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48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95943.8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工务段
IPC: G06T3/4038 , G06T5/70 , G06V10/766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隧道图像拼接算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算法包括步骤:构建单应矩阵训练模型,利用已有图像验证优化单应矩阵训练模型;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隧道图像,隧道图像经过预处理得到原始图像;将至少两张原始图像输入至单应矩阵训练模型,取一张原始图像作为基准图像,计算相邻的原始图像的单应矩阵;利用单应矩阵对相邻的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并和基准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对拼接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全景图像。本发明的算法能够对多隧道图像进行良好拼接,从而对隧道风险实现及时、有效的监测,也更易于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对隧道风险进行监测、跟踪及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195943.8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工务段
IPC: G06T3/4038 , G06T5/70 , G06V10/766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隧道图像拼接算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算法包括步骤:构建单应矩阵训练模型,利用已有图像验证优化单应矩阵训练模型;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隧道图像,隧道图像经过预处理得到原始图像;将至少两张原始图像输入至单应矩阵训练模型,取一张原始图像作为基准图像,计算相邻的原始图像的单应矩阵;利用单应矩阵对相邻的原始图像进行变换,并和基准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对拼接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全景图像。本发明的算法能够对多隧道图像进行良好拼接,从而对隧道风险实现及时、有效的监测,也更易于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对隧道风险进行监测、跟踪及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01555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27454.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的铁路场站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接收四足轨道机器人发送的定时监测信息,及接收视觉阵列发送的实时监测信息;根据定时监测信息和实时监测信息,计算获取铁路场站的多源感知信息;根据多源感知信息,对铁路场站线路、设备设施实时状态进行自动监测、风险预警。通过将四足轨道机器人发送的定时监测信息,及视觉阵列发送的实时监测信息融合,实现远程不间断实时监测信息采集和定时现场巡查的监测信息采集,并利用四足轨道机器人克服人工巡检的低效、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利用视觉阵列进行非接触式监测,降低搭建成本,在成本可控下实现铁路场站线路、设施实时状态的高效自动监测、风险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015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27454.0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源数据融合的铁路场站监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接收四足轨道机器人发送的定时监测信息,及接收视觉阵列发送的实时监测信息;根据定时监测信息和实时监测信息,计算获取铁路场站的多源感知信息;根据多源感知信息,对铁路场站线路、设备设施实时状态进行自动监测、风险预警。通过将四足轨道机器人发送的定时监测信息,及视觉阵列发送的实时监测信息融合,实现远程不间断实时监测信息采集和定时现场巡查的监测信息采集,并利用四足轨道机器人克服人工巡检的低效、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利用视觉阵列进行非接触式监测,降低搭建成本,在成本可控下实现铁路场站线路、设施实时状态的高效自动监测、风险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221120070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3281094.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南昌中铁穗城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安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安全监测装置,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监测器、对监测器进行防护的防护壳、对隧道安全进行监测的监测件、对监测器进一步防护的防护件,以及对监测器进行安装的安装件,解决了现有的监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监测器防护效果较差,隧道内安全性较差时,碎石等掉落会造成监测器损坏以及晃动的情况,导致监测数据产生误差以及监测器损坏,造成数据上传不及时,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