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6431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592025.5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MC的运行控制方法,根据预先获取的有功工况参数,计算MMC额定有功工况调制比;根据MMC直流电压额定值、预先获取的桥臂中实际可运行子模块的数目和子模块电容电压额定值,计算MMC可实现最大调制比;当MMC额定有功工况调制比大于MMC可实现最大调制比时,停止运行MMC;当MMC额定有功工况调制比不大于MMC可实现最大调制比时,将预先获取的MMC无功功率参考值、MMC有功功率参考值和MMC直流电压额定值作为MMC的输入,设置桥臂中的子模块数量为预先获取的桥臂子模块额定数目。本发明公开了MMC的运行控制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冗余子模块耗尽程度,来控制MMC的运行状态,减少功率损失,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可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63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31894.X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3K17/16 , H03K17/68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半导体开关器件的电流源栅极驱动装置、方法和设备,该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电流电压检测模块、逻辑判断模块、辅助控制模块和电流源驱动模块。该装置通过电流电压检测模块可以准确地检测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开通或关断状态,采用逻辑判断模块根据电压参考数据的第一参考电压和第二参考电压可以随意调整辅助控制模块触发开通电流方波或关断电流方波的开始与停止时间以及根据电压参考数据的第三参考电压和第四参考电压可以调整辅助控制模块输出开通电流方波或关断电流方波中的电流幅值,进而使得电流源驱动模块输出的控制电流有着很高的控制自由度,可以轻易实现在抑制半导体开关器件中电流电压振荡的同时,尽可能地减低其开关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50581.7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子模块过压抑制方法和系统,涉及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该子模块过压抑制方法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运行数据进行双环解耦控制并进行三相坐标变换,生成三相调制比;未出现子模块过压时,采用三相调制比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的桥臂的调制波进行调制,生成桥臂调制数据;出现子模块过压时,基于子模块运行电压进行调制波调节系数计算,生成调制波调节系数;采用三相调制比和调制波调节系数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的桥臂的调制波进行调制,通过调制信号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内的子模块进行过压抑制。本发明无需进行控制切换,便可及时投入相应的子模块,实现子模块过压抑制,在实现控制效果的同时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738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42869.1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23/488 , H01L23/498 , H01L23/31 , H01L21/50 , H01L21/60 , H01L21/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充放电桩的SiC功率模块芯片互连结构、SiC功率模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该互连结构包括SiC功率芯片、互连层和覆铜陶瓷基板;互连层的材料为纳米银焊膏;SiC功率芯片以设定烧结温度,通过纳米银焊膏与覆铜陶瓷基板烧结互连;设定烧结温度为220°C。该互连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充放电桩SiC功率模块烧结互连过程中的应力和翘曲变形,可提高该模块的工作环境温度及使用寿命。应用上述互连结构的SiC功率模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上述制备方法利用纳米银焊膏的小尺寸效应以及优异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可靠性的充放电桩SiC功率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8149.9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31 , G06F30/34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多速率实时仿真装置及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建模方法,该装置包括大步长仿真系统、小步长仿真系统、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两个仿真系统可以通过两个接口进行联合运行。其中,输入接口可以对大步长仿真系统的输入数据进行整合,并将整合后的数据传输至小步长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而输出接口可以对小步长仿真系统的输出数据进行提取,并将提取到的数据传输至大步长仿真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因此,装置可以通过2条不同仿真步长的数据交互链路来提高系统开发和测试效率。此外,本申请在两个接口进行不同的接口建模方法设计,可以实现在同一开发环境中检测装置中逻辑设计的正确性,以提前排除装置在开发过程中的设计错误,缩短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17371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907043.2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制氢电源及其控制方法,制氢电源包括前级AC/DC整流器和后级DC/DC变换器,前级AC/DC整流器采用含前级LCL无源滤波器的三电平Vienna整流器拓扑结构,后级DC/DC变换器采用双有源桥或移相全桥的拓扑结构,制氢电源通过获取后级DC/DC变换器的各个模块输出总电压,结合期望总电压进行相移分析,得到移相角度,向移相角度叠加平衡控制量,并进行调制得到开关控制脉冲信号,以供各个开关电路进行通断控制。可见,本申请的制氢电源能够通过后级DC/DC变换器对输出总电压进行控制,主导电路拓扑结构中的降压环节,更自由地调整变压比,提高了功率密度,能够适合于低压大功率制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2691.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与电池储能联合调频协调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设置电池储能系统的调频协调系数;实时获取经过电池储能系统的死区环节处理后的频率波动;获取抽蓄机组的实际输出有功功率和一次调频指令,计算抽蓄机组的实际AGC功率;根据抽蓄机组的一次调频指令、电池储能系统的频率波动和调频协调系数,计算电池储能系统的一次调频指令;根据电池储能系统的调频协调系数、抽蓄机组的AGC功率指令和实际AGC功率,计算电池储能系统的AGC功率指令;根据电池储能系统的一次调频指令和AGC功率指令计算电池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指令,送入电池储能系统的功率控制器进行响应,从而提高了抽蓄机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64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48810.X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串联LC和多绕组变压器的分组式光伏直流汇集变换器,属于发电、变电或配电的技术领域。该变换器包括:N个光伏阵列、N个子模块、N/2个串联LC单元以及1个具有N/2个绕组的多绕组变压器,所述N个子模块分为k组子模块,每组子模块包含2个子模块。子模块变换器原、副边开关管都采用带死区且互补的50%占空比的PWM驱动,通过控制子模块移相角实现每个子模块光伏阵列独立的MPPT;每组内2个子模块的输出电压通过串联LC单元谐振实现自均压,组间的电压均衡通过多绕组变压器实现,控制简单;并通过复用中压母线侧半桥的开关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源器件数量,提高了系统运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3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36104.6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模块,包含两个半桥电路,可仅通过改变模块端子件在外部电路的连接方式,实现多种功能,当第一半桥正电极层与第二半桥正电极层接入不同电路,同时第一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之间第二半桥交流侧电极层通过外部电感连接时,可实现四开关BUCK‑BOOST电路功能;当第一半桥正电极层与第二半桥正电极层接入相同信号,同时第一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之间第二半桥交流侧电极层也连接至同一外部电路时,可实现两芯片并联的半桥电路功能,使得功率模块的功能更加丰富,应用场景更加广泛,解决了传统的功率模块只能实现单一电路功能,在电路功能需求丰富的应用场景难以适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20571.X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翅片散热器的设计方法,属于翅片式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翅片散热器的待设计参数;获取翅片散热器设计的约束条件;将待设计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翅片散热器的总热阻和重量作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在约束条件下进行迭代计算,得到满足设定条件的最优个体,总热阻和重量均基于待设计参数进行确定;基于最优个体确定待设计参数的值。本发明提出的设计方法以降低热阻与减轻重量为优化目标,在增强散热系统散热性能的同时兼顾了小型化与轻量化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