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03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13037.4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7/18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N7/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稀疏多项式模型的整机不平衡响应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S1:转静子部件动力学建模;步骤SS2:整机装配结构动力学建模;步骤SS3:根据实验样本确定机匣连接刚度、支承刚度的分布区间;步骤SS4:选定混沌多项式阶次p,生成混沌多项式展开项;步骤SS5:采用回归方法计算各混沌多项式展开项的系数;步骤SS6:基于建立的稀疏多项式代理模型确定整机不平衡响应的变化范围;步骤SS7:若整机不平衡响应的结果没有收敛,则p=p+1,转入步骤SS5执行,若结果收敛则输出结果并结束。本发明用于分析由机匣连接刚度、支承刚度不确定性引起的整机不平衡响应的变化范围,在保证分析精度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513368.8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7/16 , G06F17/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间隙支承的整机模型瞬态响应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按步骤:步骤SS1:转子‑支承‑机匣系统的整机非线性建模,包括整机结构的线性部件建模、间隙支承的非线性建模,所述整机结构的线性部件建模包括转子建模、机匣建模、线性支承建模、安装节建模,所述间隙支承的非线性建模包括考虑摩擦影响和接触影响的非线性建模,构建整机非线性转子动力学模型;步骤SS2:基于变步长控制的Newmark方法的响应计算;步骤SS3:提取转子、支承、机匣各节点的瞬态响应。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同时考虑转子轴颈与轴承内环配合间隙以及机匣影响,计算转子—支承—机匣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带间隙支承的整机振动特性,为发动机结构设计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816233.9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点源剂量率修正方法,包括:S1,获取无人机放射性监测系统在不同高度下的能谱数据和对应剂量率值,分别作为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S2,将部分不同高度下能谱数据划分为训练数据,另一部分划分为测试数据,利用训练数据中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构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将训练数据导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S3,将测试数据分别导入训练后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理想输出结果,比较理想输出结果与对应的测试数据之间的误差;若误差大于或等于设定的精度期望值,重复S2、S3,若误差小于设定的精度期望值,则训练调试后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点源剂量率修正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338097.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微网格层结构的高效中子探测器。这种探测装置包含一个密封的工作气室,其中自下而上依次排列有二维读出板、微网格层、GEM层、微网格层以及涂有硼的漂移极。本装置中微网格结构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离子回流。GEM层也特别采用了两层耐高温的陶瓷GEM膜,而二维读出板则由耐高温的陶瓷绝缘薄膜制成。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电离电子得以有效的雪崩放大,显著提升了增益比,从而赋予了中子探测器卓越的探测性能。并且陶瓷材料的使用既节省了成本,又使得探测装置适用于包括真空环境在内的各种恶劣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83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31415.8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气体探测器的粉末衍射分析方法和装置,涉及中子粉末衍射分析技术领域,针对现有衍射中子探测设备存在的不足,如3He计数管价格高昂,GEM探测器中子探测效率不够高、检测角度受限、检测结果准确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环形的中子探测装置,并针对环形探测装置设计与漂移电极垂直的中子转换体,以全方位统计衍射中子的数量,并且在读出电极上设置多个信号采集模块,分析得到多个衍射谱,通过多个衍射谱的对比达到去噪的效果,实现了全方位、高精度、低成本的检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3561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106860.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 , 江苏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
IPC: G06T7/00 , G06T9/00 , G06N3/0455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快X射线成像无损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针对无损检测时数据采集、图像分析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多个探测器像素单元构建子矩阵,再由多个子矩阵构建SiPM编码矩阵,并且将子矩阵同一位置的探测器像素单元相连,实现对图像模拟信号的压缩;通过调节不同探测器像素单元的权重偏压实现对放射性图像的差异化信号响应,完成对图像模拟信号的编码;由此将SiPM构建成自编码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每帧射线图像需要采集的模拟信号数据量,之后再利用神经网络模型重建待检测物品的图像,实现超快X射线成像无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5599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51262.1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探测器组合输出长中子计数器的装置,用于探测中子辐射源形成的中子辐射场中的中子注量,包括:慢化体,降低中子的能量,形成热中子;多个热中子探测器,设置在慢化体中,按照同一方向第一深度次序排列,记录所述热中子的响应值;金属材料层,设置在慢化体和多个热中子探测器之间,用于补偿能量在MeV以上的中子响应;屏蔽层,设置在金属材料层和慢化体之间,用于屏蔽散射中子。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多探测器组合输出长中子计数器的方法。利用本申请中公开的装置和方法解决了现有长中子计数器响应平坦性不够理想;慢化体几何结构复杂、体积大,扰动原有中子辐射场,对测量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3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630781.1
申请日:2023-05-31
IPC: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riging模型的分布鲁棒优化方法,将航空涡轮发动机的支承刚度、阻尼作为优化变量与不确定性参数,构建双层Kriging模型,与分布鲁棒优化方法结合对结构进行优化。本发明采用了克里金代理模型,将优化模型分为内外层优化;采用样本平均近似法将不确定性问题转换成确定性问题;利用概率分布相似性的KL散度构建模糊集,在构造的模糊集中找到一个使目标函数期望最大化的概率分布。最后在子集模拟优化算法下,对航空发动机结构进行了分布鲁棒优化,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具有更符合实际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510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14121.X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nsys二次开发的发动机不对中建模方法,根据航空发动机的几何结构特征,进行适当的简化,建立了转子和机匣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双转子或者驱动机构与转子的连接由联轴器实现,机匣装配误差和制造误差导致转子有不对中激振力,激振力主要发生在联轴器位置,针对不对中激振力进行数学模型推导,得到激振力中的激振频率形式。最后将有限元模型与数学模型结合,基于Ansys的APDL语言构建不对中‑转子‑滚动轴承‑机匣耦合动力模型。考虑不对中的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利用QT‑Ansys实现不对中‑转子‑滚动轴承‑机匣自动化批量化建模以及有限元分析。对于航空发动机整机效率、优化以及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70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316412.7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5J9/16 , B25J15/08 , B25J15/02 , B64U10/11 , B64U20/87 , B64U101/00 , B64U101/31
Abstract: 本发明为基于视觉的飞行机械臂机动抓取系统,该抓取系统以旋翼飞行器为平台,通过搭载六自由度机械臂,摄像头等设备,实现机器人空中飞行,悬停自主抓取等操作。摄像头通过串口与机械臂和无人机的主控制板通信,识别出目标物体的空间坐标,控制无人机的运动实现趋近并悬停,并通过逆运动学分析得出机械臂各个舵机所需调动转动的角度,调动机械臂进行抓取,并且通过在机械臂上固定支撑架,通过伸展机械臂保证系统的上升与稳定着陆。这种无人机机械臂复杂系统能够自主实现高空抓取等作业,极大地扩展了无人机与机械臂的应用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