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54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65779.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01G51/00 , C01G45/12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熵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过渡金属氧化物、氟化锂和碳酸锂混合,经压制成型后进行若干次闪烧处理,得到的产物经液氮降温,得到所述高熵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含锰氧化物、含钴氧化物、含铬氧化物、含钛氧化物和含铌氧化物中的至少两种;单次闪烧处理的温度为800~3000℃,保温时间为1~500s。本发明采用闪烧的方式,瞬态高温加热促进多种过渡金属元素快速混合,形成固溶相;瞬态加热和液氮快速温度淬灭“冻结”均匀混合状态,使得材料能够保持所需的小粒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周期短,且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得到的高熵氧化物尺寸大小均匀,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1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40019.2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01B32/18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压制成型后,进行闪烧处理,得到所述石墨烯;所述闪烧处理的温度为1000~5000℃,保温时间为5~500s。在本发明中,在闪烧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使氧化石墨的能量瞬间升高,并激发碳层上的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的热运动,通过含氧基团的快速分解脱出,实现单层氧化石墨的还原;同时脱出的氧能够破坏石墨层之间的范德华力,进而实现石墨层之间的剥离,最终得到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16332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240019.2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C01B32/184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压制成型后,进行闪烧处理,得到所述石墨烯;所述闪烧处理的温度为1000~5000℃,保温时间为5~500s。在本发明中,在闪烧处理的过程中,能够使氧化石墨的能量瞬间升高,并激发碳层上的羟基、羧基等含氧基团的热运动,通过含氧基团的快速分解脱出,实现单层氧化石墨的还原;同时脱出的氧能够破坏石墨层之间的范德华力,进而实现石墨层之间的剥离,最终得到石墨烯。
-
公开(公告)号:CN1167419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86457.X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粘结剂及其应用、锂硫电池正极和锂硫电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粘结剂,包括细菌纤维素和水性粘结剂。本发明将细菌纤维素作为粘结剂的成分应用到锂硫电池正极中,在和水性粘结剂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在正极材料和集流体之间形成网状的机械强度高的桥接键,进而有效的适应了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同时能够增大正极活性材料的电化学活性位点的数量,进一步提高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38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028051.4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4/36 , C01B32/05 , C01B21/06 , B82Y20/00 , B82Y30/00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锂离子热电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碳和负载在所述多孔碳上的过渡金属氮化物量子点;所述多孔碳具有多级孔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碳复合材料中的多孔碳具有多级孔结构,可以有效的缩短电解质离子和电子的传输距离,有利于电解液在电极内部的充分浸润,显著增大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有效比表面积;同时过渡金属氮化物量子点的存在又提高了材料整体的导电性;将本发明提供的碳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热电池中,能够进一步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25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98810.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聚酸类电解质、含锂氧化物电解质与水混合,使聚酸类电解质中酸性基团与含锂氧化物电解质表面的碳酸锂杂质反应,将碳酸锂去除,同时在含锂氧化物电解质表面原位生成聚酸类电解质‑锂界面相,得到复合电解质浆料;之后与醇类溶剂混合,使复合电解质浆料更充分地涂覆于基底膜上,得到复合电解质膜。本发明通过在含锂氧化物电解质表面原位生成聚酸类电解质‑锂界面相,改善了复合电解质层的相容性和均匀性,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制备的固态锂金属电池界面电阻小;减缓了固态锂金属电池循环过程中锂金属的体积变化,抑制了锂枝晶的生长,提升了电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7298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0148578.0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晶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水系锌‑碘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共晶电解液,制备原料包括丁二腈和四氟硼酸锌水合物。本发明通过共晶电解液中的丁二腈(SN)与四氟硼酸锌水合物中的水相结合,应用于锌‑碘电池时可以抑制碘正极的溶解以及碘三离子的水解反应,减少了电解液对碘离子歧化的影响,同时减少自由水的含量会提高电解液稳定性,增加锌离子的传输性能,由此,采用该电解液可以构建出高倍率、长循环性能的水系锌‑碘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619066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231812.6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4 , H01M10/0525 , H01M4/139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硅基负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结剂,由包括聚乙烯醇和两性离子化合物的原料经交联得到;所述粘结剂呈交联网状结构。本发明提供的粘结剂呈交联网络结构,能有效地容纳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引起的体积变化,能有效缓解硅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由于体积变化而造成的结构破坏,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7298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48578.0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晶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水系锌‑碘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共晶电解液,制备原料包括丁二腈和四氟硼酸锌水合物。本发明通过共晶电解液中的丁二腈(SN)与四氟硼酸锌水合物中的水相结合,应用于锌‑碘电池时可以抑制碘正极的溶解以及碘三离子的水解反应,减少了电解液对碘离子歧化的影响,同时减少自由水的含量会提高电解液稳定性,增加锌离子的传输性能,由此,采用该电解液可以构建出高倍率、长循环性能的水系锌‑碘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0776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1064281.6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C01G33/00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的一维TiNb24O62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对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一维TiNb24O62进行进一步的煅烧改性,能够使其在内部形成氧空位,产生自由电子,可以在空位处自由迁移,从而提高本征的电子电导率;氧缺陷处同时也为锂离子的存储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有利于提高比容量,电化学性能改善明显。该改性方法工艺简单、效果显著、能耗低、适用于工业化规模生产,并且改性后的TiNb24O62一致性好、电子导电性高、电化学性能优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