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场作用的液滴成型法微纳复合结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33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547989.2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场作用的液滴成型法微纳复合结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电场作用诱导电晕放电的离子风作用得到第一聚合物微液滴阵列,然后通过电荷注入复合作用的主动制冷蒸气凝结法在第一聚合物微液滴阵列表面上凝结自组装得到第二纳液滴阵列,接着引入第二聚合物,最后固化第一或第二聚合物,得到第一微结构阵列,由于第二纳液滴阵列压印作用,在第一微结构阵列表面得到与第二纳液滴阵列对应的曲面第二纳结构阵列,从而获得微纳复合结构阵列。本发明采用电场作用的微纳复合液滴成型实现微纳复合结构阵列,通过微纳复合液滴成型工艺参数调节实现微纳复合结构形貌参数的灵活调控,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和形貌参数灵活可控的优点。

    一种无荧光粉多基色LED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3413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1050672.5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荧光粉多基色LED封装结构及其封装方法,该封装结构包括封装基板、若干颗间隔放置的LED芯片、固晶层、引线和复合封装胶结构;封装基板上有通过固晶层键合的若干LED芯片,LED芯片通过引线和基板电路连接,多基色LED芯片上有复合封装胶结构,复合封装胶结构由纯封装胶的第一封装胶层和掺有微纳米散射颗粒掺杂的第二封装胶层组成,并且第二封装胶层位于第一封装胶层周围。如此保证大部分光线直接从第一封装胶层出射,而大角度的光线在微米纳米颗粒掺杂的第二封装胶层内与微米纳米颗粒发生散射作用,从而改善不同LED芯片出光的各向均匀性,实现大视角的混光,同时保证高光提取效率。

    一种多基色LED无粉光源的配光装置及配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2672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437484.X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基色LED无粉光源的配光装置及配光方法,该装置包括系统控制单元、混光单元、光谱采集单元、温度控制单元、驱动单元,混光单元中布置了光谱探头、热沉以及置于热沉上的多基色LED无粉光源;其中,温度控制单元接收到系统控制单元发送的温度设置指令改变热沉的温度,从而改变多基色LED无粉光源基板的温度,驱动单元在接收到系统控制单元发送的各路电流设置指令改变多基色LED无粉光源的每路电流大小,光谱采集单元与光谱探头电信连接,以在某个温度和电流组合下点亮多基色LED无粉光源后,获取光谱探头采集到的多基色LED无粉光源发出的光色数据。本发明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光不准确的问题。

    一种曲面微结构阵列的制备方法、金黄光LED封装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8398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332134.7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微结构阵列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柔性基底上设置柔性牺牲层,通过主动制冷技术在柔性牺牲层上制备微液滴阵列,然后将曲面光学透镜压入柔性牺牲层,实现将微液滴阵列转移复制到曲面光学透镜表面。这种方法能实现不同形状曲面表面排布紧密的微结构阵列制备,解决了传统光刻、模具压印方法无法在曲面上制备微结构阵列的难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金黄光LED封装模块,包括LED芯片、基板、固晶层、引线、曲面光学透镜和高透光聚合物层,高透光聚合物层表面设有由上述方法制备的排布紧密的微结构阵列,能实现金黄光LED封装模块不同颜色芯片出光的混光,提升空间颜色均匀性。

    一种半导体器件封装结构中单区域热阻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382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369018.3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封装结构中单区域热阻提取方法,步骤包括:制备热阻待提取区域采用不同材料或工艺的半导体器件样品1和样品2;测试样品1、样品2的热阻分别得到积分结构函数,并获得各自结壳热阻坐标(x1,y1)和(x1´,y1´);对比样品1与样品2的积分结构函数曲线,得到两条积分结构函数曲线的分离点(x2,y2);对其中样品1的积分结构函数曲线平移使其原(x1,y1)坐标和样品2积分结构函数曲线坐标点(x1´,y1´)重合,得到平移后样品1与样品2积分结构函数曲线的分离点坐标(x3,y3);最后,通过x1、x1´、x2、x3的值,计算样品1和样品2各自封装结构中待提取区域的热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对斜率变化不明显的积分结构函数曲线进行分析,并对区域热阻进行提取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