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神经突触的无机-有机杂化纳米薄膜光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292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60368.1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神经突触的无机‑有机杂化纳米薄膜光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光电器件结构包括:垂直结构,依次为衬底、底电极、光电材料层、顶电极;平面结构,依次为衬底、光电材料层、叉指电极。光电材料层为无机‑有机杂化薄膜和金属氧化物薄膜组成的双层纳米堆栈结构,无机‑有机杂化薄膜为金属基对苯二酚、金属基对氨基苯酚或金属基马来酸,金属氧化物薄膜为ZnO、TiO2、HfO2、ZrO2、MoO3、Ta2O5、GeO2、WO3、SnO2或IGZO。本发明采用分子层/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无机‑有机杂化/金属氧化物薄膜,能与微电子工艺兼容并适合大规模集成,且所构建的光电器件已实现类神经突触的几项重要功能。

    一种基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超薄复合薄膜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66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232985.0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导体金属氧化物的超薄复合薄膜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氢气传感器领域,本发明在绝缘衬底上利用ALD技术制备超薄的SnO2/In2O3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异质结构薄膜,获得响应迅速、灵敏度高、低检测极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异质结构薄膜型氢气传感器,在没有贵金属修饰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氢气的高灵敏度响应(SRa/Rg=687@1000 ppm),具有低至1 ppm的低检测下限,超快的响应(0.4 s@1000 ppm),优异的氢气选择性(SH2/SNH3=~38,SH2/SH2S=~15),宽的工作温度区间(75℃‑225℃),而且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一种改性锌金属负极及其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1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41040.6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锌金属负极及其方法,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负极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水热方法制备异质结铁电材料,然后将铁电材料覆盖在锌金属负极上,得到铁电材料改性的锌金属负极;本发明中异质结铁电材料包括铁电材料和亲锌材料,铁电材料由于自发极化的特性,与极化方向相反的带负电的铁电体表面在镀锌过程中会吸引大量的锌离子,铁电效应改善了反应界面处电场分布和离子传输;制备的异质结铁电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高击穿电压和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可以有效阻断电子通路,减少副反应,进一步保证电化学可逆性;而且可以提供均匀的锌结合位点,引导锌均匀沉积。

    一种高灵敏度、宽响应范围柔性应力/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7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31259.3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宽响应范围柔性应力/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传感器领域,获得具有超高灵敏度、超低检测限、宽拉伸范围、快响应时间和超高稳定性的柔性应力/应变传感器。本发明的柔性应力/应变传感器从下往上依次为具有筛网结构的可拉伸聚合物基底、金属薄膜、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复合层、金属薄膜、聚合物保护膜;传感功能层为金属薄膜/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管复合层/金属薄膜,获得了超宽量程(应变0.02%~90%)和超高灵敏度(最高GF值为13590),快的响应速度(~100ms)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8000次)。且应用在人体运动检测、人体脉搏监测和声音检测等场景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种锌基无机-有机杂化纳米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815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71709.4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基无机-有机杂化纳米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属于分离膜材料领域,采用淋浴式分子层沉积技术,一步直接制备无机-有机多孔纳米分离膜,无需任何后处理工艺,工艺简单,非常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包括:准备杂化多孔分离膜所用的担体和杂化多孔分离膜制备两步,杂化多孔分离膜制备采用分子层沉积技术,采用淋浴式垂直式反应室,反应前驱体自上而下进入反应腔,所述金属前驱体为二乙基锌,所述有机前驱体为对苯二酚,沉积使用的脉冲循环为:0.1-2 s金属前驱体脉冲、2-15 s清洗脉冲、5-25 s有机前驱体脉冲、2-20 s清洗脉冲,沉积循环数大于35,即可得到锌基对苯二酚无机-有机杂化多孔分离膜。

    一种复合微结构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111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23408.7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结构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传感器领域,方法为将两种一维纳米材料分散于乙醇、异丙醇等溶剂中,搅拌后再超声半小时,此过程重复至纳米材料均匀分散;步骤二、将弹性绳浸入上述步骤一的导电纳米材料的分散液中,搅拌并超声2小时使得导电纳米材料能充分地黏附于弹性绳表面的纺织纤维上;步骤三、将上述弹性绳取出后置于空气中晾干,并在其两端分别连接一根金属线作为引出电极即可。本发明综合了纺织微结构基底可拉伸范围大、稳定性好以及一维导电纳米材料灵敏度高、响应迅速的特点,制备出的柔性应力传感器综合性能优异,具有高灵敏度高拉伸性。

    一种CoPtx纳米复合结构电磁存储器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263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0045259.1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Ptx纳米复合结构电磁存储器件,所述的电磁存储器件为叠层结构,所述的叠层从下之上依次为硅片、下电极、CoPtx磁性纳米晶层、氧化物薄膜阻变层、上电极;本发明的存储器具有优异的阻变存储功能,又具有磁记录特性,可实现高密度多态电磁存储功能;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在基于原子层沉积的多功能高密度电磁存储器件制备技术,与微电子工艺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为未来产业化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行性,且可以保障存储器件结构的均匀性、共形性和可控性,并与成熟的半导体工艺兼容,便于实现高密度多功能电磁存储器件与微电子器件集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的应用。

    一种基于ALD技术的表面氮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6890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582290.4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LD技术的表面氮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二氧化钛粉末转移入ALD反应室,对其表面进行超薄TiN薄膜的沉积包裹,包裹参数为:反应室温度100‑500 oC;钛源:四氯化钛、四二甲氨基钛或异丙醇钛;氮源:氨气或者氨气等离子体;载气:钛源使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流量为50‑200 sccm;氮源使用高纯氩气作为载气,流量为50‑200 sccm;脉冲和清洗时间:钛源脉冲为0.1‑10 s;每次无机源脉冲之后都紧接着用高纯氮气清洗2‑60 s;氮源脉冲为5‑60s,紧接着用高纯氮气清洗2‑60 s,冲掉反应副产物和残留的反应源。该方法简单易行,产品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显著增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