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1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86457.X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粘结剂及其应用、锂硫电池正极和锂硫电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粘结剂,包括细菌纤维素和水性粘结剂。本发明将细菌纤维素作为粘结剂的成分应用到锂硫电池正极中,在和水性粘结剂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在正极材料和集流体之间形成网状的机械强度高的桥接键,进而有效的适应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同时能够增大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活性位点的数量,进一步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4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55475.3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4/13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卤化物电解质和正极活性材料复合,电解质层采用硫化物电解质,组装出性能优异的全固态锂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全固态锂电池电化学性能优异,并且由于采用的是单层电解质,电解质层的厚度较小,电池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实施例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全固态锂电池采用不同的集流体时,均有较高的库伦效率和放电比容量,尤其是采用石墨纸作为集流体时,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也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30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0453.X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全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全固态锂电池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负极层、电解质层和正极层;所述负极层的成分为锂铟合金;所述电解质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硫化物层和卤化物层;所述硫化物层的成分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所述卤化物层的成分为第一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所述硫化物层位于卤化物层与负极层之间,形成负极层+硫化物层+卤化物层+正极层的结构;所述正极层的成分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本发明提供的耐高温全固态锂电池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8810.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聚酸类电解质、含锂氧化物电解质与水混合,使聚酸类电解质中酸性基团与含锂氧化物电解质表面的碳酸锂杂质反应,将碳酸锂去除,同时在含锂氧化物电解质表面原位生成聚酸类电解质‑锂界面相,得到复合电解质浆料;之后与醇类溶剂混合,使复合电解质浆料更充分地涂覆于基底膜上,得到复合电解质膜。本发明通过在含锂氧化物电解质表面原位生成聚酸类电解质‑锂界面相,改善了复合电解质层的相容性和均匀性,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制备的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电阻小;减缓了固态锂金属电池循环过程中锂金属的体积变化,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提升了电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08772.3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高镍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属于光电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高镍三元材料,包括NCM811材料和包覆在所述NCM811材料表面的LiF和C。本发明在NCM811材料表面形成LiF和C,制备出LiF‑C包覆改性的NCM811材料,LiF和C包覆层不仅可以抑制正极/电解质界面处的副反应,减少过渡金属溶出,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增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而且增强材料的离子电导性和电子电导性,有效提高NCM811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