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7315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209167.3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送丝变极性等离子Ni‑Nb超合金的制备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主要是采用两个送丝机配合设置在焊枪起弧端两侧的送丝嘴,分别送入Ni焊丝与Nb焊丝,完成双送丝变极性等离子Ni‑Nb超合金的制备。该装置包括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控制柜、双送丝机构、工作台、变位器、CCD相机和红外测温仪,通过预设程序的设置,完成Ni焊丝与Nb焊丝通过等离子弧焊在基板上的增材制造。可以改善传统Ni‑Nb合金制造过程中的激光熔覆层容易开裂,粉末内部气孔不容易消除的问题,更容易获取不同比例质量分数的Ni‑Nb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29750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32503.9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丝多等离子弧和CMT双机器人协同增材的装置,主要包括运动执行系统和增材系统;所述运动执行系统包括二个机械臂、可变位增材平台及控制柜等;所述增材系统包括一个CMT电弧增材枪和一个多丝多等离子弧增材枪,及其对应的增材电源、送丝机、水冷机和保护气瓶等,其中,CMT电弧增材枪和多丝多等离子弧增材枪分别安装在两个机械臂末端连接法兰上,且所述机械臂排布在可变位增材平台的不同侧。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可对增材模型轮廓区域和内部区域分区增材,综合等离子弧和CMT电弧增材的技术优势,实现高质高效增材。
-
公开(公告)号:CN113118602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309743.7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丝多等离子弧和CMT双机器人协同增材的方法,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增材装置主要包括运动执行系统和增材系统;所述运动执行系统包括机械臂、可变位增材平台及其控制柜等;所述增材系统包括CMT电弧增材枪和多丝多等离子弧增材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耗材选择、设备安装,选用合适的丝材、基板种类及规格,确定多丝多等离子枪数量;步骤S102:增材模型优化、路径规划,分别生成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的路径程序;步骤S103:工艺调试匹配,将多丝多等离子弧和CMT电弧增材的最优增材工艺参数分别适配到对应的机器人程序中;步骤S104:增材开始;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增材模型轮廓区域和内部区域进行分区增材可实现高质高效增材。
-
公开(公告)号:CN11447315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09167.3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送丝变极性等离子Ni‑Nb超合金的制备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主要是采用两个送丝机配合设置在焊枪起弧端两侧的送丝嘴,分别送入Ni焊丝与Nb焊丝,完成双送丝变极性等离子Ni‑Nb超合金的制备。该装置包括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控制柜、双送丝机构、工作台、变位器、CCD相机和红外测温仪,通过预设程序的设置,完成Ni焊丝与Nb焊丝通过等离子弧焊在基板上的增材制造。可以改善传统Ni‑Nb合金制造过程中的激光熔覆层容易开裂,粉末内部气孔不容易消除的问题,更容易获取不同比例质量分数的Ni‑Nb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3118602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09743.7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丝多等离子弧和CMT双机器人协同增材的方法,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增材装置主要包括运动执行系统和增材系统;所述运动执行系统包括机械臂、可变位增材平台及其控制柜等;所述增材系统包括CMT电弧增材枪和多丝多等离子弧增材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耗材选择、设备安装,选用合适的丝材、基板种类及规格,确定多丝多等离子枪数量;步骤S102:增材模型优化、路径规划,分别生成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的路径程序;步骤S103:工艺调试匹配,将多丝多等离子弧和CMT电弧增材的最优增材工艺参数分别适配到对应的机器人程序中;步骤S104:增材开始;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增材模型轮廓区域和内部区域进行分区增材可实现高质高效增材。
-
公开(公告)号:CN1160791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731850.X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 广东艾迪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高氮钢CMT增材过程电弧稳定性的装置及方法,包括送丝机、增材机器人、高速摄像机、三角支架、计算机、电信号采集盒、CMT焊接电源以及保护气,所述送丝机一侧设有保护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首先预设峰值电流范围240A~300A,预设峰值电流持续时间为2~3ms,此条件有利于电弧稳定,并进一步通过收集的电流电压波形结合电弧图像,计算电弧稳定燃烧的能量,并于预设的能量阈值进行对比,并同时反馈给所述CMT电源进行输出电流电压波形的实时调节,这样可以及时控制电弧燃烧能量,提高电弧稳定性,有效地解决了高氮钢电弧增材过程飞溅多、烟尘大的难题。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氮钢熔化极电弧增材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03807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729234.0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 广东华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波段成像和HOG的GMAW焊接熔透性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双波段成像设计了一套焊接温度场测量系统;然后在熔池周围的焊接热影响区随机选取一块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出了一种HOG算法对ROI温度场的分布特征进行提取;最后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GMAW焊接熔透性检测模型。本发明为GMAW焊接熔透性的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进一步提高电弧增材制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58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737670.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 广东艾迪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3K26/348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等离子电弧与激光复合热源并行双丝超宽熔池增材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调整电弧焊枪和激光出射头的相对位置,并设定电弧电流脉冲与激光脉冲的协同工作模式,在并列双丝熔池后方附加一道扫描激光热源;激光热源扫描包含两个电弧熔池,根据各熔池大小设置激光宽度使得两个熔池能后合并到形成超宽超薄熔池;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优点如下:本发明产生声频或超声频振荡,焊道成形质量更好、成形精度更高,且两同行熔池沿着激光扫描区域合并成一道超宽超薄熔池,可以加速熔池中气体逸出,减少宏、微观孔隙,增材效率大幅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079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729247.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 广东华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共熔池电弧高效增材方法,在电弧喷嘴的圆周方向上均布有偶数个磁极组件,所有磁极组件在电弧喷嘴的圆周方向上形成一个多极磁场,每个磁极组件由铁芯与电磁线圈组成;调节焊枪位置,使其置于所述多极磁场的中心;在所有磁极组件不通电时,电弧喷嘴的电弧为圆形,在同时将多种焊丝送入熔池相应位置进行增材时,通过对电弧喷嘴圆周方向上的不同位置的磁极组件进行同时通电,继而对电弧进行不同方向的拉长并改变电弧的形状,满足多种焊丝同时进入,多种焊丝穿过电弧并送入熔池相应位置进行增材。本发明突破传统电弧增材时单个熔池中只能熔化单一一种金属焊丝的局限,实现多种金属丝材共熔池的增材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4815626U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20629931.3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 佛山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丝多等离子弧和CMT双机器人协同增材的装置,主要包括运动执行系统和增材系统;所述运动执行系统包括二个机械臂、可变位增材平台及控制柜等;所述增材系统包括一个CMT电弧增材枪和一个多丝多等离子弧增材枪,及其对应的增材电源、送丝机、水冷机和保护气瓶等,其中,CMT电弧增材枪和多丝多等离子弧增材枪分别安装在两个机械臂末端连接法兰上,且所述机械臂排布在可变位增材平台的不同侧。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可对增材模型轮廓区域和内部区域分区增材,综合等离子弧和CMT电弧增材的技术优势,实现高质高效增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