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1907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28893.1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相叠层结构低频振动辅助钻削的界面在线识别方法,在加工过程中提取传感器的信号,基于信号时频域特性进行实时逆向建模,通过比较实测值与模型值的偏差,识别叠层结构材料低频振动钻削过程中钻尖到达叠层界面时间。采用此方法可以实现多相叠层结构低频振动辅助钻削的在线界面识别,为实现低频振动辅助钻削叠层结构的自适应变参数加工提供技术基础,且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加工质量,尤其是界面层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76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48809.3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的质量检测方法,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能够提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质量检测效果。本发明包括: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切边加工,得到具有不同程度加工表面分层的标准试样;通过SAM检测获得标准试样中各个分层的分层损伤大小;对标准试样中各个分层的分层损伤大小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并得到测试结果,将所述测试结果与无分层样品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得到有分层缺陷的标准试样的力学性能退化程度;根据标准试样中各个分层的分层损伤大小,与有分层缺陷的标准试样的力学性能退化程度,得到质量检测结果,并将所述质量检测结果向人员终端发送并显示。本发明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8942716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0608425.9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孔加工刀具,属于刀具设计与应用技术领域,包括磨削部分,光学定心部分以及刀具基体;磨削部分自外侧到内测依次包括外侧磨削刃、端面磨削刃、内侧磨削刃;磨削部分的磨粒有序排布,外侧磨削刃的磨粒粒径小于端面磨削刃与内侧磨削刃的磨粒粒径;磨粒有序排布构成的磨削刃,提高了刀具寿命。且外侧磨削刃磨粒粒径小于端面与内侧磨削刃的磨粒粒径,提高孔壁磨削质量;磨削刃螺旋角的设计,提高刀具排屑能力以及加工质量。本发明光学定心装置可重复利用、可拆卸,避免了传统套料钻工具由于定心钻磨损造成的刀具损耗,进一步提高了刀具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69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99445.7
申请日:2016-10-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铣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刀具,涉及刀具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能够提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工的效率,并降低了刀具的磨损速度。本发明包括:钻孔加工部分1、扩孔成型部分2、磨削加工部分3、刀柄4和刀具基体5;从刀尖开始至刀柄4依次为钻孔加工部分1、扩孔成型部分2、磨削加工部分3和刀柄4;钻孔加工部分切削刃6采用的磨粒的粒度,大于扩孔成型部分切削刃7和磨削加工部分3采用的磨粒的粒度。钻孔加工部分切削刃6采用的磨粒的排布间距,大于扩孔成型部分切削刃7和磨削加工部分3采用的磨粒的排布间距。本发明适用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一次成型的铣削加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5889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44753.3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江苏航浦国创复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激光熔化沉积的粉末智能实时调配装置与方法,属于激光表面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集成了先进的智能传感技术和动态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模块、控制系统、混合单元和供料系统组成。传感模块实时监测粉体流量、工件表面粗糙度和温度。控制系统根据传感数据自动调整各类粉体的配比。混合单元配备了综合监测系统,确保不同类型粉体均匀混合。供料系统保证粉体输送稳定性。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多种粉体材料的精确配比与即时自动调节,从而灵活适应并满足不同工件在激光熔覆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其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参数计算、自动调配、连续熔覆和实时调整等步骤,显著提升了熔覆质量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1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610996.4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载条件下纵扭超声振动刀柄振幅测量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装设于机床工作台上的测力仪、安装在测力仪上的基座、安装在基座之上的测量平台、位于测力仪旁侧的激光测振仪、安装在机床主轴上的被测纵扭超声振动刀柄,被测纵扭超声振动刀柄的前端夹持方头棒料。对被测纵扭超声振动刀柄施加负载,激光测振仪所发出的测量激光束经直角棱镜的反射面反射后到达被测纵扭超声振动刀柄前端夹持的方头棒料端面。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便于安装及操作等特点,将亚克力板与不锈钢块分别用于承受轴向负载及径向负载,并通过直角棱镜及激光测振仪的组合,能够测得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纵扭超声振动刀柄的纵向及扭转振幅。
-
公开(公告)号:CN1144919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460967.4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加工冷却润滑介质适用性评价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加工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干切削方法制备不含孔的力学性能测试试样,接着在钻削试样中心孔时使用待评价的冷却润滑介质,并对加工完成的试样进行拉伸性能、压缩性能以及疲劳性能测试,获得使用不同冷却润滑介质得到试样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与疲劳强度,对比中心孔为干钻削条件下试样的性能,计算试样在使用待评价冷却润滑介质后性能的变化,判断其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机械加工中的适用性。该方法量化了在加工时引入冷却润滑介质后材料性能变化的大小,评价结果准确、可靠,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加工的工艺改善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268587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319936.2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频振动辅助钻孔加工的工艺优化方法,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能够提高低频振动制孔工艺加工弱刚性零件的加工精度,减小低频振动制孔工艺孔出口毛刺高度,提高加工质量。本发明包括:在将加工参数输入数控机床之前,将所述加工参数输入检测终端。所述检测终端利用所述加工参数检测低频振动钻削过程中,是否实现断屑,若实现断屑,则获取瞬时最大切削厚度。检测终端检测所获取的瞬时最大切削厚度是否小于设定值,若小于则将所获取的瞬时最大切削厚度作为优选值进行记录。检测终端根据瞬时最大切削厚度优选值对应的参数,确定振动位移曲线,并将所述振动位移曲线输入所述数控机床。本发明适用于低频振动辅助钻孔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8971589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0607093.2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铣削加工的PCD铣刀,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其包括铣刀基体、刀柄,设置在铣刀基体上的两组刀片、端铣刀刃;刀片共有两组,包括两个近柄刀片和两个远柄刀片;远柄刀片和近柄刀片倾斜方向相反、角度大小相等;每组刀片前刀面均设置有排屑槽,每组中的远柄刀片与近柄刀片间设置有一排屑槽且排屑槽沿轴向方向无重叠部分;端铣刀刃可实现小切深端铣,端铣刀刃材料为基体材料。本发明可实现小切深端铣及周铣,周铣时使轴向力减小,抑制复合材料分层、表面撕裂和毛刺等缺陷;设置的排屑槽能进行有效地排屑和散热,设置的倾向相反方向有倾角的刀片使PCD刀片冲击力减小,进一步延长了PCD铣刀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25947.1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中亿丰罗普斯金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航浦国创复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N3/006 , G06N5/01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挤压作业的排产方法、电子设备及挤压系统。排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客户订单进行作业排产建模,获取排产模型及模型的数学参数;确定模型的目标函数并设置生产约束条件;根据所述排产模型,利用人工蜂群算法获取最优解作为作业排产信息,并将所述作业排产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用于挤压作业的排产计划。本发明专门针对型材挤压作业构建排产模型,结合人工蜂群算法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和瓶颈,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借助模拟退火算法弥补人工蜂群算法的不足;整体方法兼顾了精确的排产计划和实时调度能力,提高了排产调度的智能程度,最终提高对订单的交付准时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