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电极的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252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66416.X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法电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导电剂和粘结剂第一混合,得到功能混合料;所述导电剂包括碳纳米管、碳纤维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所述功能混合料和活性材料第二混合后,进行纤维化处理,得到活性粉料;将所述活性粉料进行第一辊压,得到电极膜片;将所述电极膜片和金属箔贴合后进行第二辊压,得到所述干法电极。本发明限定的导电剂,能够和活性材料之间呈现线面接触;活性材料通过导电剂和粘结剂实现粘结;大量的线面接触可以显著减少粘结剂的用量,同时提高电子传导作用,构建优良的电子导电通路,进而提高了电极片的电化学性能;同时较强的粘结作用支撑了厚电极的力学强度。

    一种高熵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354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65779.9

    申请日:2023-03-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熵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过渡金属氧化物、氟化锂和碳酸锂混合,经压制成型后进行若干次闪烧处理,得到的产物经液氮降温,得到所述高熵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含锰氧化物、含钴氧化物、含铬氧化物、含钛氧化物和含铌氧化物中的至少两种;单次闪烧处理的温度为800~3000℃,保温时间为1~500s。本发明采用闪烧的方式,瞬态高温加热促进多种过渡金属元素快速混合,形成固溶相;瞬态加热和液氮快速温度淬灭“冻结”均匀混合状态,使得材料能够保持所需的小粒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周期短,且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得到的高熵氧化物尺寸大小均匀,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2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40019.2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压制成型后,进行闪烧处理,得到所述石墨烯;所述闪烧处理的温度为1000~5000℃,保温时间为5~500s。在本发明中,在闪烧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使氧化石墨的能量瞬间升高,并激发碳层上的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的热运动,通过含氧基团的快速分解脱出,实现单层氧化石墨的还原;同时脱出的氧能够破坏石墨层之间的范德华力,进而实现石墨层之间的剥离,最终得到石墨烯。

    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32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240019.2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压制成型后,进行闪烧处理,得到所述石墨烯;所述闪烧处理的温度为1000~5000℃,保温时间为5~500s。在本发明中,在闪烧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使氧化石墨的能量瞬间升高,并激发碳层上的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的热运动,通过含氧基团的快速分解脱出,实现单层氧化石墨的还原;同时脱出的氧能够破坏石墨层之间的范德华力,进而实现石墨层之间的剥离,最终得到石墨烯。

    一种可逆金属电沉积柔性多波段智能调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6570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89228.7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逆金属电沉积柔性多波段智能调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致变色智能调控领域。本发明依靠金属的沉积和溶解实现动态调控,由于金属材料中存在大量自由电子,对红外辐射产生极强屏蔽和反射效应,仅仅20~30nm的金属层就可以阻挡可见光和近红外,并具有较好的光学对比度;采用裂纹模板法制备柔性多波段透明电极,可以使电极方阻小,宽波长范围内透过率高,使器件具有多波段调控能力。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柔性多波段智能调控器件在可见光可实现反射率调控大于0.2,在近红外可实现反射率调控大于0.6,在红外波段可实现发射率调控幅度大于0.8,沉积和溶解的响应时间均小于5秒,且循环1000次不发生明显衰退。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71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86796.X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共价有机框架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3,3'‑二羟基联苯二胺和氧化石墨烯充分分散,使后续3,3'‑二羟基联苯二胺与三醛基间苯三酚的希夫碱反应可以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发生,限制共价有机框架的堆叠生长,促进共价有机框架的活化和活性位点的暴露,提高共价有机框架的储锂能力,作为负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比容量高;采用醋酸水溶液催化席夫碱反应,可以保证反应更充分;同时,将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可以进一步提高体系材料的导电性,使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好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补锂电芯检测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91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3476.7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锂电芯检测方法,步骤如下:S1:对正、负极材料或正、负极片进行补锂工艺,并装配成电芯,完成化成、分容工序;S2:对S1补锂电芯进行小电流充放电,然后进行充/放电循环,n次循环进行一次小电流充放电;整理小电流充放电数据得到SOC、V、dQ、dV数据;S3:以S2数据分别整理得到dQ/dV和dV/dQ数据,并作dQ/dV‑V和dV/dQ‑SOC图分析补锂电芯状态;S4:以S1每n次循环后的小电流充放电数据作dQ/dV‑V和dV/dQ‑SOC图分析补锂电芯循环衰减趋势;本发明通过微分容量分析(dQ/dV)和微分电压分析(dV/dQ)两种方法对补锂电芯进行分析,可以分析补充的锂离子以何种状态存储在锂离子内部,可以检测电芯补锂的效果,预测补锂电芯循环衰减趋势。

    适用于基于硅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有机硅电解液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64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11208324.0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基于硅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有机硅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基于硅负极的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多功能有机硅电解液包括基础电解液和有机硅;基础电解液包括酯类溶剂和锂盐;有机硅由主链和侧链构成,其结构通式为:其中,n≥0,即主链含有至少两个硅原子,R1~R8分别独立选自烃基、烷氧基、强极性官能团,且R1~R8至少含有一个烃基和一个强极性官能团;强极性官能团包括膦基、膦氰基、硫氰基、羟基、胺基、砜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三氟丙基、三氟甲基丙基、三氟甲基乙基。制备方法:惰性气体保护下将锂盐溶解于酯类溶剂中配成基础电解液后与有机硅混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