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内河航标布设辅助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88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06474.7

    申请日:2019-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内河航标布设辅助定位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该系统包括标志船定位设备、内河测深设备和服务器;该使用方法通过标志船定位设备获取标志船实时位置数据,通过内河测深设备获取标志船实时水深数据,并将两项数据实时传输至服务器,利用服务器中的内河航标布设辅助定位软件实时解算航标下锚点位,同时,利用解算获得的航标下锚点位与标志船实时位置数据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标志船航线引导;本发明可完成标志船位置信息和水深信息的自动采集处理、下锚点位的实时自动解算及标志船航行的航线引导,实现内河航标布设作业自动化;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运行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城市综合管廊安全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859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36257.2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城市综合管廊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实时监控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巡检管理模块、管线监控模块、风险预警模块和应急指挥模块;所述实时监控模块用于对管廊内外部环境数据进行监控;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廊内空间、管线信息和设备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所述巡检管理模块用于对管廊巡检人员、巡检路线和巡检记录进行管理;所述管线监控模块用于对各类管线进行监控;所述风险预警模块用于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所述应急指挥模块用于对紧急情况进行预案。基于区块链技术将不同模块数据分别储存在对应区块中形成完整区块链,并在分布式节点上发布,使每个终端都参与数据记录,由此可解决信息孤岛导致的数据利用不及时的问题。

    一种基于Cesium的网络三维电子地图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137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36219.7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esium的网络三维电子地图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获取建模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建模对象建造图纸提取建模对象现实尺寸数据,对所述建模对象外观图像进行校正;构建三维地图模型;采集建模对象特征点坐标;发布三维电子地图。本发明基于Cesium构建的网络三维电子地图可克服WebGIS仅限于二维地物展示的局限,并可表达如高架等分层地物;进一步的,Cesium通过WebGL进行硬件加速,其硬件要求低的特性以及由于Cesium开源而定制的浏览特效可保证浏览过程中的流畅度,提升用户体验;更进一步,本发明中的三维地图模型是基于建模对象建造图纸、建模对象外观图像和建模区域地形图的实际数据而构建的,因此所形成的三维地图完整实体模型更加精准。

    一种地下电力管线普查智能成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5377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1001881.X

    申请日:2015-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电力管线普查智能成像系统,属于智能成图系统领域。包括项目模块、数据导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成果生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模块完成对项目的新建、打开或退出,数据导入模块直接读取多元数据并导入数据库,数据处理模块在数据导入后自动进行,对电力管道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按照要求为成果生成模块提供数据支持,成果生成模块包括管线设备成果报表和管线设备成图数据。管线设备成图数据通过AutoCAD一键式参数化自动成图,数据库为Access数据库。本发明大量减轻普查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难度,规范了绘图标准,极大地提高项目完成速度,实现了地下电力管线成图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一种基于自适应M估计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20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50536.2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M估计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步骤为:S1、获取公共点在原坐标和目标坐标系下的两套坐标;S2、计算公共点的三维独占圆,判断坐标分布是否均匀;S3、通过解缠算法获取七参数初值;S4、求解误差分布指标,确定方差因子初值;S5、通过随机游走算法计算最优方差因子;S6、利用中位数法得到单位权中误差估值,求解残差,通过自适应M估计迭代求解参数的改正量;S7、求解旋转矩阵,恢复平移参数,构成坐标转换参数;S8、待定点的原坐标进行坐标转换。本发明通过对方差因子的自适应调节实现对异常点的去除,构建一种在不同误差分布下效率与稳健性保持良好的三维坐标转换方法,通用性更强和综合性能更高。

    一种基于Cesium的网络三维电子地图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137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136219.7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esium的网络三维电子地图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获取建模基础数据;根据所述建模对象建造图纸提取建模对象现实尺寸数据,对所述建模对象外观图像进行校正;构建三维地图模型;采集建模对象特征点坐标;发布三维电子地图。本发明基于Cesium构建的网络三维电子地图可克服WebGIS仅限于二维地物展示的局限,并可表达如高架等分层地物;进一步的,Cesium通过WebGL进行硬件加速,其硬件要求低的特性以及由于Cesium开源而定制的浏览特效可保证浏览过程中的流畅度,提升用户体验;更进一步,本发明中的三维地图模型是基于建模对象建造图纸、建模对象外观图像和建模区域地形图的实际数据而构建的,因此所形成的三维地图完整实体模型更加精准。

    一种基于点坡度熵的地形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7086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136220.X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坡度熵的地形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DEM栅格数据转为点数据,即将栅格数据转化为栅格点,利用每个栅格中心点表示该栅格;定义点坡度熵概念,设DEM栅格点O为中心点,中心点O与周围点坡度差异的不确定度称为点坡度熵;计算DEM栅格点中各点的点坡度熵值及其标准值;增加重要区域栅格点的点坡度熵标准值;设定点坡度熵标准值的阈值,保留符合条件的地形特征候选点,生成地形简化后的新DEM;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基于特征的地形简化方法能有效保留地形特征,但易造成重局部轻全局的问题,实现兼顾局部地形特征和全局地形特征,可有效保留地形骨架信息,并在取主舍次方面具有优势,主要应用于山区地形和DEM栅格数据。

    一种基于点坡度熵的地形简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70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36220.X

    申请日:2019-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点坡度熵的地形简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DEM栅格数据转为点数据,即将栅格数据转化为栅格点,利用每个栅格中心点表示该栅格;定义点坡度熵概念,设DEM栅格点O为中心点,中心点O与周围点坡度差异的不确定度称为点坡度熵;计算DEM栅格点中各点的点坡度熵值及其标准值;增加重要区域栅格点的点坡度熵标准值;设定点坡度熵标准值的阈值,保留符合条件的地形特征候选点,生成地形简化后的新DEM;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基于特征的地形简化方法能有效保留地形特征,但易造成重局部轻全局的问题,实现兼顾局部地形特征和全局地形特征,可有效保留地形骨架信息,并在取主舍次方面具有优势,主要应用于山区地形和DEM栅格数据。

    在建基坑一体化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688979U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220302538.4

    申请日:2012-06-26

    Abstract: 一种在建基坑一体化监测系统,包括多个电子测绘仪器、多个岩土传感器、数据信号转换器、处理器和服务器,所述的各电子测绘仪器和岩土传感器分别采集在建基坑中的各项相应数据,各电子测绘仪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的对应信号输入端相连,各岩土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信号转换器与处理器的对应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的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远程控制中心的服务器无线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兼容多类基坑监测设备,涵盖多种基坑监测项目,可实现电子测绘仪器与岩土传感器监测的一体化,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的一体化,能在现场实时获取监测成果,及时评定安全现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运行高效,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