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11246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32833.X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L31/0232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 H01L31/02327 , H01L31/18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单层石墨烯对可见光吸收效率的光学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单层石墨烯、波导层、光学透明层以及棱镜。通过在棱镜表面涂覆两层电介质薄膜结构,能够使石墨烯与倏逝波充分相互作用,提高单层石墨烯的吸收效率,在可见光波段将单层石墨烯对电磁波的吸收率提高至100%。同时实现对单层石墨烯吸收特性的调控,拓展其在可调光谱选择性探测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631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56239.6
申请日:2018-02-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振无关宽角度石墨烯吸收器,该石墨烯吸收器包括金属基底以及设置在金属基底上的多层光栅脊,多层光栅脊为自上而下依次叠置的上石墨烯层、上电介质层、下石墨烯层和下电介质层构成的光栅结构;上石墨烯层、上电介质层、下石墨烯层和下电介质层均为长宽相同的长方形片体,并且上石墨烯层的厚度和下石墨烯层的厚度相同且小于上电介质层的厚度;下电介质层的厚度大于上电介质层的厚度;当正入射光以TE偏振方式入射到多层光栅脊上时,多层光栅脊作为一个共振腔,入射光与多层光栅脊、金属基底相互作用产生腔模式共振,引起光吸收增强;当正入射光以TM偏振方式入射到多层光栅脊上时,入射光在下层电介质层与金属基底的界面处产生磁共振。
-
-
公开(公告)号:CN210429850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1853770.5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L31/108 , H01L31/02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光电探测器,涉及热电子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的光电探测器。解决了现阶段光电探测器受到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影响,不能扩大光谱工作范围的问题。包括栅极,所述栅极上方向上依次设有绝缘体介质层和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在水平方向上分布有若干个,所述绝缘体介质层上侧连接有分别位于半导体层两侧的源极和漏极;各半导体层上侧还设有源极电极,相邻源极电极之间设有漏极电极,源极电极与漏极电极形成亚波长光栅结构,各源极电极皆连接于源极,各漏极电极皆连接于漏极。达到了光谱工作范围由金属/半导体之间的肖特基势垒决定,可扩大光谱工作范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1014019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853776.2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结构修饰的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涉及折射率传感器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电子传感器灵敏度还较低、响应速度慢、体积较大,难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作的问题。包括铝反射层,所述铝反射层的两侧设有氧化铝支撑层,氧化铝支撑层上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氧化铝介质层以及铝圆孔阵列,铝反射层、氧化铝支撑层和氧化铝介质层围成供折射率溶液通过的通道。达到了使用全光工作,没有电信号参与,可以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工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464770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1853843.0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L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金属微结构的气压传感器,涉及气压传感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气压传感器大多需要电信号进行工作,很难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使用的问题。其包括石英衬底,所述石英衬底上设有用于阻挡透射的金属铝反射层,金属铝反射层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氧化铝介质层、二氧化硅层和悬浮金属铝膜;所述二氧化硅层为环形,所述悬浮金属铝膜上开设有纳米圆孔阵列,圆孔阵列位于二氧化硅层内孔的正上方,且纳米圆孔上皆覆盖有透明薄膜。其达到了能使用全光信号进行工作,可以在天然气等易爆气体中使用,适用性更广的效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