极效应预测方法,属于铝电解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极限梯度提升机对阳极效应预测的相关特征进行重要性排序,选取重要性高的特征构建数据集;构建包含基于因果扩张卷积的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层的全局阳极效应预测模型;利用构建的数据集训练全局阳极效应预测模型,其中,在训练过程中,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选取的多个特征中与阳极效应相关的潜在信息,利用长短期记忆层对得到的潜在信息进行学习,得到全局阳极效应发生概率;利用训练好的全局阳极效应预测模型预测第二天铝电解槽发生全局阳极效应的发生概率。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捕捉阳极效应相关的潜在信息,从而提高全局阳极效应的预测精度。

    一种连铸结晶器内颗粒运动及相互作用行为的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57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26533.4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过程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内颗粒运动及相互作用行为的仿真方法。所述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结晶器参数,建立模型;对模型进行流体域体积抽取和结构化网格划分;将网格模型导入仿真软件迭代求解;建立结晶器内氩气泡及夹杂物注入点,对氩气泡与夹杂物在钢渣界面的上浮去除、凝固前沿的捕获和碰撞聚合进行编译和计算,进行耦合计算;对模拟结果进行后处理,获取不同时刻下结晶器内流场、温度场、凝固坯壳分布及离散相运动行为的结果。本发明方法能够分析结晶器内氩气泡及夹杂物等离散相颗粒的运动及相互作用,更准确地预测其在钢液及凝固坯壳中的分布情况。

    面向外壳-多孔填充结构的强度约束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4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043202.8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外壳‑多孔填充结构的强度约束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包括:针对设计结构的特征,运用有限元对设计域进行离散;引入两组设计变量分别优化外壳结构和内部多孔填充结构;针对静强度设计问题,采用修改后的带罚因子的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插值模型描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度,对于动强度设计问题,采用修改后的多项式插值模型描述材料的弹性模量;构建稳健性强度约束拓扑优化模型,求解目标函数对设计变量的灵敏度;采用移动渐进算法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能够简化对多孔结构材料属性的设计,利于降低数值实施难度。

    一种原位纳米压痕探针夹持系统及样品安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29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28495.4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纳米压痕探针夹持系统及样品安装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探针供给装置和探针夹持装置,其中,所述探针夹持装置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激光信号发射装置、以及探针容纳腔;所述探针供给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装置、可伸缩电磁吸附装置、激光信号接收装置;所述激光信号发射装置、探针容纳腔、可伸缩电磁吸附装置和激光信号接收装置的相对位置满足:当激光信号发射装置发出的激光信号被激光信号接收装置接收时,所述探针容纳腔与所述可伸缩电磁吸附装置的轴线保持重合。本发明解决了样品安装过程中易脱落、样品台周围导线多易损坏、探针安装过程中易损害等问题,降低了对实验操作人员水平要求,提高了样品和探针安装效率。

    基于爆破扰动效应的底煤爆破卸压优化施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52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33236.9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爆破扰动效应的底煤爆破卸压优化施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爆破卸压参数对巷道进行首次爆破卸压,并基于预先构建的底煤主动卸压失效临界厚度模型,对巷道的底煤稳定性进行判断;响应于巷道的底煤稳定性不符合预设稳定条件,则基于底煤主动卸压失效机理,根据依次对巷道进行爆破卸压全过程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的结果,对爆破卸压参数进行循环优化;根据优化后的爆破卸压参数对巷道进行二次爆破卸压施工。籍以,避免了传统方法中由于巷道周围环境不同而导致底煤爆破卸压失效的问题,以及盲目爆破卸压造成的资源浪费与重复施工,保证了爆破卸压效果,提高了爆破卸压施工效率。

    一种630℃超超临界G115耐热钢用焊丝及制备和GTAW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1027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017856.4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30℃超超临界G115耐热钢用焊丝及制备和GTAW使用方法,属于焊接材料领域。所述的焊丝,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0.13%、Cr:8.60~9.20%、Ni:0.10~0.40%、Mn:0.30~0.60%、Co:2.80~3.20%、W:2.50~2.79%、Nb:0.025~0.040%、N:0.002~0.006%、V:0.16~0.25%、B:0.006~0.012%、Si:≤0.20%、P≤0.006%、S≤0.0010%、O≤0.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优点在于,焊丝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和成形性能,其焊接接头和热影响区无裂纹,且具有优异的冲击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焊接接头650℃高温屈服强度≥275MPa、室温冲击功≥190J。本发明因材料的成分配置合理、制备工艺先进、GTAW焊接工艺操作性强,三者共同作用能够满足630℃超超临界电站发展要求和提高电站设备材料性能。

    一种耐高电压型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753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15884.0

    申请日:2022-07-12

    Inventor: 范丽珍 王超

    Abstract: 一种耐高电压型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首先将碳酸亚乙烯酯与对三氟甲基苯乙烯,混合均匀转移到油浴锅中加热到60℃,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反应5‑7h。后加入LiTFSI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和纤维素块状颗粒,再搅拌得到白色的混合透明溶液,之后涂膜,得到薄膜型的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成本低。本发明合成方法制备的耐高电压型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可以很好的匹配Li(Ni0.8Co0.8Mn0.8)O2(NCM811)等正极材料,在特异性针对活性正极材料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不仅可以提高全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提高能量密度,并且这种特异性可以很好的抑制活性正极材料的过渡金属的溶解,从而提高活性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具有良好的与活性正极材料匹配的性能。

    一种耐高电压型聚合物固态电池一体化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22437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53925.5

    申请日:2022-07-12

    Inventor: 范丽珍 王超

    Abstract: 一种耐高电压型聚合物固态电池一体化制备工艺。本发明采用复合正极和涂覆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将正极材料,耐高电压型聚合物电解质和导电碳按照8:1:1的比例进行混合制备正极浆料,90℃下进行干燥,除去溶剂。再将聚合物浆料采用刮涂的方式涂覆于正极表面,干燥处理后,制备一体化聚合物全固态电池。制备方法简单、安全、成本低。采用复合正极和涂覆工艺相结合,不仅避免了传统正极材料涂覆之后高界面阻抗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正极材料的负载量,在正极内部构建快速导锂通道,避免了固‑固接触的界面问题。这种采用同种聚合物的双工艺结合的全固态电池的制备方法,大幅提升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稳定性,是潜力巨大的全固态电池制备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