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69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63247.1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峪煤矿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16C2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部地质中灌注高盐废液组分运移模拟方法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采集研究区域的地质数据,根据地质数据确定深部封存地层;获取深部封存地层的岩石物性参数;根据地质数据和岩石物性参数建立高盐废液组分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高盐废液组分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用于描述地下水动力场和水岩相互作用下高盐废液多组分污染物的运移过程;通过PLFOTRAN模拟程序对高盐废液组分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存在高盐废液深井灌注的技术应用的缺陷,实现建立适用于高盐废水深井灌注的地质封存溶质运移模拟的评价技术方法,研究高盐废水在深井灌注的运移情况,从而为高盐废水污染组分的运移提供动态预测与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6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1591109.9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华能庆阳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核桃峪煤矿 , 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G06F30/23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水地质封存的数值模拟方法,属于地质封存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矿井水地质封存的数值模拟方法,本发明可以实现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数据参数采集,选取较为适合进行有害废液深部地质封存的区域,通过建立相应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导入软件进行运算,求解得出初步的数据结果,随后通过粘滞性、密度和水文地质参数的变化来进行参数变化下的数据模拟,从而模拟应对不同数据情况下的填埋有害废液变化情况,通过与初步的数据结果相结合得出结论,探讨有害废液填埋后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有害废液填埋的成功性和变化性,方便相关领域技术人员面对不同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862541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87721.0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针对高盐水深部地质封存的动静态结合监测体系的构建方法,包括:对高盐废水目标储层进行地质勘查;以高盐废水封存井的圆心为所述监测体系的圆心,在地表铺设微地震探头,若干个微地震探头排成一条半径直线,若干条半径直线围绕圆心呈辐射状分布;以圆心为基准,以第一半径对应的圆弧线为分界线,对地表进行划分,圆心至分界线的区域为内流动区,分界线至半径直线的末端的区域为外流动区,半径直线末端以外的区域为远度流动区;内流动区内,沿着从圆心到分界线的方向,同一条半径直线上相邻的两个微地震探头的间距逐渐减小;外流动区内,同一条半径直线上相邻的两个微地震探头的间距相等;相邻的两个半径直线之间均埋设电磁探头。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09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27236.4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部地质封存与地热资源协同利用的钻井系统,包括封存井、观测井和压缩机,封存井和观测井的底部都处于深部地层内,封存井井壁的下部设有若干个注入孔,用于将封存井内的液体注入深部地层;观测井井壁的下部设有若干个通孔,使得深部地层的液体能进入观测井;封存井的上部设有制冷循环单元,制冷循环单元的制冷循环管道的进口和出口都连接压缩机,使得制冷介质沿着制冷循环管道进入封存井内,与进入封存井的待封存液体进行换热,制冷介质冷却后返回压缩机;观测井内设有制热循环单元,制热循环单元的制热循环管道的进口和出口都连接压缩机,使得制热介质沿着制热循环管道进入观测井的底部,吸收地热后返回压缩机。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1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0750004.6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岩层注浆与渗流模拟试验系统,属于覆岩离层注浆技术领域。包括设备框架、岩层柔性加载装置、试验仓、自动铺设装置、相似材料制备与输送装置、注浆装置以及安装装置。通过对试验仓进行改进,在试验仓内设计有可沿着底梁进行相对滑动的中空隔离件,可对试验仓进行分隔,两个试验仓可进行对照试验,并且,该试验仓在相似材料完成后,可通过第二伸缩油缸对试验仓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采用自动铺设装置实现了相似材料铺设的自动化。本发明可模拟覆岩离层及注浆过程,还原实际地质条件下覆岩离层及注浆演化,为研究覆岩离层演化及浆体渗流规律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47512.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IPC: G01N15/00 , G01N27/626 , C22B7/00 , C22B2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不同粒度粉煤灰锂浸出率的实验装置,包括外壳和检测装置,外壳内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进料装置、筛分单元、放料装置和反应单元,进料装置将活化后的粉煤灰送入外壳内;筛分单元包括若干个上下排列设置的筛板,振动轴竖直设置且依次贯穿各个筛板的中心,能够带动筛板振动,以筛分物料,不同粒度范围的粉煤灰停留在不同的筛板上;放料装置包括能上下移动的放料漏斗,反应单元包括若干个反应杯和托架,反应杯移动至托架中央,同一粒度范围的粉煤灰由筛板通过放料漏斗,放料至托架中央的反应杯内,进行酸浸处理;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反应杯内酸液中锂的含量,从而得到锂浸出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86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85046.8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中煤地(北京)地质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提前预防采区地表沉陷的地下支护结构构筑方法,属于矿山开采和地质灾害防控技术领域。目前,防止采空区地表沉陷的传统控制措施包括保护煤(岩)柱留设、充填开采和离层注浆。保护煤(岩)柱的留设不利于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降低煤炭采收率,浪费资源。充填开采降低了工作面回采效率,且充填材料成本较高。离层注浆技术是对已沉陷区的被动的、补救式的减沉治理。本发明收集矿区已开采工作面的地表下沉数据,建立开采宽深比与地表最大下沉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将矿区实际能承受的最大地表变形值代入该函数关系,计算圈定安全防治单元;在安全防治单元内开采,然后浇筑桥墩式构筑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593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79040.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无人机三维模型和地质填图的三维地质图填绘方法。该方法包括:收集地质数据并使用无人机进行小比例尺测绘,以获取地表信息和制作地形图;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解译地表数据,创建初步的生态地质底图,涵盖地质构造、生态环境等信息;进行煤炭地质特征与地表生态地质、煤炭资源保护等地质与资源环境的概略调查,更新底图,并进行大比例尺的无人机测量;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和GPS定位进行广泛的野外调查,收集复杂地区的详细数据;结合观测点数据和无人机模型,制作包含多层生态地质要素的三维电子地质图。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6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9982.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维相似模拟试验台的自动铺设装置、系统及其方法,属于相似材料模拟技术领域。其中,自动铺设装置包括集成料斗、滑动机构、气缸、铲平夯实机构以及总控制台,集成料斗在滑动机构的作用下可水平滑动,从而实现对相似模拟材料的铺设,通过在气缸的端部连接铰接板,在铰接板上连接挡板,通过控制气缸向出料口方向的推进与推出来控制出料口的出料速度;铲平夯实机构包括铲平夯实板和安装结构,通过安装结构来调节铲平夯实板的高度,以使其保证相似模拟材料的平整性。本发明可以实现相似材料的自动搅拌、自动上料和自动铺设,在保证全自动铺设及铺设平整的前提下,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了实验准确性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3842.1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 中煤地(北京)地质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煤矿开采的地下水勘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固定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焊接有支撑板。该一种用于煤矿开采的地下水勘测装置,在使用时在线缆的带动下监测组件上的固定柱进入至弧形槽内部,环座为检测组件进行限位固定,有效避免监测组件晃动造成的碰撞损坏,另外支撑管安装在凹槽内部后实现对转动管和监测组件的二次防护,防护的同时排风扇向上吹风,风流通过凹槽进入至转动管内部后完成对监测组件和线缆的干燥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