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缆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3321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4422.0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相电缆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电缆检测技术领域。测量方法包括:获取电场传感器环形阵列所测得的径向电场值并确定径向电场值随测量点圆周角变化的曲线关系;以径向电场值的极大值所对应的圆周角作为三相芯线的初始极角;根据初始极角确定与对应芯线最接近的一个电场传感器,构建三相电缆电容等效电路模型;将各传感器的电流值代入模型,求解各相芯线的电压并作为初始电压;以初始极角和初始电压作为初始参数,使用智能寻优算法寻找最优参数作为非接触测量所得的三相电压。本申请先通过建模确定一个较优的起点,然后使用智能寻优算法寻优,可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快速找到最佳结果。

    一种三相电压系统异常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57427.2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电压系统异常监测方法,包括:构建表示电场中各个点的电场强度的多参量‑空间电场耦合函数;对多参量‑空间电场耦合函数进行放缩后得到表示各个点的电场强度的范围的电场波动边界模型;获取电缆表面测量点的电场波形簇序列,将电场波形簇序列输入电场波动边界模型后,输出基于物理模型重构的序列;构建时序异常监测模型并进行训练;将电场传感装置实时采集的电场时序数据输入训练完成的时序异常监测模型获得预测值,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值计算重构误差序列,将重构误差序列与设置的异常阈值进行比较,对系统异常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结合数据驱动与物理模型的

    一种基于场域分解-协同搜索的三相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633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93512.8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场域分解‑协同搜索的三相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包括:基于环形阵列式电场传感装置获得电缆表面测量点的电场波形簇,对波形簇进行分解得到表征波形簇特征的幅值序列;对幅值序列进行插值拟合还原得到电场域分布的测量曲线,并依据测量曲线的波谷位置将测量曲线划分为三个测量子曲线;建立并初初始化个体J,根据个体的参数计算得到其对应的计算曲线;根据测量曲线与计算曲线及各自的子曲线的协同运算结果更新个体J的参数,直到确定最优个体后将最优个体的电压参数作为三相电压测量值输出;实现了三相导体电压的非接触测量,解决了现有方法测量步骤繁琐、测量时间长以及测量准确度低等问题。

    一种三相电缆电流非接触快速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329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91834.0

    申请日:2023-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电缆电流非接触快速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属于电缆检测试验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三相电缆周向磁场解析计算模型;通过环形磁传感阵列获取待测电缆周向磁场离散值,结合磁传感阵列的空间位置信息,利用插值算法将周向磁场离散值重构扩展为周向磁场测量值;通过对周向磁场测量值的分析,得到三相电缆芯线的极角初始值,利用智能优化算法,搜索确定使电缆周向磁场计算值和周向磁场测量值差异最小的三相芯线极径、三相电流最优参数作为测量结果输出。通过对离散磁场测量数据分析得到三相芯线的位置信息,并将其作为先验知识嵌入优化算法程序之中,引导算法快速收敛到最优解,提高了求解结果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一种多导体系统电场阵列式测量装置可信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1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998668.3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导体系统电场阵列式测量装置可信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有测量电极片时的电场值与无测量电极片时的电场值的相对差值确定目标函数;根据第i个电极片的角度和宽度以及电极个数N的信息建立避免电极重叠以及确认电极均匀分布的几何约束;依据有无测量电极下的各电场值及设计参数建立用于导体位置识别、电场梯度识别以及感应电流识别的电参量约束;以设计参数为个体,基于遗传算法不断更新设计参数,直到得到满足目标函数、几何约束条件和电参量约束条件的最优的一组设计参数;基于设计参数建立多导体系统电场阵列式测量装置的模型;更高效地实现对多导体系统阵列式测量装置的可信优化设计。

    一种多导体系统电场阵列式测量装置可信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5172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98668.3

    申请日:2024-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导体系统电场阵列式测量装置可信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根据有测量电极片时的电场值与无测量电极片时的电场值的相对差值确定目标函数;根据第i个电极片的角度和宽度以及电极个数N的信息建立避免电极重叠以及确认电极均匀分布的几何约束;依据有无测量电极下的各电场值及设计参数建立用于导体位置识别、电场梯度识别以及感应电流识别的电参量约束;以设计参数为个体,基于遗传算法不断更新设计参数,直到得到满足目标函数、几何约束条件和电参量约束条件的最优的一组设计参数;基于设计参数建立多导体系统电场阵列式测量装置的模型;更高效地实现对多导体系统阵列式测量装置的可信优化设计。

    一种三相电压系统异常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3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57427.2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电压系统异常监测方法,包括:构建表示电场中各个点的电场强度的多参量‑空间电场耦合函数;对多参量‑空间电场耦合函数进行放缩后得到表示各个点的电场强度的范围的电场波动边界模型;获取电缆表面测量点的电场波形簇序列,将电场波形簇序列输入电场波动边界模型后,输出基于物理模型重构的序列;构建时序异常监测模型并进行训练;将电场传感装置实时采集的电场时序数据输入训练完成的时序异常监测模型获得预测值,通过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差值计算重构误差序列,将重构误差序列与设置的异常阈值进行比较,对系统异常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结合数据驱动与物理模型的优点,利用电气物理知识实现对三相电压系统的异常监测。

    一种基于场域分解-协同搜索的三相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633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093512.8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场域分解‑协同搜索的三相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包括:基于环形阵列式电场传感装置获得电缆表面测量点的电场波形簇,对波形簇进行分解得到表征波形簇特征的幅值序列;对幅值序列进行插值拟合还原得到电场域分布的测量曲线,并依据测量曲线的波谷位置将测量曲线划分为三个测量子曲线;建立并初初始化个体J,根据个体的参数计算得到其对应的计算曲线;根据测量曲线与计算曲线及各自的子曲线的协同运算结果更新个体J的参数,直到确定最优个体后将最优个体的电压参数作为三相电压测量值输出;实现了三相导体电压的非接触测量,解决了现有方法测量步骤繁琐、测量时间长以及测量准确度低等问题。

    三相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7789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705620.X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相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电缆表面的电场波形簇对应的第一幅值序列和第一相位序列;将个体的初始参数代入多参量‑空间电场耦合函数中,获取对应的第二幅值序列和第二相位序列;计算第一幅值序列、第一相位序列与第二幅值序列、第二相位序列的相关运算结果;并对个体的初始参数进行更新,直至相关运算结果满足预设条件时,将对应个体的电压参数作为三相电压测量值。本发明通过构建多参量‑空间耦合函数,结合电缆表面电场测量序列,对个体参数进行迭代更新,从而获得最优个体的电压值,并将其作为三相电压测量值,大大的提高了三相电压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一种用于IT型低压配网的多台区识别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0772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1113823.4

    申请日:2019-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IT型低压配网的多台区识别方法和装置,属于配电网参数测量应用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对IT型低压配网现场各台区进行二进制编码,确定各台区对应的标志码;根据各台区对应的标志码,对指定频率的超低频注入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信号注入配电变压器任一相线进行传输;在用户侧进行注入信号的解调还原,将还原出的信号与各台区对应的标志码进行匹配,判断是否匹配成功;若是,则完成用户所属的台区识别;若否,则返回执行超低频信号的注入和传输。本发明首次采用超低频信号作为注入信号,有效地降低了我国低压配网噪声干扰大,信号衰减大等因素对注入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了用户台区在线识别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