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694126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63009.5
申请日:2012-07-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
IPC: G05B19/418 , E02D17/02
Abstract: 一种基坑工程安全施工信息化监管系统,它包括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处理设备、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第一上位机控制器、第一绘图仪、第一打印机、第二上位机控制器、第二绘图仪和第二打印机,所述的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基坑工程现场数据监测,数据采集设备与数据处理设备相连,数据处理设备的信号输出与监测单位的第一上位机控制器相连,数据处理设备与质监部门的数据服务器连接,数据服务器与数据库双向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基坑监测数据的电子化采集与实时性处理,将监测成果当场上传至质监部门数据服务器,监管体系各方通过网络及时掌控基坑工程当前安全状况,有利于提高基坑工程安全施工信息化监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02688979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02538.4
申请日:2012-06-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
Abstract: 一种在建基坑一体化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测绘仪器、多个岩土传感器、数据信号转换器、处理器和服务器,所述的各电子测绘仪器和岩土传感器分别采集在建基坑中的各项相应数据,各电子测绘仪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对应信号输入端相连,各岩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信号转换器与处理器的对应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远程控制中心的服务器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兼容多类基坑监测设备,涵盖多种基坑监测项目,可实现电子测绘仪器与岩土传感器监测的一体化,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的一体化,能在现场实时获取监测成果,及时评定安全现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运行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887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36220.X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龙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坡度熵的地形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DEM栅格数据转为点数据,即将栅格数据转化为栅格点,利用每个栅格中心点表示该栅格;定义点坡度熵概念,设DEM栅格点O为中心点,中心点O与周围点坡度差异的不确定度称为点坡度熵;计算DEM栅格点中各点的点坡度熵值及其标准值;增加重要区域栅格点的点坡度熵标准值;设定点坡度熵标准值的阈值,保留符合条件的地形特征候选点,生成地形简化后的新DEM;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基于特征的地形简化方法能有效保留地形特征,但易造成重局部轻全局的问题,实现兼顾局部地形特征和全局地形特征,可有效保留地形骨架信息,并在取主舍次方面具有优势,主要应用于山区地形和DEM栅格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859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36257.2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龙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城市综合管廊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实时监控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巡检管理模块、管线监控模块、风险预警模块和应急指挥模块;所述实时监控模块用于对管廊内外部环境数据进行监控;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廊内空间、管线信息和设备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所述巡检管理模块用于对管廊巡检人员、巡检路线和巡检记录进行管理;所述管线监控模块用于对各类管线进行监控;所述风险预警模块用于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所述应急指挥模块用于对紧急情况进行预案。基于区块链技术将不同模块数据分别储存在对应区块中形成完整区块链,并在分布式节点上发布,使每个终端都参与数据记录,由此可解决信息孤岛导致的数据利用不及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20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50536.2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M估计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步骤为:S1、获取公共点在原坐标和目标坐标系下的两套坐标;S2、计算公共点的三维独占圆,判断坐标分布是否均匀;S3、通过解缠算法获取七参数初值;S4、求解误差分布指标,确定方差因子初值;S5、通过随机游走算法计算最优方差因子;S6、利用中位数法得到单位权中误差估值,求解残差,通过自适应M估计迭代求解参数的改正量;S7、求解旋转矩阵,恢复平移参数,构成坐标转换参数;S8、待定点的原坐标进行坐标转换。本发明通过对方差因子的自适应调节实现对异常点的去除,构建一种在不同误差分布下效率与稳健性保持良好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通用性更强和综合性能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61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09259.3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山生态修复智能测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Cesium的矿山生态修复中土方量动态测算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历史遗留矿山的三维实景模型,利用格式转换模块将其转为Cesium支持的3DTiles格式;利用模型加载模块在Cesium中加载不同时期三维模型,在区域绘制模块绘制生态修复土方量变化计算区域;利用参数输入模块输入土方量变化计算精度,土方计算模块根据精度采样获取计算区域内三维模型坐标点数据;制图输出模块最终输出土方量变化总额,并绘制计算区域内土方量变化分布三维柱状图。本发明有效提高了生态修复中土方量变化测算的效率和安全性,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和数字化的展示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80137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136219.7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龙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esium的网络三维电子地图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获取建模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建模对象建造图纸提取建模对象现实尺寸数据,对所述建模对象外观图像进行校正;构建三维地图模型;采集建模对象特征点坐标;发布三维电子地图。本发明基于Cesium构建的网络三维电子地图可克服WebGIS仅限于二维地物展示的局限,并可表达如高架等分层地物;进一步的,Cesium通过WebGL进行硬件加速,其硬件要求低的特性以及由于Cesium开源而定制的浏览特效可保证浏览过程中的流畅度,提升用户体验;更进一步,本发明中的三维地图模型是基于建模对象建造图纸、建模对象外观图像和建模区域地形图的实际数据而构建的,因此所形成的三维地图完整实体模型更加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988708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136220.X
申请日:2019-02-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江苏龙腾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坡度熵的地形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DEM栅格数据转为点数据,即将栅格数据转化为栅格点,利用每个栅格中心点表示该栅格;定义点坡度熵概念,设DEM栅格点O为中心点,中心点O与周围点坡度差异的不确定度称为点坡度熵;计算DEM栅格点中各点的点坡度熵值及其标准值;增加重要区域栅格点的点坡度熵标准值;设定点坡度熵标准值的阈值,保留符合条件的地形特征候选点,生成地形简化后的新DEM;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基于特征的地形简化方法能有效保留地形特征,但易造成重局部轻全局的问题,实现兼顾局部地形特征和全局地形特征,可有效保留地形骨架信息,并在取主舍次方面具有优势,主要应用于山区地形和DEM栅格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9673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23334.9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室内走廊区域的UWB距离自适应加权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定位区域中的n个UWB基站任意3个进行组合,得到M种UWB基站组合;(2)计算每种UWB基站组合对应的测量总距离;(3)对M种UWB基站组合分别使用三边测量法,得到M个标签初始定位坐标;(4)采用四分位距法对M个标签初始定位坐标去除离群坐标,剩余标签初始定位坐标构成标签初始定位坐标数据集;(5)对标签初始定位坐标数据集中每一个标签初始定位坐标通过距离自适应权重计算每个标签初始定位坐标权重;(6)根据得到每个标签初始定位坐标权重,对标签初始定位坐标数据集中每一个标签初始定位坐标进行加权和运算,获得标签最终定位坐标;本发明在室内走廊区域能减小标签最终定位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03807.X
申请日:2024-10-09
IPC: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期望因子和加权约束的改进K‑means聚类算法,涉及数据分析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期望因子计算网格划分标准,对划分后的网格样本计算网格密度并降序排序,根据期望因子筛选出网格集合,选取网格密度最高的网格中心点为第一个聚类中心,计算集合内其他网格样本与被选网格样本的距离和网格密度的加权约束值,选取加权约束值最高的网格中心点为下一个聚类中心,迭代选取K个初始聚类中心后,对样本集合进行K‑means聚类分析。本发明极大程度上的减少了迭代次数,提高了聚类效果和聚类结果稳定性,本发明应用于数据挖掘市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